浦东机场卫星厅钢屋盖大跨度桁架。 本文图片 上海机场集团提供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渐渐揭开了“面纱”。
6月1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机场集团获悉,日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钢结构工程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授予行业内最高荣誉——“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
浦东机场卫星厅三角形大跨度钢屋盖。
浦东机场卫星厅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卫星厅,位于浦东机场T1、T2两座航站楼的南侧,总建筑面积62.2万平方米,将于今年年内投入运营。
卫星厅分S1和S2两部分:S1区地下1层,地上6层,通过捷运西线连接T1航站楼。S2区地下1层,地上5层,通过捷运东线连接T2航站楼,S1、S2通过连廊相连。卫星厅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枢纽机场的中转功能,就如同“卫星”一样服务于航站楼主楼。从空中俯瞰,卫星厅整体建筑为“工”字型,新增83座登机桥、125个近机位。
浦东机场卫星厅大面积落地窗钢结构。
该工程于2016年5月开工,2017年10月主体结构封顶,2018年10月主体钢结构施工完成,历时两年半。目前,卫星厅工程已进入内部装饰装修、商业精装修和系统联调联试阶段。年内卫星厅投运后,浦东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次。
那么,这个获评行业最高奖的钢结构工程厉害在哪儿?
浦东机场卫星厅钢屋盖大跨度桁架施工现场。
据上海机场集团透露,卫星厅有一道全长6公里的玻璃幕墙,而支撑这道玻璃幕墙依靠的是全外露钢结构,钢结构每根构件设计精巧而纤细,满足防风抗台要求。中央大厅根据换乘功能的需要,内部空间高大,并向周边渐次叠落,内部没有一根立柱,具有大跨度空间感,这些功能的实现也全部得益于钢结构的“功劳”。
卫星厅中央大厅顶层屋盖为三角造型,三角钢屋盖有21745根构件,数量众多、规格不一。为解决拼装难题,项目团队借助“互联网+”技术,创造性地应用构件二维码,给钢屋盖2万余根钢构件贴上“二维码”身份证,作为唯一的身份识别,现场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终端读取信息,了解包括生产厂家、合同编号、区块号、重量尺寸等重要信息,有效地实现了按图堆放的设想。
浦东机场大面积卫星厅落地窗、登机桥钢结构。
由于卫星厅曲面众多,施工过程还借助BIM软件进行精确建模,建立各阶段、工况的现场平面布置模型。通过BIM模型,直观反映各类专业、各种工况的变化,为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现场的监控提供可视化依据。
据统计,本次卫星厅工程共使用钢结构3.5万吨,超过浦东机场T1航站楼2.8万吨、 T2航站楼3万吨的钢结构使用量,相当于上海徐浦、杨浦、南浦三座大桥加起来的钢结构总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