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近日,滴滴宣称将在自家的APP中接入同程艺龙旗下的出行平台“秒走打车”等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将成都作为首个试点。成都的滴滴用户可以在APP中选择滴滴的自有服务或第三方平台提供的经济型出行服务。
这表示滴滴也加入了“聚合模式”。引入第三方出行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滴滴运力紧张的问题,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滴滴则从第三方那里抽取每单至少10%的佣金。去年滴滴顺风车下线整改,清退了不少不合格的车辆和司机,虽然净化了平台环境,但运力也陷入尴尬的状态,而接入第三方平台是缓解“运力荒”的绝佳方式。
滴滴此举被外界和美团打车作比较,因为美团打车在不久前也采取过聚合模式,并且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陆续上线,而且也是抽取这些平台每单至少10%的佣金。此外,阿里系的高德地图也没闲着,在自家的APP中挂出了招募顺风车车主的信息,主要是在武汉与广东两地,并且表示不对车主抽取佣金。
虽然都是引入第三方平台,但这几家的侧重点还是不同。滴滴本身有运力,接入第三方平台多半起的是辅助作用。美团本身无运力,主要依靠接入的平台,不过美团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将到店用餐与出行服务结合,用户可在美团的商家页面中一键呼叫多种车型直达商家。而高德本身是地图应用,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与出行平台结合相得益彰。
以前出行市场方兴未艾之时,各家的补贴大战让人印象深刻,竞争之激烈可看做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典型。而有实力烧钱的基本都是大平台,那些出行市场中的中小平台要么被吞并,要么被挤的无容身之地。
现在从各家的行动来看,出行市场似乎又要“硝烟”四起,其实不然。现在的情况是,整个出行市场都面临着“运力不足”的窘境,没有运力,再怎么抢地盘都是徒劳。所以各家平台也意识到,当务之急不是占地盘,而是尽可能多地收纳运力。
以前大平台打仗,中小平台遭殃,但现在更讲求合作共赢,中小平台的运力正是大平台急需的助力,与它们合作既能脱离窘境,又能增强实力,还能从中抽成,真正是一举多得,而中小平台有了大平台撑腰,也能在行业中走得更加顺畅。
虽然从表面看,几个平台还是竞争之势,但这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好事。一个行业逐渐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行业中出现整合现象,洗牌过后只剩下真正有实力的大平台,现在出行行业正在向这个方面发展。
这种发展趋势对用户也极为有利。在顺风车还没被整改的时候,一直是各种打车软件里颇受欢迎的种类,方便快捷还能省钱。但自从运力缺乏之后,许多用户都觉得在出行平台上打车越来越难,特殊时段或者是天气、路况不佳时根本约不到车,甚至会出现多人排队等候的情况。而这些场景才是用户出行真正的痛点,如果这些场景下根本约不到车,那网约车的存在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平台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慢慢发现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整合其他运力也是可行的方法,才有了现在这种聚合模式流行的局面。相信照这个趋势发展,运力将不再成为困扰出行平台的主要问题,用户也能得到更为优质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