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家无人便利店,一年40亿元的砸钱大战却换来昙花一现

2019-06-02 07:20发布


无人便利店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就开始有数不清的实体零售商和互联网创作团队纷纷涌向了这个风口,京东和苏宁也不例外。但是,直到今天,无人便利店几乎已经没有人提起了。

这个新兴产业要从2017年开始说起。从2017年马云淘宝首家无人便利店开业,点燃了无人超市的导火索后,京东、苏宁甚至娃哈哈也加入这个红利风口中,而那些投资者、创业者所创立的如缤果盒子、F5未来店、Take GO、猩便利、果小美......各种各样的无人便利店此起彼伏。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全国无人零售货架已经高达2.5万个,而无人便利店也足足有200多家。无人零售这个新产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吸引了高达40亿元的人民币投资。可以说,当时的风头赛过了也在慢慢成长的共享单车。

但风口来得快,去得更快。

在上海首批落地的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在2017年9月就因为高温的影响而关闭。尽管 2017 年缤果盒子 CEO 陈子林海还表示商店已开始盈利。而到了2018年,企业也传出了各种负面的报道,例如:内部高管员工纷纷辞职;企业的业绩没有达标等。

再看从刚开始出现在市场就被人们称为是无人便利店一匹黑马的邻家便利。在2018年7月就关闭了在北京的将近150家门店,同时,其公司还宣布,因为月亏了500万,所以公司基本已经算是破产。

猩便利成为与普通便利店无异的店面。猩便利的线下门店最初也打过无人便利店的旗号,但现在,官网上显示的定位是“智能自助便利店”。猩便利店里有店员,一位负责整理货架,一位负责收银。据了解,最初时,还有专门的店员站在货架边,负责向顾客介绍如何下载猩便利app,然后按照流程实现自助购物,但现在可以把商品带给收银员,然后出示微信钱包或支付宝钱包的二维码进行付款。从这一点看,这已与普通的便利店没有差别。

除此之外,2018年,GOGO小超宣布倒闭。这是第一家宣布倒闭的公司。同时,5月的时候,七只考拉停止了无人货架的业务;6月份,哈密倒闭;10月份,小闪科技破产……越来越多的无人便利店开始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无人店怎么成了"无人"店?

无人店,创立之初本意是让自己购物无忧、下单无虑、结账轻而易举的一种线下购物体验,但从资金、技术、人力,到供应链、精细化运营、场景价值打造,每个新起的行业,都需要由各个链节稳定搭建才能长期发展,而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企,都在不同的环节都遭遇了相同的阻碍。

“无人”成本反而更高

对无人店本身来说,前期店面几十个监控设备和后台大量云端部署动辄几十上百万投入,虽然线下的人流成本比起线上低很多,但其实相比传统店面,无人店仅仅就是少了收银员的成本,而在一二线城市,收银员的工资也就是3000-4000块不等。其余补货、整理、清洁、运营照样也需要人工进行。

盲目且失控的市场争夺

无人零售风口打开后,数不清的企业一哄而上,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多种终端形态展开了激烈而无序的竞争。为了抢滩市场,无人店大举跑马圈地,而圈地又需要资本支撑,烧钱与变现之间的界限变得无限模糊。从5000人的社区,到2000人,最后到500人的小地方,无人店进驻的社区人数标准一降再降。无人货架更是发展到只要公司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进去铺货柜。入局者们从一线城市打到二线城市,再打到三四线城市,就差农村没有去了。

撼不动的中国人消费习惯

无人便利店之所以在短暂新鲜感过后一切归于平淡,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无人店只是一种概念店,并没有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更无法改变顾客的消费习惯。有消费者在体验后表示,“刚开始觉得手机扫码就能买东西挺好玩,但时间一长每次买东西还要掏出手机扫码才能进店感觉挺麻烦。”

中国人从2003年淘宝创立开始,消费习惯渐渐转向网购,2018年,全年网购规模接近10万亿。在网购摧枯拉朽之下,能够提供购物体验的实体店都变得少有人问津,更何况是短时间内兴起的无人便利店。

但是,无人便利店的现状不代表这种模式不能成功。在无人便利店的实际运营中,需要在场景贴合度、库存丰富度、存货容量、补货成本、覆盖用户数之间找到最优的平衡点。

对于无人便利店遭遇的窘境,其核心不是“无人”,而是“便利”和“产品”,但目前的无人便利店和普通便利店相比,只是少了店员,其他方面并没有改变。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963718021023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