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错已久的无人零售还缺什么?

2019-05-31 11:57发布

2019年是零售业继续深化新零售变革的一年,各大玩家一边完善运营模式一边探索新兴业态,其中,“无人零售”作为一个新兴的细分领域,已经在过去两年里经历从爆发到声音渐没的周期变化,那么,今天的无人零售还值得关注么?

“初代”无人零售

2017年无人零售与新零售几乎同时爆发,在当年新成立的57家新零售企业中共发生172起投资事件,其中无人零售融资多达93起,占新零售领域全年获投事件的半数以上,而国内无人零售店交易规模当年就达到100亿元。

无人零售的爆发得益于消费端和零售端的共同驱动。在消费者需求方面,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偏好逐渐向高品质和个性化服务倾斜,而无人零售恰好描绘了现代未来人类的消费愿景与向往,追求沉浸式和即时性的消费体验吸引了消费者好奇与关注;在传统零售行业方面,面对日趋高涨的人力成本、消费者对于便利性需求的提升以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无人零售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使业态本身具备市场竞争力与可复制性及规模推广性;同时,电商的崛起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从线下拉到线上,而对体验与场景的注重又让消费者重新回归线下……由此,一时间“无人零售”备受追捧,并由此爆发。

在Amazon Go、缤果盒子、淘咖啡等无人零售对技术、体验、形式的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无人零售雏形初现,形成了三种主要形态,包括以机器视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路线、以RFID为基础的物联网路线、以售卖机(二维码)形式的互联网路线三类路线成为“初代”无人零售的主流形态,这其中涵盖了移动支付、AR/VR/MR、人脸识别、RFID等技术领域。

△“初代”无人零售的三类形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无人零售业正在走出技术困境。如在支付体验方面,在很多实体门店已经拥有人脸识别自助结算,实现高度无人自助化购物的体验,背后的技术支持包括:蚂蚁金服的扫脸支付终端机、微信的扫码购自助机,以及多点、闪电购等推出的同类创新。

那么,技术的成熟能否助推无人零售行业再次进入高光时刻呢?

“无人”or“零售”?

复盘初代无人零售不难发现,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体验“黑科技”,强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带来的改变,反而忽视了零售背后的商业本质。实质上,不论是无人零售还是智慧零售,其本质仍旧是通过借助机器、技术来代替人工服务,减少服务过程中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和成本,提高零售行业工作的效率,使零售行业更规范化的零售商店,行业的变革重点更需要同时兼顾“无人”与“零售”两个方面。

一方面无人零售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流程(结算、导购、防盗等)和成本结构(人力、租金和配送等),但另一方面,相较于技术的优化,新零售企业也需要关注的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的生活方式。如,无人零售需要更关注垂直人群的垂直场景,即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寻找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消费场景,包括在商场、地铁站、机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点,以及办公室、电梯间、移动车辆等封闭空间的近场需求。

与呈现线性状态的传统零售供应链相比,传统零售行业各参与方之间依次进行信息交换,效率较低,而无人零售则正在构建联动的网状供应链结构,消费者需求信息通过网状供应链传递给各方参与者,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各方联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消除各方信息不对称,达到高效信息传递,各方都作为链条中的信息枢纽,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目前,无人零售企业收入来源以销售商品赚取差价为主,并且通过规模化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但随着无人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数据的沉淀,仍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完成线下商业闭环,扩大新零售的战场

通过高密度布点、全服务门店全面控制区域线下流量,提升用户覆盖率,达成对供应链的全网管理,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场景融合,形成商业闭环;

  • 供应链管理与数据采集智能调度

通过大数据智能调度,高密度布点、信息、物流系统等智能化管理将运营成本降至最低,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地方上的选品准确率和效率,提高后台供应链的流通效率;

  • 线上场景化消费习惯的培养

随着对5G、AIoT等技术的探索,手机等网络终端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新技术进一步户购物体验,刺激用户消费;

未来,随着无人零售运营节点的颗粒化将更细微,从营销服务、供应链到物流,都将以数据形式产生足够的搜集与积累,形成更加成熟的参考模式推动新零售行业的商业进化。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9701311232055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