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全球变局中的亚洲:挑战、发展和新范式”为主题的“上海论坛2019”年会于5月25日至27日举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高校、政府、企业、媒体等机构的嘉宾和代表共7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为期三天的论坛就全球治理、大国关系与区域政治等共同关注的话题,开展交流对话和思想碰撞。
图说:“上海论坛2019”年会于5月25日至27日举行
信息技术改变金融业 赋能“数字丝绸之路”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大改变了金融生态格局。对于金融服务提供商、监管部门等而言,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助力经济发展,赋能“数字丝绸之路”呢?来自中国企业界和投资界代表与来自各国央行的代表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毋庸置疑,金融科技会对新型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价值中国网首席执行官(CEO)林永青认为,区块链是一项推动新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应该充分挖掘区块链优势,赋能新经济。日本银行前支付结算业务总干事山冈广建提出,在自动决策、外包等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金融服务提供商更需要对新技术深入理解,以便进行数据治理。
“数字丝绸之路”是互联网时代赋予“一带一路”的新内涵。匈牙利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保洛陶伊介绍了本国在“数字丝绸之路”中扮演的角色,立陶宛银行董事居奇拉斯则指出,欧洲各国央行都需要支持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创新,加入到“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中,让科技更好地服务金融行业。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首席金融科技官莫汉帝认为,监管部门必须在充分理解技术的前提下,搭建科技、法律/政策和市场三者相互平衡的数字经济框架,实现共赢。波兰国家银行经济分析部顾问班尼阿克则介绍了CBDC(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影响的大小取决于CBDC框架的设计,各国监管部门(央行)必须谨慎权衡发行数字货币的利弊。
与会代表认为,金融科技是数字技术与“一带一路”倡导的互联互通的体现,各方必须抓住机会,通力合作,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社会与经济转型。
正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张维为所言,要实现“数字丝绸之路”的美好目标,关键在于分享实践经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监管机构之间应当密切协作,用政策、法规与制度工具引导这些变化朝着互联网可达性、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网络安全及有效治理方向发展。
朝美互不信任对话受挫 双边多边渠道不可偏废
以“如何重构东北亚格局”为主题的圆桌会议25日在上海论坛举行,中美朝韩俄日等国的专家重点讨论了朝鲜半岛局势。
关键节点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朝关系项目主任斯奈德表示,尽管朝鲜已经废弃东仓里、宁边等核导试验基地,但特朗普政府所寻求的“全面、可核查、不可逆”的无核化,与朝鲜方面期盼的无核化与解除制裁同步推进仍存在明显差异。
自今年2月美朝首脑河内会晤之后,美朝关系持续缓和的势头戛然而止,双方近来除了在言辞上展开交锋外,美国还扣押了朝鲜一艘货船,而朝鲜在时隔约一年半后也恢复了导弹类武器试射。目前,朝美各层级实质性的外交接触几乎已经停止。
斯奈德认为,随着朝美关系受挫,半岛局势又走到一个关键的节点,特朗普政府的对朝政策存在扭转的可能。朝鲜的导弹试射给美国造成一种紧迫感,因为特朗普即将面临总统大选的压力,需要在半岛问题上获得加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朝美两国间建立和巩固对话机制,进而建立可推动问题解决的机制。
对此,朝鲜外务省和平与裁军研究所副所长宋日赫表示,朝鲜已经停止了核试验和远程导弹的试射,并拆除了宁边核设施,为无核化采取了诸多措施,彰显了诚意。他强调,朝美双边关系必须以平等为基础,需要互相尊重。如果美方单方面要求朝方弃核,朝方是不会同意的。
宋日赫表示,朝鲜不怀疑美国改善双边关系的诉求,尽管河内峰会存在误区与分歧,但朝美进行了非常有建设性的沟通,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聚焦制裁
但是,宋日赫并不回避对美方的批评,尤其是在制裁问题上。近来,美国首次以“违反制裁”为由扣留朝鲜货轮“智诚”号一事不断发酵,朝鲜对美国的批评逐渐增强。14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谴责美国扣押朝鲜货轮的举措,21日,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金星更是罕见地在联合国召开记者会,要求美国立即归还货船,并警告称美国做法侵犯了朝鲜主权,可能会影响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
斯奈德称,这次扣押其实并非政治问题,而是法律问题。他表示,扣押令是美国司法部很早就发出的。宋日赫则表示,朝鲜现在关心的是经济建设,高度重视经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他强调,如果能够去除一些对朝鲜民生有重要影响的制裁,那将是很好的善意。因为根据联合国的决议,制裁应该随着无核化的推进有所修订,而朝鲜已经停止核试验并遵守新加坡联合声明。
宋日赫强调:“如果美国继续施压,我们可能无法继续这样的路。朝鲜的忍耐是有限的,让我们看看到今年底会有什么变化。”
强调多边
虽然朝美之间的交锋是圆桌会上最大的看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会的多位专家表示,朝美关系受挫彰显了双边对话在半岛问题上的局限,强调多边渠道仍有巨大价值。
来自韩国的世宗研究所安保战略室副室长郑载兴指出,朝美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仍是互不信任。而韩朝之间的《板门店宣言》和《平壤宣言》尚不足以“创造和平”,这必须通过多边合作来实现。
这并非近来东北亚地区国家首次强调多边的重要性。金正恩上月出访俄罗斯期间,俄总统普京及克里姆林宫高官曾多次提及六方会谈的价值与意义。
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表示,当前东北亚安全结构正在出现一系列颠覆性变化,比如原有的中朝俄-美韩日二元对立结构正转变为多种模式多元并存的架构,各方既有对立又有合作。此外,军事力量决定的均势正在弱化,美国已不能在半岛问题上发挥垄断作用了。
郑继永强调,尽管半岛自2018年以来的主要进展似乎是在朝美双边间取得的突破,但这些进展实际上是双边与多边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达成的,因此双边与多边渠道均不可偏废。
图说:论坛现场
南海共同开发提上日程 中国已经展现充分善意
5月26日,以“南海共同开发的创新思维与务实策略”为主题的圆桌在上海论坛举行,来自中国及东盟等国的专家参与发言。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南海局势总体平稳,中国东盟南海行为准则谈判正在推进,而南海共同开发也应当被提上日程。
南海合作渔业先行
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的周健提出南海合作,渔业先行的观点,得到许多专家的认同。周健表示,目前,南海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推进南海共同治理正当其时,可以从渔业做起。为此,各方可以从管控争议,协调渔业政策,共同调查南海渔业资源等方面做起,同时不对渔民暴力执法,并提供必要的救助。
越南社科院中国研究所副主任裴氏秋贤表示,越南正在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各方之间应遵循由简到难的路径,在合作中增强互信。她表示,越南认识到南海渔业资源面临的危机,并不反对休渔这一措施,但强调各国应就休渔政策进行协调。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政策分析和发展署主任希沃·帕拉莫诺也认为,在南海问题已然成为国际热点的当下,渔业合作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是加强合作的领域。
早前,越南与印尼在南海发生渔业纠纷,印尼以“非法捕捞”为名炸沉50余艘外国渔船,其中半数以上属于越南。此外,南海生物资源近年来面临开发过度的问题,典型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生态系统已经连续多年处于亚健康状态。
能源问题备受关注
能源也是南海共同开发难以回避的问题。中国地质普查数据显示,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南海石油储量至少230亿至300亿吨。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估计,南海蕴藏的石油储量在500亿吨以上。
美国华盛顿中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洪农认为,虽然能源并非美国南海政策中的显性目标,但全球能源巨头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中十分活跃,在目前南海各种资源开发项目中,约40%的公司来自南海域外国家。洪农提醒,油气巨头对美国的南海政策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各方对此应有充分认知。
推进行为准则谈判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祁怀高强调,为了推进南海各方的合作,中国已经展现了充分的善意,大力推进中国东盟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的推进。同时,祁怀高还呼吁各方限制单方面行动,维护和提升地区互信。在推进涉及争议区的合作时,可以先从仅涉及两方的区域开始谈判。
裴氏秋贤则提醒,在推进相关谈判与共同开发的过程中,各方应注意避免国内舆情的干扰以及损及互信的单方面行动,同时也应考虑域外因素可能存在的影响。她强调,面对分歧,双方可以从低敏感问题出发推进合作,如环保、渔业、共同搜救等。
来自菲律宾的亚洲太平洋协进基金会研究员阿隆·拉贝那认为,随着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外交政策的调整,中菲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但不应低估杜特尔特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国内压力。他建议,中国与东盟应加速完成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同时加强各国间的战略沟通,并通过各国对相关法律差异的协调,推进南海共同开发。
图说:论坛现场
WTO改革势在必行 中欧扮演重要角色
自1995年成立以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64个成员的“经济联合国”,涵盖全球98%的贸易额。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法律法规的更新也远远落后于全球贸易体系更新的需要,WTO改革也势在必行。今年5月13日,中国正式提交了《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
数字化进程、人工智能……科技正在令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挪威阿哥德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教授拉尔斯·奥克赛尔赫姆看来,失业率居高不下是金融危机之后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而现代化技术的采用未来可能令半数工种消失。各国为了争夺就业机会,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则针对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指出,尽管发展中成员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成员国的鸿沟不可忽视。
对于彼此经贸往来非常紧密的中国和欧洲来说,尽管双方存在贸易摩擦,在涉及国有企业、发展中国家“毕业”的定义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携手推进WTO改革并推进贸易体系不断向前,符合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表示,在中欧对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存在共识的情况下,WTO改革前景可期。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则表示,只有中欧共同协商、彼此妥协,才能推进WTO的改革。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海冰表示,中国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各方也应当避免随意贴标签,将一些问题政治化。
WTO改革究竟应当由谁主导,如何展开?欧洲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雅克·佩克曼斯表示,如今中国成为领导者而非追随者,欧洲很高兴看到中国发挥更大作用。张海冰则强调,就如何保留WTO多边机制,中方希望欧盟能够站出来,以中立的姿态说服盟友美国以合作的态度回到谈判桌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克雷格·范格拉斯特克则提醒,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屡屡“退群”的“历史记录”,无论是不是在玩弄伎俩,未来美国宣布退出WTO或许是必须要考虑的一种可能。“亚洲和欧盟的角色将变得非常关键。”对于范格拉斯特克提出的可能性,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格罗斯表示,中欧有潜力引领美国“缺席”的WTO改革。(文中图片来自论坛官网)
本报记者 杨一帆 齐旭 实习生 陈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