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产业链)

2019-05-30 11:40发布

详细版本、更多精彩、更多资料书籍免费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融吧001(jinrongba001)



一、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产业链)


(一)第三方支付行业概况

1、第三方支付行业概况

第三方支付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付款人与收款人之间提供的银行卡收单、 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其中,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 金的行为;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 金的行为;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 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

第三方支付根据业务类型可以细分为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 受理。其中网络支付根据支付终端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固定电话支付、互联网支 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货币兑换,目前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是最主流 的网络支付方式。

2、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历程

(1)探索发展期(1999 年至 2004 年)

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起步早于银联清结算系统的建立,早期产生的区域性 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如首信易支付、环讯支付等,属于早期的互联网支付网关 企业。早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是以网关支付为核心进行支付结算,支付的技术含 量并不是很高,运营关键是具有较多的银行资源支撑第三方支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上银行的兴起使得第三方支付得以迅速发 展。至2002年,各大银行逐渐建立起网络银行服务,向各自商户提供不同规范的 支付接口。商业银行的多级结构为商户和消费者的资金往来构成诸多不便。2002 年3月,中国银联的成立解决了多银行接口继承的问题,地方银联有条件地向商 家提供多银行卡在线支付接口,使异地跨行的网上支付成为可能。

(2)市场启动期(2005 年至 2011 年)

第三方支付行业政策的日益完善和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中国第三支付市场快 速发展。2005年中国网民突破1.1亿,宽带普及率超过了44.5%,接入计算机终端 超过4000万台,中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条件相应成熟,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基 本形成,同时,《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使得支付活动有法可依。2005年中国第三 方支付行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规模达到152亿元人民币。 随着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实力强劲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逐步加入,第三方 支付领域的竞争逐渐激烈。截至2011年,央行分3批颁发了101家《非金融机构支 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得到了国家的正式认可,并开始在 央行的监管体系下发展。同时,牌照发放以后,央行针对备付金、互联网支付业 务、预付费卡业务等发布了一些了相关监管办法,使得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在 更明确、详细的规范下发展。

(3)高速发展期(2012 年至今)

2012年后,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始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随着2013年第七批 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国内传统互联网巨头也加入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上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商业模式也更加分化。第三方支付机构 在不断创新业务的同时,也在根据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不断规范业务。 第三方支付企业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支付牌照的发放,使得第三方支付业 务开始延伸到政策监管更严格、专业性要求更高的金融市场,如基金、保险等领 域。

3、第三方支付行业产业链结构

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监管部门、商业银行、第三方支 付公司、商户、用户及基础支持供应商。

(1)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部门为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为规范国内第 三方支付市场,依法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 理办法》等监管规章。

(2)商业银行负责处理本机构所属的账户的支付交易。

(3)商户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服务向自己的客户收取交易资金。商 户是大多数第三方支付交易应用的付费者,即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

(4)第三方支付机构处于第三方支付产业链的核心地位,目前第三方支付 机构的经营需要监管机构的牌照许可。

(5)中国银联、网联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支付清算机构,为商业银 行、支付机构提供交易处理、资金清算等基础服务。

(6)基础支持供应商主要包括通讯运营商、软硬件技术供应商、渠道服务 机构。通讯运营商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支付交易信息的通信渠道;软硬件技术供应 商主要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网关的搭建、终端设备应用开发等技术 服务;渠道服务机构是指专门为支付公司从事商户的拓展和维护的公司。

4、运营模式

第三方支付公司为商户及用户提供支付、清结算服务,主要通过收取商户的 手续费实现服务收益。

5、盈利模式

从第三方支付收入获得的方式来看,主要盈利模式包括:接入费用模式、服 务费模式、交易佣金模式及其他创新营收模式。

(1)接入费用模式

即商户首次接入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系统需缴纳的费用,一般为一次性费 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但随着支付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现在接入费已经很 少收取。

(2)服务费模式

服务费营收模式一般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次性或定期向商户收取的服务费 用。

(3)交易佣金模式

交易佣金是商户根据具体的交易情况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的佣金费用。一 般按交易金额的分成比例进行付费,或者按交易笔数付款,针对不同规模、类型 商户会可能存在不同的佣金比例。该模式也系现行的主流模式。

(4)其他创新营收模式

采取多元化增值业务如“支付+营销”、“支付+金融”、“支付+财务管理软件” 等其他综合创新服务的营收模式。




(二)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

1、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经过了2013年的迅猛发展,支付领域不断拓展深耕,支 付业务也日益丰富。2014年起传统互联网支付厂商继续向移动支付市场拓展;另 一方面,随着基金支付牌照的发放,互联网支付公司开始在基础支付通路的基础 上不断增加理财、股票等增值服务,构建金融服务平台。随着大众第三方支付习 惯的养成及网络技术的普及,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第三方支付各细分行业市场规模及简况

(1)银行卡收单业务 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指收单机构通过各类POS机终端受理银行卡刷卡消费等 支付类交易资金的业务。收单业务的主要参与机构包括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转 接清算机构。

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收费模式为当银行卡的持卡人通过POS机进行交易时,商 家向收单业务的参与方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和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66号)之附件《特约商户手续费惯例表》对 银行卡收单手续费率进行了指导定价,根据商户类别餐娱类、一般类、民生类和 公益类,按照1.25%、0.78%、0.38%和0%的手续费率进行定价。手续费分配一般 遵循近似于7:2:1的比例(其中7归发卡行所有;2归收单方所有;1归银联所有)。 其中收单机构服务费(收单净费率)为政府指导价,即在此费率水平基础上,由 收单机构和商户协商确定。

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的《关于完善银行卡刷 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开始实施,发卡机构的服务费费率水平降低至借记卡 交易不超过交易金额的0.35%,贷记卡交易不超过0.45%;网络服务费费率水平 降低为不超过交易金额的0.065%,且单笔交易的收费金额不超过6.5元,由发卡、 收单机构各承担50%;收单机构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根据商户需求提供个性化、 差异化增值服务,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综合考虑双方合作需要和业务开展状况, 与商户协商合理确定服务收费。

推动银行卡收单市场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银行卡规模的持续增长、市场 环境与费率的逐步完善、市场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等。

① 银行卡发卡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66.93亿张, 较上年末增长9.27%。其中,借记卡累计发卡61.05亿张,较2016年末增长7.87%;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5.88亿张,较2016年末上涨26.35%,增速 加快18.75个百分点。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占银行卡在用发卡总量的91.22%,较 上年下降1.19个百分点,信用卡在用发卡量占银行卡在用发卡总量的8.01%,较 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截至2017年末,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4.84张,同比增长8.35%。其中人均持 有信用卡0.39张,同比增长25.82%。

② 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完善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 户2,592.60万户,联网POS机具3,118.86万台,ATM 96.06万台,较上年末分别增 加525.40万户、665.36万台和3.64万台。 截至2017年末,每台ATM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6,967张,同比增长5.13%,每 台POS机具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215张,同比下降14%。

③ 银行卡交易量持续增长

2017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1,494.31亿笔,金额761.65万亿元,同比分 别增长29.41%和2.67%。日均4.09亿笔,金额2.09万亿元。其中,银行卡存现96.41 亿笔,金额67.92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95%和11.99%;取现173.17亿笔,金额 65.07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8%和0.65%;转账业务638.46亿笔,金额559.99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7%和3.20%;消费业务586.27亿笔,金额68.67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2.96%和21.54%。银行卡跨行消费业务163.6亿笔,金额52.9万亿 元,同比分别下降19.19%和增长7.81%。

④ 银行卡消费业务保持平稳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为1,171.30元,同 比下降20.54%。全年银行卡渗透率达到48.71%,比上年上升0.24个百分点。伴随 着银行卡渗透率的持续上升,银行卡存取现业务快速下滑,消费业务强劲增长, 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安全性提高、快速 普及,对高频小额的现金支付构成较大冲击,对银行卡无卡消费交易助推力量显 著。 综上所述,我国POS机数量、收单交易比例和银行卡渗透率均在保持较高增 长速率,我国的非现金线下交易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大众非现金交易习惯 的养成和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商户的多层次支付解决方案需求还将持续增 长。

(2)网络支付业务

网络支付主要包括固定电话支付、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 货币兑换。目前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是最主流的网络支付方式,据中国支付清 算协会数据,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网络支付 总业务金额的比重分别为27%和73%,与2014年的67%和33%相比,移动支付业 务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移动支付业务对互联网支付业务产生了一定的替 代效应。

①互联网支付

互联网支付是指通过互联网线上支付渠道,在PC端完成从用户到商户的在 线货币支付、资金清算等行为。

2017年国内互联网支付行业整体保持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有力支撑了我 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社会消费增长,但受到移动支付替代效应的影响,市场主体业 务规模增速放缓或出现下降,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 构共完成483.28亿笔互联网支付交易,交易金额达38.73万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 27.14%、28.61%。

②移动支付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国内手机用户数量达到14.2 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02.5部/百人,4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97亿户, 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70.21%。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的提高以及更快网速 4G移动电话的普及,为移动支付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应用基础和更高速的移 动网络环境,推动了客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延续高速发展态势,对互联网支付业务形成一定 程度的替代效应。市场主体积极拓展移动支付应用场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 务,丰富和完善移动支付生态圈功能,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扩大市场份额,在便 民支付和消费领域发挥出积极作用。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 务2,392.62亿笔,金额为105.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3%和106.06%;笔均 业务金额为439.3元,日均发生业务6.56亿笔,金额为0.29万亿元。

3、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格局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7年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仍然保持优势地位, 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交易金额排名全国前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量总和占互 联网支付业务总金额的75.18%。前十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每家的交易规模均在1 万亿以上,交易规模在1,000亿-1万亿的机构有31家,其业务量占交易总额的 20.92%。

4、行业内主要竞争企业情况

由于自身原有属性的不同,第三方支付企业对于行业的深入程度、自身资源 的积累程度以及经营方法和思路的差异,其在自身行业的发展和布局模式也逐渐 趋异。依据自身实力和获取资源的不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路径呈现两极化 方向发展,一类是纵深的垂直化发展方向,另一类是横向的综合化平台发展方向。 在不同时间段上,第三方支付企业也会出现综合化经过并购、扩张向垂直化方向 发展,垂直化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资源、能力的获取也将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布局。

(1)垂直型企业

①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联控股的,专门从事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和 提供综合支付服务的机构,成立于2002年12月,总部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银联 商务已在全国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设立机构,市场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 地级以上城市,覆盖率接近100%。

②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16日,总部位于上海。其 业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行业综合支付服务,二是金融外包服务。客户范围 除银行和传统的百货超市餐饮商户企业外,还包括基金、保险、航空、物流、医 疗、休闲等行业合作伙伴和若干大型集团企业客户。

③汇付天下有限公司

汇付天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2011年5月汇付天下首批获得央行颁发 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汇付天下致力于为行业客户定制支付解决方案,并为小 微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创新的聚合支付与金融科技服务,持续为商业和消费者 创造价值。

④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拥有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 可证》,通过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小微商户和个人提供一站式支付综合解决方案。

⑤广东合利金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合利金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为广东数码先锋高速 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系广州市银监局的银行外包备案企业,主要从事银行ATM 外包服务业务,为银行、银联提供ATM机的采购、布放、系统开发、运营维护 等服务。目前该公司经营合利宝业务管理平台、合利宝收银台、合利宝商户服务 平台、线下收单系统、移动电话支付系统、代付系统等六大系统,现有的大宗商 品支付业务由其中的宝业务管理平台、合利宝收银台、合利宝商户服务平台三个系统支持,其生产活动主要为该三个系统的运行、维护、升级、更新等工作。

⑥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1年取得了由中国人民银 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目前该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收单类产品、跨境 类产品、行业化产品,其主要的收单类产品有网银支付、认证支付、代收、快捷 支付、聚合支付等;结算类产品有代付、365天实时结算等;跨境类产品有国际 卡业务、跨境人民币、跨境外汇等;行业化产品有资金存管、实时分账等。

(2)综合型企业

①蚂蚁金融服务集团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成立于2014年10月,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与普通消费者。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旗下品牌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微 贷、芝麻信用、网商银行等,全面涵盖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消费金融、银 行业务、征信服务等各项第三方支付业务,是业务种类最为完全的综合型金融服 务公司之一。

②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京东数科是京东集团打造的“一站式”在线投资平台,依托京东集团的客户优 势与商户的黏性关系,京东数科拓展了供应链金融、消费信贷、众筹、互联网理 财及第三方支付等业务,首创性的推出了京东白条、京保贝等产品,致力于满足 客户定制化的金融需求。




(三)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容量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

近年来,国内银行卡消费交易量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全国银行卡消费业务 发生交易586.27亿笔,同比增长52.96%;银行卡消费业务交易金额68.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1.54%,银行卡占据了我国居民生活中最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位置。 随着银行卡产品的功能创新,支付方式客户体验的提升以及用户支付习惯的改 变,未来银行卡消费业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经过多年发展,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已形成较大的业务体量。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483.28亿 笔,业务金额38.73万亿元,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62亿笔,金额105.11万亿 元。随着整个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市场业务体量趋于庞大,互联网支付市场业 务增速也逐渐趋于稳定。

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4G网络服务的改善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 及,使得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市场参与主体从产品研发、市场 拓展和客户引导等全方位向移动端转移,客户对移动支付使用度、信任度和接受 度的不断增加,使移动支付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得到快速持续发展,带动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规模的 不断提升;专项法律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逐步得到完善,为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 付业务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跨境外汇支付业务领域也加速 推动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多个行业领域提供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国内第三方支付 机构正不断通过深入拓展境外特约商户、吸引境外客户来国内消费等方式,促进 跨境支付业务规模的提升和业务结构的平衡。

2、第三方支付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全面打造便民支付综合化服 务

随着第三方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第三方支付市场主体的经营着力点已经从 拓展渠道逐步转向快速提升客户规模、有效增加客户黏性上来。而其中的关键在 于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高附加值的服务,全面满足客户在家居、交通、 医疗、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信息查询类、支付缴费类、资产增值类等复合型需求。 市场主体将加快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全面打造便民支付综合化服务体系,尝试 为客户提供全业务第三方支付解决方案,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支付体验, 降低综合成本。

3、新技术与第三方支付深入融合,促进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和 便捷性提高

未来第三方市场参与主体将继续推动科技手段与第三方支付应用的融合,创 新出更全面的业务模式和产品,不断拓展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使用空间,提升支付 服务的安全性能。客户身份认证技术方面,指纹、声波、虹膜、人脸识别等生物 识别技术将进一步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得到探索应用;支付终端设备方面,穿戴式 设备将得到一定的应用和推广,并应用于公交、地铁、便利店等非接触支付应用 场景,使得支付流程简化、支付安全性得到提升;安全模块及加密技术方面,市 场主体将基于HCE、NFC、Token等技术,持续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并探索第 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的新模式。

4、收单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国民生活的基础性设施,收单行业未来将不断引入互联 网思维方式,不断改善产品设计,优化用户体验,向智能化、个性化、移动化方 向升级,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及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一系列针对收单业务的规定,如 《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自律规 范》、《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协议范本》等,这些规定的实施对于收单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未来,银行卡收单市场秩序将得到规范,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手续费价 格的改革改善商户经营环境,提高商户受卡意愿,通过压缩套利空间进一步规范 市场环境,将有利于扩大银行卡刷卡交易覆盖范围和交易规模。收单机构的综合 管理成本将降低,收单机构套码获利的空间缩小,搞恶性竞争、打价格战、跑马 圈地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此外,商户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收单业务,而是转向要 求收单机构提供配套的综合化金融服务。除了做大市场规模单一线性成长道路 外,收单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强弱成为其市场竞争力高低的重要砝码,决定其市 场地位。




(四)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特征

1、周期性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大众第三方支付习惯已逐渐 养成,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2、区域性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用户群体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特征。第三方支付业务中的收 单业务需要借助布放在商户的POS机具完成,而个人支付需要通过布放的便民支付终端、智能手机终端来实现交易,因此第三方支付业务在商业繁华、人口密集 的经济发达地区被较多使用,用户群体以中青年人为主。

详细版本、更多精彩、更多资料书籍免费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融吧001(jinrongba001)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7151147716313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