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60星,发射成功!马斯克卫星互联网计划启动

2019-05-25 18:16发布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惟杉 | 北京报道

北京时间5月24日10点30分,马斯克旗下的Space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60颗Starlink卫星发射升空,这被认为是马斯克迈出了卫星互联网计划的第一步。

当地时间2019年5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准备发射第一批Starlink互联网卫星的猎鹰9号火箭。(视觉中国)

Starlink星座将提供互联网服务

此次发射的Starlink卫星每颗重量约为227千克,会首先部署于440千米的轨道高度,其后卫星将利用自身的推进器达到550千米的轨道高度。

早在北京时间5月12日,马斯克就在社交媒体披露了一系列卫星发射的信息,称首批60颗Starlink卫星已经被放置于猎鹰火箭的整流罩,而与此前用于测试的Tintin卫星不同,这60颗卫星为“实用版”。

但马斯克此前似乎对这60颗卫星的期待并不高,他甚至称,“首次发射任务很可能出现问题”;SpaceX方面亦表示,预计会在首次发射任务中遇到问题。

发射计划一再推迟似乎也印证了这样的担心:此次发射原本计划在更早些时候完成,但北京时间5月17日上午,记者注意到SpaceX官网发布“推迟发射”的声明,称要对卫星的软件进行检查。

这或许与去年发射的两颗测试卫星出现问题有关。2018年2月,Tintin A与Tintin B两颗测试卫星被发射升空后,本应将自身从最初511千米的轨道高度推进至1125千米的轨道高度,但这并未如期发生,SpaceX也未对此做出解释。

商业航天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把卫星“打上去”并不难,但关键是要能“活下来”,并开展后续服务。

其实,无论是两颗测试卫星还是首批60颗卫星,其对于Starlink星座来说只是一小步。马斯克透露,以每批发射60颗卫星的节奏,尚需发射6批卫星才能达到网络的小规模覆盖,而要达到中等规模的网络覆盖则还需发射12批卫星。

SpaceX计划通过Starlink星座提供高速度、低延迟的互联网服务,有效减少当下向农村和“难以到达区域”提供高速互联网的挑战。届时,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农村,卫星都可以“看到”他们,而将农村用户添加到卫星网络的成本远低于添加到地面蜂窝网络。

按照计划,Starlink星座共包括近1.2万颗卫星,目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批准SpaceX在近地轨道(LEO)发射4425颗通信卫星,并在更低高度的近地轨道(VLEO)上发射7518颗卫星。马斯克希望这近1.2万颗卫星能够承载所有互联网流量的一半,SpaceX则从收取相关的服务费中获利。

由于Starlink星座的卫星数量庞大,FCC曾评估称,每6年坠落地球的Starlink卫星将会形成50万个碎片,有外国媒体据此计算称,尽管单独一颗卫星坠落地球后造成伤亡的可能性极小,但近1.2万颗卫星中的一颗卫星每6年造成伤亡的总风险为45%。

SpaceX还为此改变了Starlink卫星的设计,其绝大部分将不再使用“坠入大气层后仍将存在,并因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致密金属部件。目前,Starlink卫星95%的部件在坠入大气层后都会迅速燃烧殆尽。

巨头抢滩卫星互联网,马斯克指责亚马逊“抄袭”

今年以来,国外多家商业航天公司瞄准卫星互联网领域,且动作频频。

4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称,亚马逊计划发射超过3000颗卫星组成星座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得知这一消息后,马斯克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贝佐斯,指其“抄袭”。

从目前递交的申请看,作为亚马逊卫星互联网计划的一部分,“柯伊伯项目”计划将3236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将覆盖北纬56度到南纬56度之间的区域,而这个区域居住着全世界超过九成人口。

不只是与马斯克长期在商业航天领域有竞争关系的贝佐斯看上了卫星互联网,成立于2012年的美国公司OneWeb也致力于构建一张覆盖全球的高速卫星通信网络,该公司计划在2027年彻底解决全球宽带上网问题。2015年—2016年,OneWeb已获得软银超过13亿美元的投资。

今年2月底,OneWeb首批6颗卫星已发射升空,标志着包含650颗卫星的卫星互联网计划进入部署阶段。

在国外商业航天公司纷纷涉足卫星互联网之际,国内投资人亦表现出足够的兴趣。有投资人告诉记者,他非常看好卫星互联网的前景,可以联通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他甚至开玩笑说,“如果在山里迷路了,这是可以保命的服务,花多少钱都愿意。”

但有长期关注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人则向记者表示,“单颗卫星盈利性不明显,一定要通过卫星组网,只有星座才能实现商业化应用。”

相当数量的卫星组成星座,这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不论是SpaceX、亚马逊,还是OneWeb,其计划发射的卫星数量均不在少数。

传统的位于地球静止轨道(GEO)的地球同步卫星单个就可以覆盖地球三分之一的区域,但代价就包括高延时,而目前涉足卫星互联网的公司大多计划将卫星发射至LEO,甚至更低的VLEO轨道,这就需要更多的卫星。

相比之下,有国内商业航天人士向记者表示,短期内,更看好卫星物联网,“从技术角度讲,卫星物联网不像宽带星座那么复杂,针对的市场也更明晰。”同时,卫星物联网实现商业化运营所需的卫星数量也相对较少。

他向记者举例说,如对于海运集装箱而言,客户可能只需要每隔几个小时了解它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面对这样的需求,发射数量不多的卫星也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

编辑:陈栋栋

审核:姚冬琴


关注《中国经济周刊》头条号

请回到文章顶部,点击右上方“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94910832167354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