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生产力因素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机器人产业逐渐成为全球布局的重点,我国为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也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的洪流之中。
当前,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的引导之下,我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6大机器人产业圈,机器人整体发展快速而强势,工业机器人更是连续六年成为全球需求和应用最大市场。
不过,出于不同经济圈之间地域、文化、红利、企业等的不同,我国机器人发展地方性和差异性特征较为明显。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我国机器人发展重点区域,不仅企业众多聚集度高,而且技术实力和产业程度也更强更深,相比于其他区域发展更为领先。
而在三大区域中,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无疑是当前机器人发展最为快速和强劲的省份。作为制造业的大省,随着制造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广东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之一,这可以从数据的角度窥见一二。
从产量上来看,据广东省工信厅数据显示,广东2018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3621台(套),同比增长54.9%,占全国产量22.67%;从企业数量上来看,2018年广东机器人企业总数为1381家,占全国的20.47%,2017和2018年企业数量均为各省第一;此外,从产业链成熟度上来看,从双臂协作、人机协作机器人,消防救援、手术、公共服务、护理等高端服务机器人,到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广东也已经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生态圈。
广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成果,并成为现阶段归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高地,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带动和落实。据了解,广东省是最早一批通过“机器换人”寻求制造业转型出路的省份之一,为了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从2014年开始,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就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鼓励政策。
其中,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了5亿元,设立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佛山对认定为国内、省内首台(套)装备产品的生产企业,分别一次性最高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奖励,并设立方便企业采购机器人的“机器人超市”;东莞则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对销售本土机械产品的贸易公司奖励最高达60万元......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让广东机器人产业迎来“井喷”之势,短短四年时间,省内机器人企业数量从不到400家突破至1300多家。
除了地方性政策之外,从整个省份和国家的层面来看,广东的政策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优先发展产业的通知》,就明确了省内机器人本体、系统和关键零部件发展的优先产业,对行业发展和规范做出了进一步引导。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将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纷纷设为节点城市,建立“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把省内不少城市放到了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推动了全省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广东曾给自己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之路总结出四条对策,分别是结合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深入落实智能机器人发展政策;加快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培育研发制造骨干企业,加快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及实施智能机器人推广应用计划,建设重点行业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
如今,第一对策广东省已经落实的比较成熟,后面三条对策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当中,不管是吸引外资企业前来布局,还是与以碧桂园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跨界合作,抑或是建立创新中心和人才基地提升技术研发实力,广东省始终在不断增强自身的机器人实力和行业产业链,以确保自己在产业发展上的头部地位。
不过,眼下广东机器人产业的短板也同样严峻,不仅需要面对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的威胁,还要寻求人才、产业链、上下游配合等方面的解决办法。未来,继续加强产学研政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或许是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