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美团点评公布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美团点评当季营收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1%,市场预估182.5亿元人民币。一季度经营亏损13.03亿元,经调整EBITDA和亏损净额分别为4.59亿元和10亿元,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首次转为正值。
第一季度,毛利总额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2亿元同比增长57.8%至人民币51亿元,由于核心业务的毛利率持续改善;环比增加13.1%,主要是由于新业务亏损收窄。
总的来说,美团在过去一季度保持了高速增长。5月17日,美团市值也首次超过了BAT巨头——百度,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阿里腾讯。
外卖领衔,多业务同步增长
在餐饮外卖方面,美团营业收入由2018年同期71亿人民币涨至1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7%。此外,毛利由2018年同期的5.35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3月31日3个月的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7.9%,毛利率由7.6%上升至14.4%。
近日,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机构DCCI发布了《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9Q1)》,报告显示,在2019年第一季度,美团外卖、饿了么和饿了么星选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4.6%、25.5%和8.4%。在市场格局日益稳固的情况下,外卖行业订单量在持续稳定增长,以美团为例,4月20日美团外卖日完成订单量已超过2500万单,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达到如此规模的外卖平台。
Trustdata发布的《2019 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也显示,在网络外卖领域中,美团外卖以63.4%的市场份额领跑行业,环比提高了2.1%,饿了么市场份额为27.5%,环比下降1.1%。
酒店及旅游业务方面,营业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31亿人民币,增长43.2%至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3个月的45亿人民币。毛利由2018年同期的28亿人民币,增至2019年3月31日止3个月的40亿人民币,而毛利率由87.8%增至88.3%。
此外,美团新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9.8亿元,同比增长267.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其中,新业务包括新零售业务方面的美团买菜、小象生鲜、美团买菜、非食品配送业务(美团闪购),出行方面的摩拜和美团打车业务。
美团CEO王兴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在聚焦‘Food+Platform’战略下,集团的各项业务均保持了强劲增长,财务表现显著改善,进一步体现出生活服务市场的潜力和超级平台的价值。随着供给侧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我们将继续践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企业使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更便捷的服务,持续强化商家的内生动力,实现稳健增长。”
盘活出行,打造生态闭环
美团近一个月以来加大了出行业务的力度。
美团通过对运营的优化,逐步收窄共享单车的亏损,并大幅缩减了对网约车服务的补贴,从而有效改善了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利润率,此外摩拜海外重组也在按计划进行。
2019年4月下旬,美团在上海及南京的网约车业务“复活”。除美团现有的网约车及出租车服务外,美团将采纳聚合模式,从而在美团应用及美团打车应用中将用户与其他领先的网约车服务提供商连接起来。用户可以在美团一键呼叫多个不同平台的车辆。
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全国17个城市上线,2019年还将推广至更多城市。
因为在聚合模式下,美团的角色不再是网约车运营商而是平台服务商,不用再继续参与网约车大战,只需坐收服务费即可。这在一定程度上,美团也回归了最初的定位—综合性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完成了餐饮、酒旅、大交通、新零售相结合的生态闭环的构建。
王兴一直秉承的是“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团围绕“吃”以外的很多项目,或多或少能够与其“吃喝玩乐”的核心形成互动。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质疑,这样这样无边界的扩张,年年亏损何时休。
对此,美团创始人王兴相对乐观。2017年中,美团曾短暂地实现了盈亏平衡,在一次采访中,王兴解释:“如果不开拓新业务,我们可以在一年之后规模盈利,但我不认为短期赢利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确实,坐拥4.1亿交易用户、500多万活跃商家,王兴的"美团帝国"已初具雏形。这是长远价值与短暂盈利的博弈,盖棺定论尚早,接下来,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