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医疗,一直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但此前其数字化进程有些慢。
如今,这两大行业正迎来数字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在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云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显示,医疗产业的指数增长超过300%,在细分行业中排名第一,教育产业的增速也超过了20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AI在多个医疗学科领域已有了前瞻探索,包括慢病管理、重症急症辅助诊断等。而在教育领域,AI也在助力教育公平的推进。教育:打破信息孤岛,降低数字鸿沟
从命题性知识传授到个性化知识传授,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教育行业正在不断自我变革。这样一个领域,各大互联网巨头自然不能放弃。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介绍,腾讯教育频道在十多年前就已成立,到如今的在线教育、智慧教育,已累计服务了1万5千多所学校、300多个省市教育局、7万家教育机构,服务的用户数超过3亿。
但即便如此,公众对于“腾讯教育”的感知,仍是零散的。就记者的感受来看,仅有中小学用来家校互动的服务号,或部分高校师生在用的“微信校园卡。
不过,腾讯显然在做更大的打算。2018年9月,腾讯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将20个教育产品重新梳理,形成统一的“腾讯教育”业务版块。
汤道生介绍,整合后的腾讯教育,将向个人、学校、教育机构、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智能连接、智能教学、智能科研和智能管理。“我们将用统一接口,快速响应需求,做教育行业智能升级的‘数字助手’”。
其中,“信息孤岛”一再被提起,这在教育领域是非常“难搞”的一件事。过往,教育信息化厂商通常互不兼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面临数据不打通的问题,无法有效管理。
如何打破?汤道生举例称,在天津和平区,腾讯帮助教育局统一规划,打通了四家不同教育信息化厂商的数据,管理者可在同一个界面了解多种工作的状况。
谈及教育公平化,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公平化并不是用某一个产品去解决。
“我们作为工具和助手,要与相关的教育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合作,用一些技术的力量去辅助他们,共同推进教育的公平化。”王涛说道,“比如双师课堂,通过这样一些技术,可以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比较好的教学资源。包括少儿AI编程,让学生用编程思维来架构并且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推进教育公平。用这样的机制和方式,去降低原来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鸿沟。”
医疗领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医生少、患者多的现状,加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患者就医体验可能有些差。“三长一短(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就医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行业生态合作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就医疗领域而言,互联网企业也要做“助手”,做“连接器”和“生态共建者”,不仅要服务患者,还要服务医院和医生。
腾讯副总裁丁珂在会上介绍,截至今年5月,已有超过3.8万家医疗机构拥有了自己的公众号或小程序,60%的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微信生态上的各类智慧医疗服务,包括各类挂、缴、查服务,有助于解决“三长一短”就医问题。对于医疗资源分配和信息化建设不均衡问题,腾讯还在帮助国家建设“医疗信息化高速公路”,目前其医保卡的电子凭证服务超过了400家医院和6000家药店。
除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外,在医疗领域更核心的是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在生态大会上,腾讯旗下AI医学解决方案“腾讯觅影”发布了某AI辅助诊断系统。据介绍,该系统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识别任务上,能够取得与高水平医生相近的识别准确率。
腾讯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范伟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采访。他举了一个治疗“帕金森”的例子来说明AI怎样“解放医生”。“帕金森是中国慢性病费用最高的疾病之一,发病的时间很长,对家庭负担也很重。”但对“帕金森”的评估,只能靠医生盯着看,在目前的临床环境下做一次评估需要30至40分钟,“还有很多细小动作很难分辨”。
范伟进一步表示,能够在临床环境利用技术解决医生半小时评估难题,在家居环境下通过手机、传感器、视频把病人“管”起来,“对于药物研发、病人早期管理、减少人工成本,的确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