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将华为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警告国内无人机行业后,国内安防龙头海康威视也被“盯上”。
据媒体报道,美国政府正在考虑限制中国视频设备公司海康威视购买美国技术的能力。美国商务部可能会要求美国公司必须获得政府批准才能向海康威视供应零部件,以限制该公司获取有助于为其设备提供支持的技术。
受此影响,海康威视5月22日上午盘中一度触及跌停,同为安防行业的大华股份也开盘下跌8.42%。截至收盘,海康威视股价为26.07元,跌幅5.54%。目前,海康威视总市值为2437亿元。
安防巨头被阻击?盘中股价罕见跌停
5月22日早间,一则有关美国断供海康威视的消息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据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限制海康威视公司购买美国技术的能力,将其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美媒形容为“黑名单”之中。据悉此举是美国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量,认为海康威视公司的产品对其“国家安全”产生了威胁,此外这也是美国对抗中国全球经济雄心的最新尝试。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美媒表示,海康威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产品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监控系统出口国的雄心所在。针对海康威视公司的措施将与华为的禁令要求类似。
据悉,美商务部将把它列入“实体清单”,这要求指定的外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在彼此开展业务之前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也就是说,在获得批准之后,才可以向海康威视公司供应零部件,这样一来就限制了该公司获得为其设备提供动力的技术。
受到这个消息的影响,海康威视开盘后跌幅超过9%,盘中股价最低触及24.84元,一度达到跌停状态,创下了1月份以来的最低价。早盘10点40分以后,股价开始出现拉升。截止收盘,海康威视股价为26.07元,跌幅5.54%。
海康威视回应:
期望得到公平公正对待
针对上述报道,海康威视回应,已关注到今早的相关报道,并表示“期望公司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海康威视是一家商业公司,恪守商业公司的本分。公司未曾因报道中涉及的公司业务问题受到任何政府、任何相关机构等的调查取证,也未有海外媒体就该问题向海康威视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核实真实情况。海康威视是一家产品供应商,公司未在报道涉及的地区做过任何不恰当的行为。公司已主动聘请美国专业人士对报道涉及的公司业务进行独立审查,专业人士将在获得充分的证据后,回应海外各相关方的关注。
海康威视是全球安防行业的龙头,公司的成就是依赖全球34000名员工坚韧不拔的努力获得的。十八年来,海康威视坚守工匠精神,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发展,以专业厚实、诚信正直的品德赢取信任,公司珍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将持之以恒的为客户创造价值。
实际上,这也并非海康威视第一次传出将被美国禁售相关零部件的消息了。去年,外国美国媒体大肆炒作中国产监视器危害美国安全影响。
2018年1月15日,《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拟于2018年1月30日举行听证会,讨论网络安全对美国小型企业的威胁,其中会重点探讨海康威视的产品。
2018年9月11日,《纽约时报》也发出消息表示,美国议员要求美国国务院和财务部官员从监控系统(包括收集生物特征和DNA数据)中获利的中国公司实施制裁,海康威视及大华被特别选出进行制裁。一旦对海康威视和大华实施制裁,措施将包括冻结海康威视和大华在美国的所有资产(从财产到现金);禁止其与美国个人或公进行一切交易;海康威视和大华高管可能会暂停获得美国签证的权利。
据此,海康威视曾回应质疑表示,公司产品在美国业务绝大部份都是商业,家庭等应用,政府和军方占比极低,并且都有相当比例代工,因此即使法案生效,影响预计也极为有限。
在4月份举行的投资者调研中,海康威视董秘黄方红表示,“2018年美国市场有一些负增长,但不是特别厉害,希望公司能够在差异化的市场中提升更多销售收入,缓解一些不利的因素。其他区域都在加快开拓的节奏,目前公司对海外市场的预期是希望保持比较平稳的状态。”
一季度首现净利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开始,海康威视的业绩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迹象,此次外媒禁令消息传出,也让部分市场人士担忧,是否会让海康威视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据海康威视一季报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99.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41%。这也是2018年以来海康威视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的情况。
海康威视董秘黄方红表示,今年一季度负增长,主要是收入增速比较低,费用有刚性,导致净利润的负增长。从公司在手的订单和商机数的情况来看,去年下半年商机数是直线下降的,今年政府的调控措施逐渐落地,资金层面有所松动,商机数量正在快速上升。黄方红表示,一季度触底后,今年二季度业绩预期二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可以回到20%以上。
尽管海康威视在业绩表现上出现波动,但投资机构对这家安防龙头的关注热度并没有消减。据数据宝统计显示,5月以来海外机构共对68家公司进行了调研。其中20家公司获5家以上海外机构调研。从参与调研的海外机构家数看,海康威视仍然是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共有53家海外机构参与调研。
分析师:若断供,部分供应产品可替代
针对可能的“制裁”,中信证券电子组分析师胡叶倩雯告诉中国证券报,“海康威视所需的产品结构里,需要从美国进口的大部分是后端的服务器,包括intel的CPU,英伟达的GPU,希捷西数的机械硬盘,TI安霸的电源管理芯片等,此为定点打击可能影响到的产品。从性能角度看,服务器类的产品暂时无法替代,国内海思、海光、寒武纪部分产品在性能打折的情况下可以替代;前端摄像头的成本结构基本是可以国产化的,AI前端产品也可以替代;另安防用芯片已经非常商业化,国内厂商目前也正加速追赶芯片国产化,且公司也可以多商业手段补足。”
胡叶倩雯表示,从产品构成来看,海康威视目前纯硬件(单卖摄像头)的收入占比大约40%,另外50%为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方案中部分会涉及到用美国公司的产品。
如果受影响,胡叶倩雯预测部分业务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商业模式,从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变成第三方采购后端服务器的形式;部分业务也可能直接采购非美国产品继续销售;目前公司营收结构里,后端产品占比14%。
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视近日在互动易回复称,“公司目前元器件供应稳定,国内芯片供应商已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安防行业场景分散,产品型号众多,公司会使用来自全球包括美国在内多个地区的合适元器件, 但公司对于芯片的要求属于正常的商用层次,均可通过一般的商业途径获得。”
公开资料显示,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根据IHS报告,海康威视连续7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2.6%1。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3年蝉联全球第一位。
海康威视历来被资本市场看作“白马股”,2018年,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总收入498.37亿元,同比增长18.93%;实现归母净利润113.53亿元,同比增长20.64%。研发方面,2018年研发投入达到44.83亿元,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为8.99%。截至2018年底,海康威视研发和技术服务人员超过1.6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投资者提问,“华为海思是海康威视最大的供应商,海康应该也是海思在安防领域最大的客户,如果双方合作有变化,那么对哪一方的打击更大?”
海康威视对此回复道:“华为海思是公司很好的一个供应商,彼此也很理解对方的需求,并不存在描述的危机感。”
来源:综合环球时报、中国证券报、中国基金报、东方财富网
责任编辑:闫欢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