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王媛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在5月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警告称,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可能正在向中国制造商发送敏感飞行数据,而中国政府可以访问这些数据,因此敦促(美国)企业了解无人机系统数据是否被供应商或其他第三方存储。如果被存储,找出存储方式、存储位置和持续时间。
尽管此次报告并未明确点名任何企业,但大疆创新凭借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垄断地位被指“中枪”,外界甚至担心大疆未来是否也会遭遇“制裁”厄运。实际上,如果把大疆比作手机界的苹果的话,那么在当前的无人机消费级领域,大疆连个像三星一样的对手都没有。研究机构Skylogic Research数据显示,2018年,大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市场份额高达79%。
5月21日,针对美方警告,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DJI大疆创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我们技术的安全性已经在全球得到反复验证,其中也包括美国政府和美国领先企业的独立验证。”
大疆方面强调:“当用户使用DJI大疆创新的无人机或其他技术产品时,所生产、存储和传输的数据都完全由用户掌握。”
“此外,DJI大疆创新还提供特殊的模式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比如断开网络连接的本地数据模式、私有云部署模式等等。全球大量机构每天都在使用DJI大疆创新的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甚至是拯救生命。DJI大疆创新将持续与全球的客户及政府管理部门合作,确保我们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技术规范以及信息安全需要。”
至于接下来会否面临进一步制裁风险,以及大疆产品目前在软硬件方面的国产化程度,大疆方面未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任何信息。
美国为无人机第一大市场
有意思的是,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责难大疆无人机的数据安全问题。
早在2017年8月,美国陆军就曾以存在 “网络安全漏洞”为由,直指大疆无人机“在网络环境下具有弱点”、“容易遭到攻击而造成数据泄露”等问题,高调发布禁令停用大疆生产的无人机及相关产品。不过,和军方同样广泛使用无人机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却在调查后表示,根据检测结果,大疆无人机的数据安全没有问题,而美国市场上其他品牌的无人机也并未在数据保护性,以及天气适应性、成像效果等功能上超越大疆,因此禁令不了了之。
2018年初,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又发布备忘录,指大疆的商用无人机和软件可能正在向中国发回有关美国基础设施的敏感信息。
彼时,大疆创新驳斥指控严重不符合事实,并表示,用户对是否向公司服务器上传数据有完全的控制权;出于对数据保护的考虑,公司已经开发功能,允许控制者在飞行无人机时切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网。
2018年,大疆创新传出与美国全球领先警用技术提供商Axon合作的新闻,这意味着大疆无人机直接卖给了美国警方。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有900多个公共安全机构需要用到无人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预测,美国市场仍是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市场,到2020年,所有类型无人机加起来,美国境内将会拥有超过700万台的无人机。
珠海一家无人机企业合伙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论及的安全问题是指对无人机的位置信息和拍摄内容的远程获取,“后门问题”不必过于担心,大疆的无人机在包括数据安全等各个技术都经过了批量的验证,这也是其很大的优势。
至于会否遭遇更大的麻烦,该人士预计:“美国是大疆第一大市场,如果受到限制,业绩自然将面临不小的压力,而例如无人机核心芯片进口等供应链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影响。不过,美国可能会出台各种限制,但不会一把禁了大疆,毕竟大疆在美国市场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都有很大占比,性价比高,可替代性差。”
大疆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市场地位,说白了是技术使然。上述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行业上看,两三年内,包括相机技术、IMU飞控控制算法、视觉算法、定位技术、通信技术、动力系统、产品化设计、供应链及生产、产品运营推广等方面,还没有哪个公司的综合实力能够取代大疆,此外,大疆还掌握了很多核心专利。因此,大疆在无人机市场上独霸的局面一时还无法打破。”
独角兽隐现成长烦恼
尽管大疆成长迅速,但仍然面临一些内忧问题。
2006年,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痴迷航模和电子工程的“技术宅”汪滔创立了深圳大疆,十几年来,大疆的成长速度跟它的获取的市场地位一样令人充满惊喜,堪称从“青铜养成王者”。
根据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9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大疆以1000亿人民币的估值位列第6位。在福布斯2019年富豪榜单中,“80后”的汪滔以54亿美元的身价,位列全球富豪榜单第325位,而在中国富豪榜上则位列第33位。
简单而言,创业的前6年,是该公司在技术上的蛰伏期,自2013年1月份发布到手即飞的世界首款航拍一体机“大疆精灵”, 大疆开始撬动非专业无人机市场,成功打败法国的Parrot和美国3DRobotics,所向披靡,成为占据全球70%份额的市场霸主,服务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大疆没有上市,一直以来未有详实的财务数据披露,外界对其实际经营情况颇为好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披露的一份报告指出,2013年—2017年间,大疆创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2亿元、30.7亿元、59.8亿元、97.8亿元和175.7亿元,增速维持在60%以上,短短5年间营收增长超过20倍。而在收入构成中,大疆的消费级无人机营收贡献高达85%,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则高达80%以上,而工业级产品贡献则仅为15%。
有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大疆目前在消费级市场没有对手也不全是好事,导致市场缺乏活跃度,提前进入饱和萎缩期。”据上述人士观察,为了体验时髦买的无人机,很多都放在家里很少玩了,出新品也降低了购买的欲望,新消费需求在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疆等企业迫于压力降低价格,量没有上去价格下来了,就意味着产值少了利润低了,对大疆2018年业绩有所影响。” 上述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如是说。
另一方面,为了寻求增长点,大疆还开发了特洛玩具无人机,希望在上千亿的玩具市场能够增加点收入,又利用现有的相机技术开发了运动相机。
一个星期前,大疆刚推出灵眸Osmo系列第二款产品Osmo Action,目标抢占运动相机鼻祖GoPro的市场蛋糕,同时价格上也走起亲民路线。在上述行业人士看来,“一定程度上,这都是无人机销量下滑导致的开发其他产品线的压力。”
由此看来,如果要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在2C端所向披靡的大疆,必须也要在2B端有所建树,而相对于几乎没有对手的消费级市场,大疆目前在利润更加丰厚的专业级无人机市场还处于“打江山”的阶段。
在专业级无人机需求猛增的行业趋势下,大疆创新选择以农业植保为切入点,进入专业级无人机市场。在2015年年底,大疆发布首款农业植保机MG-1,同时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持续推出新品,试图拿下农林植保这一新兴市场。这一领域,极飞成为大疆一大主要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大疆不断扩展边界,积极布局测绘、巡检、安防等多个行业应用场景。难以回避的是,专业化的各个细分市场,对手都比以往消费市场来得强劲。
去年,发起新一轮融资的大疆方面曾表示,为来将要发力三大方向:医疗影像AI市场、教育领域,以及新兴产业,包括围绕视觉、算法、影像处理、集成芯片技术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及先进制造、机器人等相关市场。
有消息人士亦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大疆汽车无人驾驶也一直在测试中,目前在深圳,跟福特也有合作,这个领域的发力同样颇具想象空间。不过,对于无人驾驶的消息,大疆方面对外一直不予置评。
实际上,大疆的工程师文化与创始人汪滔的低调风格一脉相承,过去在飞速成长为独角兽的过程当中,尽管受尽业界追捧,但极少主动站到聚光灯下。但今年年初,大疆“自爆”的“涉及百人、损失10亿”的反腐大戏则将其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引起轩然大波。外界看到汪滔终于下定决心要对成立13年的大疆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内部变革,大疆的管理变革进程也颇受外界期待。
根据此前流出的融资文件,大疆未来的业绩增长仍有漂亮预期。其 2012 年至 2021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 9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期超过 70%。有关媒体据此推算,到 2021 年,大疆的营业收入将达到 530 亿元,净利润将超过 60 亿元。
今年3月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2018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排名情况,大疆以656项申请量跃升56名排名至全球第29位,在中国企业中,仅次于华为、中兴、京东方、OPPO和腾讯,排名第6位。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大疆在全球拥有近14000名员工,其中一半从事工程技术相关的工作。
未来的大疆会飞往哪里,是否能成功突破成长天际,仍然充满挑战和期待。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