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媒体沟通会上,每日优鲜正式对外公布了重点布局的2.0前置仓版本。相比于1.0仓,2.0前置仓面积由原来的100㎡扩大到300㎡,SKU数量由原来的1000+增加到3000+,客服中心员工下沉至仓内,及时响应客户投诉。同时,2.0版本前置仓划分了常温区、冷藏区、冷冻区、餐食区、咖啡区、活鲜区等独立区域,为用户提供多场景、全方位的商品服务。目前全国已有200个2.0前置仓,原有的不符合面积的仓,正在进一步改造升级,预计年底2.0仓将达到1000个。
另外,每日优鲜3.0前置仓正在逐步完善。亿欧获悉,3.0仓将实现少人化、模块化、智能化的技术,仓相当于一个BOX,利用机械臂实现分拣的无人化,为进一步扩张提供模块化、可移动的支撑。该版本预计今年6月于深圳发布。
在前置仓升级的背后,不仅仅是面积和SKU数量的扩张,也是每日优鲜对定位和战略的重新思考。在新的规划中,前置仓模式甚至具备了菜市场、便利店、外卖咖啡、超市生鲜及高频日百、B2C电商的功能。亿欧近期采访到每日优鲜CFO王珺、物流副总裁王飞,他们解答了如下问题:
1、每日优鲜的边界在哪,为什么要做仓的升级?
2、每日优鲜如何理解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
3、如何依靠技术提高前置仓效率。
4、面对竞争,每日优鲜的定价策略如何。
5、前置仓模式的终局是什么,如何盈利?
一、每日优鲜的进化
自2014年11月成立以来,每日优鲜一路飞奔。在探索新业态方面,便利购项目铺设了上万组办公室货架、社交电商每日一淘主攻4-6线城市的消费升级,这两个项目都分别单独获得融资,今年又涉水社区拼团——每日拼拼。根据不完全统计,每日优鲜迄今为止共完成7轮融资,公开的融资金额在32亿元以上。
每日优鲜1.0版本的前置仓,商品结构以“水果”为主,缺陷在于无法满足“日常蔬菜生鲜”的高频需求。每日优鲜从2018年11月开始测试买菜业务,今年2-3月进行全面复制。亿欧进入每日优鲜2.0仓内参观,独立的冷藏区约60-70㎡,恒温2-6℃,包含600个SKU。多款蔬菜定价在0.99元,突出平价的特色。目前每日优鲜配送速度在36分钟之内,并以每天提升2秒的速度,缩短和用户之间的交付时间。
“2.0前置仓面积扩大、品类扩充,其原因是我们最关注的还是用户需要什么。相较于超市的体验性,用户对高频商品和极致便利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物流副总裁王飞说到。
从2018年起,每日优鲜进入了跨区域经营,同时启动了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四大区域,率先拥有跨区域经营能力。2019年,创始人徐正搬到了上海,直接领导华东业务。在上海,线上买菜的战火,由于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的参与而更加激烈,每日优鲜预计今年会对上海进行10亿元级别的投入,达到全国2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二、如何理解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
每日优鲜CFO王珺提到,生鲜赛道远超于服装和3C的市场体量。根据Euromonitor和易观数据,生鲜赛道市场份额2022年有望突破5万亿元,2025年达到6-7万亿元。如果按照2022年线上渗透率12%,2025年线上渗透率20%计算(数据来源专家访谈),线上生鲜交易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12000亿。“如果超过1万亿的在线份额,6000亿被前置仓模式占领,前置仓的领先者再拿掉40-50%,也就有3000亿的市场规模。3000亿的销售额,接近2015年京东自营的交易额。我们希望用5到7年,依托着零售行业最难做的生鲜易损品,与京东阿里差异化经营,成为社区三公里范围内下一个超级平台。”
目前,每日优鲜已经上线了优鲜超市次日达业务,包含食品保健、乳品酒饮等5大品类,与仓内商品差异化经营。预计2020年,每日优鲜将以B2C的模式,上线3万款SKU,满足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
每日优鲜前置仓除了对标B2C巨头,竞争对手还包括菜市场,以及取代了部分超市“生鲜+日百”的核心品类。王珺介绍,类比了美国前三大超市,沃尔玛、Costco和Kroger,前三大超市占据了全美超市80%的市场份额,任何一个玩家拥有过万亿人民币的供应链规模。而中国前10大超市共计的生鲜份额,大约只占到了整个生鲜市场的5%。
超越超市的可能性在于超市本身的效率低。首先,中国超市行业普遍生鲜供应链薄弱。大多数超市生鲜柜台以外包经营为主,外包的零售商从批发商手里拿货,流通环节的加价率高。其次,周转慢、储藏环境差、供需管理能力弱,导致超市行业普遍损耗严重(约10%)。第三,便利性较差。中国大型超市距离用户距离3-5公里,出行购物时间需要2-4小时,并不便利。“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是如何快速突围成为中国最大的超市。”王珺说到。
此外,2.0前置仓设有餐食区,配备豆浆、面包、复热便当、速食等快餐;咖啡区设有专人制作咖啡。而这两者的结合,更像是一个线上便利店的配置,每日优鲜前置仓也正在成为便利店外卖的解决方案。
三、如何管理好前置仓
“好快省”是每日优鲜的核心价值主张。从2015年起,每日优鲜开始涉及产地采购。据介绍,目前每日优鲜50%的蔬菜、70%肉蛋、90%的水果都实现了产地/工厂的直采,拥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地资源。商品达到分选中心后,实行100%批次的检验,确保商品品质。
前置仓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利用数据中台和算法,可以进行快速的迭代和复制。前台仓内人员只需要简单操作,复杂的经营交给系统。这与传统零售,如何培训店长店员的体系不同。目前,每日优鲜总部员工有1700人,其中40%是工程师。通过算法把仓库周转控制在2.5天内,每天10%的售罄率,损耗率控制在1%。
通过大规模直采、数据算法等方式,令结构性的运营成本降低,这使得每日优鲜长期的运营成本控制在10%以内。“每日优鲜会用20%的毛利,覆盖10%-15%的运营成本,同时还有利润,核心在于我们的供应链效率。“王珺披露,每日优鲜的年坪效达到10万元。在2018年的年初,北京已实现了盈亏平衡,并且维持了接近一整年的正现金流增长。
四、如何面对竞争?
目前,每日优鲜扣券后的客单价,北京市场约90元、上海82元,全国平均80多元。用户购买的平均件数达到8件以上。而这个客单价水平在纯前置仓模型里相对靠前。一方面由于每日优鲜先入为主的北京、上海地区消费力强。另一方面,商品品类更全,更容易带来客单价的提升。平价生鲜带流量,百货商品提毛利,是每日优鲜2.0的核心打法。
“我们可以在毛利不差的情况下,比竞争对手卖得更便宜。”面对如今上海地区激烈的竞争,王珺认为参与者众多是件好事。首先,会加速用户往线上迁移,增量市场会进一步扩大。其次,最终会赢的企业,受益于供应链能力和规模经营能力,带来的规模和成本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每日优鲜的家常蔬菜,长期定价七折以内,甚至半价。只要能够保证长期便宜,用户在买完两三单之后,就会来我们平台复购。”
五、每日优鲜的终极猜想
前置仓模型兴起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生鲜零售和超市行业在线化的巨大机会。这条赛道需要重资产、重人员的投入,目前创新企业并不多,只有头部玩家才能有机会突围。
前置仓的主要玩家:
创业型: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吉及鲜、美家买菜(社区团购自提);
大公司孵化:盒马前置仓、永辉到家、美团买菜、饿了么买菜(菜市场生鲜代运营);
第三方平台:淘鲜达、多点、京东到家。
按照每日优鲜的构想,前置仓所搅动的血雨腥风,甚至可能让B2C电商、超市、便利店、外卖咖啡都受到冲击。目前每日优鲜有1万多员工,如果今年再开1000个仓,员工将达到3-4万人。按照每个仓配备20名骑手计算,骑手人数都接近2万人。前置仓模式,不仅会改变大众的生鲜消费习惯,甚至改变的是城市的运力结构。
“生鲜线上化的健康经营模型,应该具有大卖场的客单价,大卖场的毛利率,同时给用户提供一小时内到家的良好体验,以及兼具精品店的商品品质。”在面对高额投入,在如何盈利的问题上,王珺告诉亿欧,每日优鲜具备盈利能力,去年在北京实现了近一年的正现金流。不过目前属于扩张阶段,将采用更激进的市场策略,这是基于对规模经济的判断。“只要单个达到一定的单仓利用率,每日优鲜就会分仓,来应对每月100万以上的新用户增长,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如今,前置仓的密度还远远没有达到需求密度。”
目前通过社交裂变、会员制等营销手段,每日优鲜的新客成本在30元。今年预计将近1600万到2000万的新客使用每日优鲜购物。
“在年收入100亿的时候,我们要验证盈利能力。在收入100亿-1000亿之间,我们会坚决放弃盈利,快速实现增长,到年收入1000亿的时候再选择盈利。如果是千亿级市场,仅在100亿规模的时候追求盈利,经济模型太脆弱了,会陷入了和传统大卖场的大规模价格战。“王珺认为。
客单价的提升以及运营费用的摊薄,都有可能是未来前置仓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生鲜电商产业链过长,在产业链每个环节比对手增加一点点效率,就会带来整体效率的提升。这取决于采购端的能力、物流基础设置、营销端的分担能力等等每一个细分环节。对于前置仓企业来讲,似乎现阶段如何盈利不是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发现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占领用户心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