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 彭硕
编辑|老拿
跌跌不休的股价,让小米管理层坐不住了。
最新消息: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经股东大会一致投票通过,小米将向董事授出一般授权,以购回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数10%的股份。
回购,已经成为小米挽救股价的无奈选择。2019年至今,小米股价先跌落18.82%,市值对应蒸发了582.92亿港元。与此对应,雷军身家已经缩水183亿港元,折合约160亿元人民币。
遥想2018年7月10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上市庆功宴上的承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如今看来, 当初购买小米股票的投资者不仅没能实现投资翻倍,反而套牢在了里头。
截至5月17日,小米股价已经较发行价格跌落近半,市值惨遭腰斩。
小米究竟怎么了?
1
股价跌跌不休
雷军要靠回购挽救小米?
雷军对小米股价一直充满信心。
上市之前,他曾喊出估值等同于腾讯乘苹果。理由是小米是一家全能的公司。在上市庆功宴上,雷军更是做出承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小米就惨遭破发,此后股价下行趋势明显。
2019年1月9月,小米公司迎来上市以来的首个限售股解禁日。解禁当天,虽有雷军和其他控股股东承诺,365天内不自行出售小米股票,但仍未能阻止股价下跌,当日其股价下跌6.85%,总市值2594亿港元,再创上市以来新低。
不得已,小米只好拿出回购股份的“大杀器”。
1月17日小米进行了集团上市之后首次股份回购, 在公开市场回购614万股B类股份。
1月18日,小米集团再次在公开市场回购984.96万股B类股份,回购总额近1亿港元。
1月22日,小米集团公告称将进行第三次回购,此次共回购398.26万B类股份。
据统计,短短六天时间内,小米三次合计回购了约1997万股股票,总斥资近2亿港元。
回购后,小米股价出现回稳。1月18日当天,小米股价回升4.31%,攀升到10.16港元 /股。此后小米股价缓慢拉升,一度达到12.5港元/股的高位。
进入5月,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小米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称经股东大会一致投票通过,小米将向董事授出一般授权,以购回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数10%的股份。
表面上,这次回购行动同样刺激到了公司股价。5月15日,小米股价抑制住了跌势,当天上涨3.56%。报收10.48港元。
然而,5月16日、17日小米再次进入下跌通道,股价持续回落。截至17日10:00,股价跌 1.55%,10.14元/股,总市值2428亿港元。
据统计,从2019年年初至今,小米股价共计跌落了18.82%,市值对应蒸发了582.92亿港元。
据报道,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共持股31.41%。据此计算,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雷军身家已经缩水183亿港元,折合约160亿元人民币。
2
失落的小米手机
雷布斯还能“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小米股价的跌跌不休不是没有来由。
决定企业股价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另一个就是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而作为小米盈利能力体现的智能手机业务,也成为小米股价的晴雨表。
智能手机业务扮演小米营收支柱角色,也是一直投资者的最看的业务板块。
5月2日晚间,小米公告称,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750万台。这是小米自上市以来首次在财报前公布官方季度出货量数据。
“迫使”小米站出来的,是数据机构IDC前一日公布的2019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报告。在那份报告里,小米第一季度出货量为2500万部,同比下滑10%。
小米此次举动让人意外。对于年销量过亿、全球排名前五的小米来说,区区250万的出货量偏差似乎不值得发这样一份反击公告。更惹人注意的是,小米去年发布的招股书中,其公布的手机销量正是IDC的统计数据。
除了手机出货量下滑带给资者信心带来的负面影响,更直接的原因是,如果按照2500万部来算,小米的手机出货量将不是雷军口中的反弹,而是继续坠落。依据更新后的IDC数据,小米下滑趋势被及时“制止”,虽不及华为、vivo,但好于整体市场。
如今的小米已经难以做到“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了。
2017年末开始,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就整个行业背景而言,第一季度是智能手机市场连续第六个季度销量下滑——季度全球智能机出货量为3.108亿部,较上年同期的3.327亿部下滑6.6%。在前五大厂商中,只有华为和vivo的智能机出货量实现了同比增长。
天花板终会到来,竞争的残酷进一步趋烈。小米现在面对的是华为、OPPO还有vivo的直接竞争。但是在这几家公司之中,小米的前途最让人担忧。
对比华为来看,华为一方面有它技术的优势,另外又掌握了舆论上的优势。此外,在线下渠道来说,华为手机是最赚钱的机型,线下代理商乐意去代理华为的产品。而如果拿OPPO和vivo作比较,两家公司在品控和渠道上都有自己独到的优势。目前OPPO和vivo都有超过20万家以上的代理店。
上述几家公司优势恰恰成为了小米的劣势——技术上没有较高的沉淀,在渠道上的拓展也很失败。小米手机销售的渠道中,线下占了75%的销量,但矛盾的是,小米的线下渠道一直都很缺失,计划开的1000家小米之家目前只完成了了一半。
3
失意互联网
“薄利多销”的小米模式能走多远?
手机业务失利之余,小米一直标榜的 “互联网公司”概念也愈发让投资者看不到未来。
一般来说,互联网公司的估值要远远高于硬件公司。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自小米成立那天起,雷军一直都不愿意承认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
雷军最初的设想中,手机等智能硬件业务更多的是充当导流的作用,通过智能硬件销售获得的客户将增加互联网业务的用户基数。换而言之,小米通过打“性价比”占领手机市场引入流量,再通过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获取净利。
然而这一设想有个前提,那就是小米的硬件销量不能出现问题。
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主要包括广告、游戏、金融服务等)部分收入为47亿元,同比增长85.5%,其中广告营收32亿,游戏营收6.53亿,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有品电商等)收入为8.93亿。
结果到了第四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却减少到了40亿元,同比增速由85.5%大幅下降至39%,营收占比也由上季度的69%大幅下滑至56%,并且出现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环比回落,较上季度环比下降15%。
小米在年报中称,手机出货量下降、互联网广告监管加强、宏观经济环境疲软,游戏版号停发等多重因素都是导致互联网业务的环比下降的元凶。
分析师们持有的看法则是,互联网营收和硬件销量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没有足够的手机销量,互联网业务的变现缺少基础。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就仿佛是一个“没有断奶的孩子”,一旦手机销量下滑,小米的互联网服务还能走远吗?
拿小米应用商店来说,非小米用户要么被手机自带应用商店给夺走,要么被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豌豆荚、PP助手、360手机助手等第三方应用商店给瓜分,很少会流到小米应用商店身上,而且其他安卓手机也会排斥小米应用商店的安装。
更无解的是,过分强调互联网收入增速反而影响了手机的使用体验,最终反映到了硬件销量上来。
2016年前后,正值小米手机销量排遭遇滑铁卢时期时期(手机出货量由上一年的第一名滑到了第五名),公司曾请数据调研公司尼尔森完成过一份小米手机的定制化的用户体验报告。据第一财经报道,这份报告被雷军看到后,他要求接下来的小米手机系统-——-MIUI9要解决的核心任务,就是让用户重新体会到小米手机“快如闪电”。为此,“(广告)能砍的都先砍了,不能砍的给广告位设置手动开关”。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小米手机销量上升后,小米重又打起了“互联网服务”的主意。“MIUI10这个版本中,该回来的广告位又都回来了”,小米内部人士透露,小米MIUI部门代表的互联网服务迄今仍是小米公司实现整体盈利的最大指望——虽然收入占比不高,但它的毛利率目前可以超过60%。而智能手机的毛利率只有6%至8%左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毛利率同样也不高,在10%左右。
要想提升互联网业务业绩,就得提升小米手机的销量。可一方面,小米手机出现销量下滑,另一方面,小米应用商店、小米浏览器、小米音乐和小米视频等互联网业务难以继续扩大成长。如今看来,小米“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更像一个乌托邦一般的存在。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市界】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