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欲回归?传闻称其曾占滴滴九成净利润,最高接近9亿元

2019-05-09 21:43发布

作者 | 市界 徐雪

编辑 | 朗明

自滴滴顺风车下线后,各类打车软件迅速崛起,欲抢占这片顺风车空白市场,但历史总在轮回,顺风车的安全性依旧无法保证。

5月7日,成都24岁女生小沈投诉称,5日晚,她在搭乘重庆至成都的某打车平台顺风车时,实际车辆和注册车辆不符,司机还要求她取消网上订单,直接线下交易。被小沈拒绝后,司机纠缠不清,甚至还发短信辱骂小沈,并威胁称要上门找她算账。无奈之下,小沈只好报警求助。

事实上,和小沈一样的各类因搭乘顺风车引发的纠纷并不少见,而曾经拥有广泛用户基础的滴滴顺风车何时恢复上线,依旧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近日,滴滴出行APP内出现“特惠拼车”功能。4月15日,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张瑞发布公开信,列举了半年以来,滴滴顺风车在安全方面所做的若干措施。这一系列动作都被外界解读为滴滴顺风车即将回归的信号。

有滴滴知情人士爆料称,顺风车GMV每年环比增长50%。2017年,顺风车的GMV接近200亿人民币左右,收入是20亿人民币,净利润接近9亿人民币,而同年滴滴的净利润是10亿人民币,除去顺风车的9亿,剩下的一个亿来自代驾。2018年顺风车GMV的目标是400亿人民币,净利润20亿人民币。

顺风车净利润占据了滴滴净利润的9成,每年环比50%的增长,承担了滴滴的主利润来源。如果不是接连发生的安全事件,顺风车业务也许依然会高奏凯歌。

2017年,虽然顺风车的日订单量只有快车的十分之一,维持在200万单左右,但2017年,其GMV占据了滴滴总GMV的15%,按此推算,2017年,滴滴的总GMV在1500亿人民币左右。

不过,滴滴官方回应称上述数据并不准确,但也并未公布准确数据。

“顺风车产品应该回归出行本身,不抽成,作为一个大型的信息撮合平台,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流量,成为滴滴司机乘客两端增长引擎,基于这种定位,顺风车应该减少抽成甚至不抽成,成为公益平台。”另外一位接近滴滴人士认为,只是滴滴在增长和盈利的压力下,顺风车的战略定位有所变形。

顺风车事件爆发时,其所宣传的“社交属性”也被众人所指,但顺风车的一位前产品经理对此保留了看法。“顺风车车主的车子平均车价达到23万,这部分人以盈利为目的的属性不强,更多的是想接到一个顺路乘客聊天。”其表示,这个更像是为“五环内人群”服务的出发点,而后的确让顺风车被卷入巨大的舆论风波,“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好创新意愿,被现实市场所打击的真实案例。

作为滴滴的现金牛,在接连遭遇安全事件之后,滴滴顺风车戛然而止。

此前,每隔一段时间,滴滴顺风车即将重新上线的消息便会出现在大众视野一次,但都不了了之。2018年底,有传闻称滴滴高层已经在商讨顺风车何时会上线,是否继续沿用“顺风车”这一品牌名字,滴滴高层尚未达成一致。

滴滴顺风车下线整改已经超过6个月。这段时间里,滴滴顺风车整改动作不断,如上线人脸识别、录音等功能、添加紧急联系人、行程一键分享、暂停深夜时间段叫车服务等。

但可惜的是,这一系列动作也没能让顺风车业务重新上线。2019年2月,滴滴顺风车进行了裁员,裁员比例达20%,裁掉近140人。

近期,滴滴内测的“特惠拼车”业务浮出水面,目前已经在北京、天津、大连部分远距离拼车线路展开测试。和顺风车一样,用户使用时,需要提前15-20分钟预约。

自今年3月以来,滴滴举行了多次“听证会”,商讨滴滴顺风车的相关事宜。4月15日,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张瑞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双渠道发布了“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列举了半年以来,滴滴顺风车在安全方面所做的若干措施。

但对于以上所有消息,滴滴官方都概莫能外地回应称,在未完成整改以前,仍将继续下线顺风车业务。

想探索更多好玩资本故事,也可关注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8879606958679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