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个奇怪的国家,一方面,它的经济却非常落后,同为发展中大国,中国2012年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印度却不到2000美元,并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印度的基础设施更是破旧不堪,全国既没有高速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另一方面,它却又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电子技术、核物理、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等高端技术领先全球,科技人才数量和科技能力位列世界前三!
如此鲜明的反差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这是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与现代西方文明碰撞所产生的奇特现象。
不重现世的传统宗教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国家,几乎人人都是虔诚的教徒,80%的人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是第二大教,约有13%的人口是其信徒,其余的人分属于为锡克教、耆那教、佛教、基督教、拜火教等等各色宗教。宗教已经深入到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没有宗教就没有印度文化。
由于宗教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人们对宗教活动的热衷是中国人无法理解的,在印度有一种说法是“一亿人的印度”,因为在这个人口大国中只有一亿人在干活,其余的人都在虔诚地为了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修行。修行是要和劳作、挣钱这些世俗的东西隔离的,因此印度的贫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印度人都不事生产。
人们不工作就要挨饿、就会贫穷,但是印度人却乐此不疲,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买上一辆摩托车或者一部手机,只关心自己的修行。从信众人数最多的印度教教义来看,印度教追求“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等等,认为人在世上的境遇是上一世决定的,任何人和事都改变不了,现世的欲望会带来下一世的灾难,且永远也脱离不了痛苦的轮回,只有潜心修行、灭绝一切欲望才能跳出轮回,达到人生的幸福境界。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同样也是教导人们不要指望现世,要苦修来世。这些宗教的教义让印度人以极大的热情避开现实,避开让人来世受苦受难的劳作,而投入到幸福的修来世中去了。
对经济发展不热衷
这种教义带来的副产品就是,印度人即使不修行,也不愿去干活挣钱。在印度街头,哪怕是工作日的大白天,大街上所处可见睡觉或者休息的男人,首都新德里总统府附近的大草坪是热门的睡觉地点。这些大白天睡觉的人很多都是没有工作的穷人,但是他们睡得理所当然,警察们是不会管在公共场所睡觉的人们的。在乡间,最常见的情景不是大家热火朝天地在田间劳作,而是在一家要什么没什么的小卖店门口聚集着闲谈,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是却不会想着去干活挣钱。即便是有工作的印度人也是很慵懒的,甚至可以在上班期间可以随意给自己“放假”,出去找家寺庙放松一下紧张的身心。
在现代普通印度人的观念里,经济的发展绝不能违反自然万物发展的规律,那些存在着的能污染环境的经济项目,在印度人传统的价值观念里是罪“业”,是要受到惩罚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准备投资数亿美元在印度建立大型火力发电厂,这对长期饱受供电不足之苦的印度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该项目在论证的过程中因为多处涉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被取消。
殖民带来的精英教育
印度一方面虽然是宗教文化传统深厚的文明古国,另一方面却也是受西方文明冲击最厉害的殖民地国家,这必然给现代印度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早在1498年,葡萄牙殖民者就踏上了印度领土,开启了殖民印度的浪潮。17世纪之后,英国在印度开始了长达300余年的殖民统治,一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才结束。英国殖民者在从最初为谋求商业利益而来,最终演变成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统治者。教育,无疑也深深地留下了他们的烙印。英国殖民者为印度建立起了西方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它为印度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英语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语言的普及,也为印度在今天全球化世界中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发挥了作用。
由于印度精英阶层长期接受良好的西式教育,所以印度虽然并不富裕,但却拥有庞大的人才库。印度每年有高达250万的信息技术、工程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毕业生,其中有65万研究生和4000-6000名博士生。印度理工学院就是按西方教育理念建立起来的一所精英高等学院,它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在印度的科技崛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殖民教育的影响,英语水平的普及,印度年轻的学子与西方文化没有任何隔阂,优秀人才在毕业后往往会到国外特别是美国继续深造或工作。印度的政策制定者们一度悲叹过印度作为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才外流,然而,这些人才实际是被“储备”在海外,而不是完全失去了,散居在海外的印度人形成了一个遍布全世界的2000多万人的知识精英网络。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这种人才外流已经发生了逆转,印度迎来了一个归国潮,过去的人才外流反而变成了一个优势。这些从海外归来的、全球化的印度人在印度和国外都有落脚点,他们与国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推动着印度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殖民留下的法律体系
英国殖民者还给印度留下了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其最为国外投资者称赞的是金融的管理运作与国际社会同步,印度的银行系统不但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很少,而且对政府有一定的抵制和干预能力。因此,印度银行的坏账率很低,货币的支付能力手续齐全,符合国际金融的法律和惯例。
此外,印度在包括私有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法制的健全与完善及媒体监督等方面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印度政府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激励技术创新,避免侵权,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以IT产业为例,全球十大信息技术公司(包括微款、英特尔、甲骨文和德州仪器等)都在印度设立了境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跨国公司之所以将研发中心建在印度,除了印度是一个英语国家,并有大批熟练工程师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印度政府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由于国际化法律体系的健全,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这些有利条件大大激励了国际风险资本的投资。自2000年以来,印度可利用的风险资本数额已经翻番,大量美国风险资本公司在印度都设立了常驻办公室。由于创新和创业环境的日益改善,新企业创建的障碍趋于减少,也激发了企业创新的动力。
所有这一切,都使仍在贫穷中的印度在科技方面率先崛起,带动了整个印度经济的蓬勃发展,印度的未来发展势头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