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运气能有多差?

2019-04-30 22:02发布

第一位:苹果公司的第三名联合创始人——罗恩·韦恩

1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在决定创立苹果公司前只是两个20多岁的“小孩”,没有真正的商业经验,所以他们请了一位40多岁的同事罗恩·韦恩来“监督”并帮助他们处理公司的工作。

苹果公司早年的员工Daniel Kottke(左)与罗恩·韦恩(右)的合影


苹果公司最初成立时,三名创始人的持股比例分别为:乔布斯(45%),沃兹尼亚克(45%),韦恩(10%),同时,苹果公司的第一个logo就是韦恩创造的。但就在12天后,韦恩选择了退出公司。原因是他与这两位精力充沛的天才男孩合不来,与他自己对公司未来的规划并不相同。此外,他还担心未来公司可能会因经营不善而欠债。因此,他以230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股份。

如果韦恩在过去40多年里继续持有这些股票,那么他现在的身价将接近1000亿美元。

韦恩的运气可能确实不佳,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500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当时与苹果公司的合同卖给了一位收藏家。而这份合同在2011年以159万美元的价格在拍卖会上拍出。也许有些人天生就与财富无缘吧。。。

第二位:经历两次原子弹爆炸的人——山口勉

1945年8月,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后,大约有283,000名幸存者,而其中大约只有10个人能够在同时经历两次爆炸后幸存,而山口勉便是其中的一位。

人们为了纪念在原子弹爆炸中逝去的生命在水中放入花灯


1945年,来自长崎的29岁的山口勉担任三菱重工公司的工程师,并于8月6日在广岛出差。在他刚走下电车时,便被一道眩目的白光笼罩。他所在的地方距离引爆点仅3公里,尽管幸存了下来,但他的躯干部分烧伤,鼓膜破裂。

为了尽快回家,山口勉冒着广岛市中心区辐射的危险,第二天就赶往长崎。8月9日,当他在办公室将广岛发生的恐怖事件告诉他的老板时,美国军队又在长崎投下了另一枚原子弹。由于房间充满了同样令人眩目的白光,山口勉一度以为蘑菇云跟着他从广岛到了长崎。

但他还是幸存了,直到93岁因癌症去世,这算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第三位:被陨石击中臀部的人——安·霍奇斯

1954年11月30日,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居民安·霍奇斯成为了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被陨石击中的人。一块3.8公斤的陨石在天空中剧烈燃烧后撞破了霍奇斯家的屋顶,被收音机弹开,并击中了在沙发上打盹的霍奇斯的臀部。



在被陨石击中之后,霍奇斯的运气并没有好转。这次事件让她和丈夫成为了媒体的焦点,很多人聚集在她家附近,霍奇斯不得不被转移到医院进行康复。同时,她又与房东关于陨石的归属问题进行了一次漫长的诉讼。尽管霍奇斯最终赢得了诉讼,拿到了那枚砸中她的陨石,但始终没有卖出令她满意的价格。相反,这次事件令霍奇斯患上神经衰弱,与丈夫离婚后,在养老院待到52岁时去世。这枚陨石目前在阿拉巴马州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

第四位:在5次飓风袭击中失去了5次家园的人——梅兰妮·马丁内斯

幸运的是,梅兰妮·马丁内斯还活着。2012年,飓风艾萨克带来的洪水淹没了马丁内斯在新奥尔良南部的家,马丁内斯、她的丈夫和她年迈的母亲被困在阁楼里,通过拼命敲打着窗户,他们最终与五只猫和三只狗一起被从屋顶中救出。


梅兰妮·马丁内斯(左)与她第五次被毁掉的房子


可以说,活着是马丁内斯唯一幸运的事情,她分别在五个飓风灾害中失去了五次房子,分别是飓风贝齐(1965年)、飓风胡安(1985年),飓风乔治(1998年)、飓风卡特里娜(2005年)和飓风艾萨克(2012年),也就是说,马丁内斯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平原上重建了五次房子。

为了减轻经济上的损害,马丁内斯的最后一所房子被美国真人秀节目“Hideous Houses”选中进行了2万美元的改造,节目为她安装了新厨房、新家电和新缝纫室。仅仅在节目播出后的几周,飓风艾萨克到来将节目组为她改造的新家全部摧毁了。

她为什么不搬家呢?2012年经历过5次灾难后的马丁内斯说,“我出生在这里,它就是我的家!家!家!但现在我们想搬到山上去了。。。”

第五位:3次度假经历3次恐怖袭击的人——杰森和珍妮

这对倒霉的英国夫妇杰森和珍妮在2000年后预定了多国的度假旅行,但没想到惊喜变成了惊吓。首先是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一次观光之旅,当时劫机者驾驶两架飞机撞进了纽约世贸中心的大楼。

几年后,杰森和珍妮选择离家近的旅行,于2005年7月伦敦预订了几晚舒适的酒店。但没想到,在他们游览伦敦的一天,四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袭击了伦敦地铁。

当他们2008年寻找度假目的地时,这对夫妇选择了印度孟买。没想到恐怖分子再次袭击,向孟买的一家豪华酒店和火车站开火,而这个酒店就是他们旅行时住的地方。

孟买酒店经历恐怖袭击后的样子


也许他们就应该宅在家吧。。。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8552693631732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