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腾讯正式推出了微信。就像广告语“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样,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交方式。
对于用户而言,其好处不言自明。可以发短信,还能语音视频,摇一摇、附近人、漂流瓶等功能,所有这些居然不花钱;它像丘比特之剑一样,击中了人们的痛点,成为了几亿中国人杀手级的“伴侣”。
从商业模式看,其免费的策略(除了流量不免),颠覆了传统的“收费盈利”商业思维,短端时间内腾讯成为全中国用户最多、粘性最强的公司。
一、微信朋友圈,遭遇七年之痒!
最早一批用微信的用户,至今已有8年。假定这部分人当中年纪最小的,刚大学毕业22岁,如今这批90后已经30岁了。当年30岁80后用户,如今也已40不惑。当年70后用户,如今快入知天命之年。
8年来,我们和微信、和朋友圈的关系变迁,似乎就像一个人历经8年婚姻生活的心路历程。从陌生、新鲜好奇,到激情厮守,再到不讨厌不喜欢,甚至有些冷淡,逐渐理性的过程。我们曾经大概可以一天可以隔几个小时就在朋友圈发一条动态,而且大多都是一些特别零散、琐碎的东西,一些工作和生活当中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情绪;不管是开心的、不开心的。然后,期待着朋友们点赞,留言互动,享受着被关注的喜悦。
微信,已经逐渐从众星捧月的辉煌时期,回归到正常的沟通工具。就像老夫老妻一样,不能缺少,却也很难找到热情似火的激情,仅此而已。
二、为什么会这样?
1、微信变“违信”——人们心智也变成熟了。
违,违心也。翻翻最初几年你或者你朋友的微信,再翻翻近期你们的微信。有没有发现,我们发的内容变了,变得有些违心了。朋友圈要么变成了炫耀的场景,各种鄙视链的表演,要么就是职场的“求生欲”。
对于发朋友圈这件事,人们从爱发、不断发,到很少发,甚至干脆沉默,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成熟的过程。就算发朋友圈是为了职场中的“求生”,也未必有效。
更多的人选择了少发,说明人们的心智变得更成熟了,在朋友圈选择转发文章的人多于发个人私生活的人。因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2、微信变“慰信”——人们也不再矫情了。
慰,寻求安慰。或许在你看来是一件十分令你感到难过的事情,可能在别人的眼里就只是一种矫情。
当我们对朋友圈的了解逐渐加深了以后,当你自己心理状态稳定了下来,你逐渐就不太需要朋友圈去“寻求”自己了,也不太需要寻求别人“安慰”自己了。
人生而孤独,而无法相互理解,我们本能地会倾诉、以及想要交流的冲动,以寻求互相寻求安慰。但是,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并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3、微信变“危信”——人们更加注重保护隐私了。
中国是一个长期处在农耕社会的国家,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历来不太注重自己的隐私,我们总会毫无忌讳地问起对方的家庭、工作和收入状况。
但如今,隐私已经严重危及了我们的安全。很多人深受隐私泄漏问题的困扰,甚至是伤害,各种网络诈骗和骚扰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随着中产阶级人群的增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人们对于隐私的保护如同私有财产一样,意识在逐渐增强。
4、微信变“萎信“——用户焦点被转移了。
一个人的注意力一定是有限的。2009年,当微博出现的时候,人们把注意力放在微博上。随着今日头条,抖音视频、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新媒体的出现,抢占了人们有限的时间,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当然是越来越少。
微信,变“萎信”了,花在微信上的时间逐渐萎缩。
5、微信变“伪信”——人们不愿受其困扰了。
微信刚上线的时候,里面都是自己认识的亲朋好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充斥了很多的陌生人。朋友圈变成了伪朋友圈了,微信变成了“伪信”。当朋友圈里微商泛滥之后,朋友圈不但失去了它的魅力,而且开始让人反感。
三、形势比人强,期待新惊喜
微信朋友圈的用户活跃度逐渐在降低,是社会心理和社交商业形态快速发展的缩影,所有的商业形态最终是服务于人,而人行为和思想的改变又会逐渐改变商业形态的格局,两者相互作用。
1、微信公众号流量和广告红利逐渐减弱
仅以我的一篇原创文章为例,在今日头条的阅读量是42万,而在公众号仅为1600多。公众号,作为独立封闭的闭环,在流量方面开始远远落后于开放自媒体生态圈——今日头条。
2、真实生活远比朋友圈重要,也更有趣。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不管是新浪,百度,淘宝,微信,或者是未来具有颠覆性的新的社交或其它产品。对于一个用户而言,本质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玩具。
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但人类的本性和商业规律是不变的。那就是喜新厌旧,物极必反。而且真实生活远比朋友圈更重要,也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