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上海开幕的国际汽车展上,李斌率领着蔚来汽车租下了硕大的展位,空旷的展区内陈列着现实和未来的技术、产品。显然,李斌要展示的是蔚来汽车对技术、研发投入的成果,以此显示自己在纯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本届车展或许是李斌的绝唱了。
“绝唱”?这种论调显然会招致蔚来汽车公关部门的反驳,但不争的事实是,前三个月蔚来汽车的销量呈下降趋势(1月销售1803辆,2月销售654辆,3月1356辆);更让李斌心焦的是,4月8日,拥有199年历史的美国罗斯律所(Rosen Law Firm)决定,将对蔚来发起集体诉讼。起诉书中称,蔚来于2018年9月11日的登记声明及2018年9月12日的招股章程有重大虚假或误导性陈述,导致投资者损失,要求赔偿相关的费用。换言之,美国投资人认为他们被李斌骗了,于是一起把李斌送上美国的法庭。
有数据显示,2018年,蔚来巨亏96.4亿元,较2017年扩大92%。近三年来,蔚来累计亏损已达172.3亿元。当年上市时股票曾经短时冲高,最高价冲至13.8美元,如今已经降到4.53美元,难怪投资人要让李斌赔偿损失。蔚来曾经用特斯拉的亏损解释当前的亏损,认为是合理的。但特斯拉的亏损有马斯克自己担着,蔚来的亏损却实实在在地让投资人背着,这个逻辑是资本市场无法接受的。
尽管,蔚来对于来自美国的诉讼给出了近乎嗤之以鼻的回应:“此类集体诉讼在美国资本市场并不罕见,该诉讼将不会对公司业务或营运带来重大不利影响。”的确,在官司没有结论的时候,肯定不会影响公司经营,但会影响股价,会影响蔚来汽车的融资能力。有报道显示,过去三年,蔚来汽车的现金流净额连续为负,分别为:-22亿元、-45.7亿元、-36.3亿元。亏损面加大,现金流为负,股价下挫,这表明,李斌对资本市场融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资本市场对李斌的支持能力却在不断减弱。目前,已有评级机构对蔚来汽车给出了“卖出”的评级,蔚来汽车再不改变目前的经营状况,李斌未来的处境将更加困难。
就当前行业大势而言,市场已经呈现出“三降”现象——市场整体下降、新车价格下降、新能源车补贴下降,对于蔚来这种靠资本市场“输血”为生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场难以抗拒的天灾。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选择了价格不变;而李斌给蔚来的策略是,国家补贴减少多少,那么购车者需要把减少的补贴额给补上多少,对于以前订车的车主而言,简直就像被打了一闷棍。如此价格策略,无论从法律上讲,还是从道理上将,肯定是讲得通的。但从市场竞争力来说,蔚来汽车和特斯拉的价格越来越接近,而蔚来汽车口碑远不及特斯拉。对此,李斌当然心知肚明,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补贴退坡,为什么一些厂家能够扛住不提价,而李斌扛不住了?原因在于,能抗住的企业都有传统燃油车的利润支撑着,而蔚来没有。而且,蔚来汽车的成本不仅高,还缺乏弹性。造成成本高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产品销量太小,很多质量保障措施没法上,比如一些专门的工装设备,如果加上这些质量保障措施,其车价会更高。二是李斌选择了代工生产,虽然减去了工厂的大笔投资,但单车成本已经在双方签署的合同中被框死了,一分钱也别想动。让李斌怒火中烧的是,在如此困难的财务环境下,蔚来汽车被多家媒体曝出,蔚来ES8的实际续航里程与蔚来标称的续航里程严重不符,因此质疑蔚来汽车“续航里程数据造假”。续航里程问题正向着蔚来汽车的代名词方向发展,一次次类似的报道,一次次拉低蔚来汽车的品牌形象。此时,品牌与价值背道而驰的问题日益突出出来。如此发展下去,蔚来何时能够盈利?券商的不满已经达到了发起集体诉讼的程度,如何让李斌不心焦?
也许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吧,内心强大的李斌在车展这件大事上怎能示弱?不仅要参展,而且是强势出击,充分展示蔚来汽车在研发方面的成果,以提振投资人对蔚来的信心。但结合财务数据看,这些成果对蔚来或许是有毒的。按照通常的商业逻辑,在亏损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不把钱用在让公司快速盈利的销售上,反而投在不知活不活得到那时的未来项目上,全不顾现金流的负值,真是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疼啊。
有人说李斌是赌徒,是不是赌徒我们无法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此烧钱的行为完全违背基本的经营规律。而这次车展的烧钱堪称蔚来之最,对于“这是蔚来汽车最后的车展”的说法我们不予置评,但如此做法明显反常。对于李斌而言,这是不是蔚来最后的车展呢?我们拭目以待,至少目前蔚来的财务数据似乎支持这种说法。为此,我们选择李斌为本期一周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