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物流业的翘楚----大盛魁
最近不管是京东也好、还是顺丰也罢。行情频频下挫,因为各种压力导致裁员的裁员,收缩战线的收缩战线。
也是时候,分析一下物流快递行业的在时下的弊端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这些所有的问题得从那个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商号讲起------大盛魁。
在璀璨如星辰的晋商时代,最容易被铭记的是大院背后的荣耀。乔家、王家、渠家、曹家等等。但是有一个商旅传奇雄踞中国物流业翘楚二百年,虽没有大院,但依然值得铭记。它就是旅蒙第一商号----大盛魁。
特别是在物流业和快递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 ,研究大盛魁,不管是从从商业模式的起点,到未来可能的转型,都具有不一般的现实意义。
大盛魁是谁?
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内蒙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其资本十分雄厚,声称其资产可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道路。
是物流业的翘楚。可谓是古代的京东、菜鸟、顺丰。
大盛魁的经营基础
在那个闭塞的年代,信息差被放大到极致。作为内蒙北可通俄罗斯,蒙古;内可依托山西以及晋商的货物交通能力。得以能将信息差持续的转化为利润。
大盛魁经营重心在蒙古牧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天然的差异性,是其可持续性的基础。捎带俄罗斯的买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外贸易。
当然,在大盛魁商号长达二百多年的经营中,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冲突始终伴随,可谓成也外贸,败也外贸。
当中有明显的国家的影子,不管是清朝政府还是阎锡山以及后来的冯玉祥,都曾或多或少的提供了帮助和商号发展的契机。
大盛魁的经营模式
笼统点说,就是行商。或者再通俗点就是倒爷。
在商号成立之初,分为前营和后营。双向并举,为彼此探听需求,采买货物,以需求为动机,直管驼商,就形成了稳定的供需链。在供需链的环境上,有定规,定价一百两之下的生意,绝不驳价。但是如果价高物次,则再也不同此供应商做生意。
其中,在山西的采买尽量使用山西帮,使得在除了经济利益的关系之外,形成乡情的有效共同体,以保持最大量的后端稳定。值得注的是前端,如何掌握蒙古草原的第一手的物资需求和供给信息,其实就是人海战术。三两人一队,长年行走在蒙古草原。使得商号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掌握第一战机。
大盛魁的股份制
大盛魁不设立银股(出钱为银股)、只设立身股(出力为身股)。也就是说,除创始人之外,全凭出力多少,贡献多大配给相应的股份。最大化的激发了商号伙计的积极性。
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财神股”。
所谓财神股,就是大盛魁在创业之初遭遇艰难,几乎倒闭。有一个行脚的喇嘛带着一个包裹路过,创始人在把仅有的小米拿出来招待之后,喇嘛走出商号,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个包裹。
创始人打开包裹一看,却是真金白银。经过商议,将这些银子作为股份入号。等到生意好了以后再连本带利还给人家。靠着喇嘛的这些银两,商号走出危机,并逐渐发展壮大。几次寻喇嘛未果,以为是财神化作喇嘛,帮商号度过危机。遂定下规矩,此股份之参与分红,不参与开支。作为商号的应急资金,一直保留。
大盛魁的应急资金不仅有“财神股”,还有“狗股”等。
这个故事的真假已无从判断,但是作为应急资金,一次次的帮助商号度过了危机。用现在的话说,叫储备金和应急资金。
大盛魁的驱动力
从建号开始,大盛魁就不是单一的物流。而是倒爷,充分的利用信息差和地域物产差别,获取利润。特别像今日的京东。
大盛魁的金融
大盛魁的金融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蒙古王公的入股。在供需链条上有了这样的强势地接的能力,使得大盛魁在蒙古草原是所向披靡。其中定例的三年一分红,有效的集中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点有点像现在的金融理财三年期产品。
大盛魁的商业构架
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往,当一家企业在某个领域内呈现不可动摇的地位之后。往往不是在自己的领域内垂直挖掘,而选择并列发展。大盛魁在鼎盛时期也开办了票号,在清早期和清中期小商品经济发展的迅速的年代,这样做无可厚非。可能是不愿意动自己供应商的奶酪,在货物流通环节一直在旅蒙这个领域深耕。
整个商号对蒙古市场的依赖使得整体的抗风险能力降低,最终随着外蒙古的独立以及日本对蒙古草原的渗透,大盛魁逐渐丧失了自己最具有竞争力的市场。
再一个致命的打击是,以财东的利益体随着后代的不断衍生,逐渐形成商号中最不稳定的因素。使得职业经理人在具体的经营中遭到掣肘。其实就这个矛盾来说,我以为就现在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也是不能完全规避的。
现实意义
就现在物流发展趋势而言,其实我最看好的是京东。菜鸟联盟因为过度依赖阿里这个平台,使得自己的命脉被牢牢把控。这是阳谋,以势欺人,却又无可奈何。就京东而言,在白家电领域的成功确实非常的难得。只是品类的单一。前些年京东进军三农领域,我以为那是现在整个市场中最具有信息差的大板块。具体的执行上,稍显粗糙。海外的市场也可涉及,只是对京东的组织能力是一个考验。
顺丰曾经对阿里进行过反抗,但是效果不佳。也已经进军三农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未来的发展是否可延续,还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