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曾撰文指出,人口不到800万的以色列,居然拥有3.8万名科学家,科技对其GDP的贡献率超过90%,更是贡献了就业的10%和经济总量的15%,初创企业、风险投资以及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更是名列世界前茅。创新创业已经成了外界对以色列印象最深刻的“标签”。
以色列的双创经验可以复制吗?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建立完善的高校创新孵化体系?
针对于此,广州大学城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于4月15-16日举办了一场“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合作交流会”。在交流会现场,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正式签约,借此引入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孵化体系和创新培育体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业青年成长。
以色列的创新动能从何而来?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副总裁Maayan Lahav在交流会现场表示,除了历史文化底蕴与国家安全发展需求,以色列的高等教育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尤为重要。
他介绍,以色列高校和研究机构大都有着规则明确、系统完善的科技转化流程。大学或研究所自主经营技术转化公司,它们在商界十分活跃,将实验室研发出的技术成果、知识专利出售,或进行商业化运作。
尤其是,以色列孵化器的市场结构更完备,国家和市场机构各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给创投基金,创新项目从设计到最后进入市场,流程完善,加速器促进了创新项目进入市场的速度和效率。政府还支持每个大学成立自己的孵化器并进行资金资助,提供项目评估等必要的支持。
除此之外,以色列“双创”存在很高的周转率。在硅溪(汇聚了大部分高科技公司的特拉维夫及其周边卫星城市),有5000家左右新创公司,几乎都在做新技术研发,每年周转率有20%左右,即“消失”了20%左右,又新增了20%左右,这背后是宽容失败的文化。
“高校也有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允许师生大胆尝试。”Maayan Lahav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希伯来大学为例,希伯来大学通过导师与企业家等优秀人才,加速器与孵化器等最佳平台,创新工作坊与研讨会等特色项目的组合方式,打造了独特的创新培育体系。”
“打包”引入以色列双创体系
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发起单位、香港海富国际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健文在交流会现场表示,通过与希伯来大学合作,他希望能够与其创新创业体系的全面对接,学习先进运营模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同时,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还希望做好促进粤港澳创新创业青年及企业与国际先进体系进行交流互动的连接点,积极促成国际科技创新人才与大湾区人才展开合作。
“深度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内众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的重要目标。”陈健文说。
越来越多的地区把以色列作为中国资本创投的新圣地,但在合作过程不免遇到水土不服、文化隔阂的情况,如何应对?
以往,最直接的方式是创业者通过考察以色列高新科技公司、参与以色列知名高校课堂学习等方式深度探索这个创新国度的创新基因和精髓所在。
此次,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正式签约,直接将以色列的技术创新孵化体系和创新培育体系引入粤港澳大湾区。
陈健文认为,这区别于以往分散式引入项目的做法,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以“打包”的方式直接引入国外先进创新平台,从整体层面进行孵化,以更好地助力青年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州番禺区区长陈德俊也表示,广州番禺相关部门将提供大力的政策支持,希望通过本次合作交流会,建立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与广州大学城12高校之间的人才培育与创新培训体系的良好互动机制。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