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断崖如此可怕,目前成功摆脱的仅有中国372艇

2019-04-12 00:32发布

在科技日益发达今天,人类似乎已经变得无所不能:超级计算机可以模拟宇宙演化,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无人驾驶,登上月球飞往火星都成为现实,但实际上,人类对于自己家园的了解,却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刻。

单说这蔚蓝星球上的广袤海洋,就有太多的未知,让自诩无所不能的人类变得无所适从,只能把很多现象归结于大自然的神奇。通过中国海军372号艇经历的“掉深”事件,人们逐渐了解到大洋深处不仅有狂暴的飓风,静谧的海面之下也潜藏着巨大的凶险。实际上,潜艇“掉深”的根源是海水密度变化引发的浮力减小,从而导致潜艇快速下沉。

总结人类航海史,人们在大洋上经历的“海水密度变化”事故,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海水中出现大量气泡导致的海水浮力剧变。典型的案例就是大名鼎鼎的“百慕大三角”,由于此处海底产生大量沼气,释放到海水中后,在海面形成海水与沼气混合的“沸腾”现象,实际上就是大大降低了海水密度,从而降低了海水浮力,最终导致船舶沉入大海。

另一种就是“海中断崖”现象。这是由于上下层海水的盐度变化,导致密度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从高密度层急速跌落到低密度层,当海水压力超过潜艇极限,就会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

2014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最终安全上潜返航,也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

1968年,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在地中海神秘失踪,最初以方判断有三种可能:埃及海军击沉、潜艇质量问题、阿拉伯间谍破坏。但直到1999年,人们在海底3000米处发现了达喀尔号残骸。经过分析评估,才基本认定是遭遇了“海中断崖”。

数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日益广泛,各国海军也围绕海洋环境制订作战样式,规划水中装备,进而实现海上作战意图。在此过程中,这些包括海水密度跃变层在内的海洋环境数据,对海军作战和生存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拥有详尽、精确、动态的海洋水文参数,不但能够保障和平时期航行安全,更有利于战时的海上机动和隐蔽。这些数据都是各国海军和科研机构多年监测、积累的结果,很多都属于高度机密。

因此,进一步扩大对海洋的科考、监测和数据分析,对于军用和民用航海安全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7866009736472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