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经盛传:中国只有两家快递,一家是顺丰快递,一家是其他快递。虽然说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有一定道理。
排除国字号当头的邮政(EMS),顺丰作为中国快递行业的龙头老大,几乎是公认的事实。是什么让一家1993年成立的民营企业,享受到如此高的赞誉。是顺丰自有的50多架飞机,还是顺丰路上跑的数千自有车辆呢?也许这些硬件条件支撑起了顺丰的骨架,也许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填充了顺丰的灵魂。
在许多地方,只有顺丰的收派员可以进入写字楼收派快件;也在许多地方,只有顺丰的收派员可以进入特殊区域收派快件。见微知著,从细微之处,就能看出顺丰的不同。
为什么这些区域可以认可顺丰的不同呢?
如果将10个收派员排成一排,我想最先得到辨识度的可能就是顺丰。现在只有顺丰在员工的着装,车辆,工具等方面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员工在上班期间必须穿顺丰工装,戴顺丰工牌。统一的着装,带来极高的辨识度,从形象上将顺丰与其他快递区别开来。
更专业、更规范、更安全,是顺丰带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正是从小小的服装统一开始,逐渐深入人心。
完善的体系,令行禁止的制度,给顺丰的发展保驾护航。
曾经有个人说过,依靠目前的营运体制和数十万顺丰基层员工,即使顺丰管理层集体消失一个月,顺丰也能正常运行。正是顺丰已经固化下来的营运系统和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让顺丰整体的运作趋于标准化,制度化。让顺丰的营运体系成为一个自循环系统。
当然,这种固化的体系会对新业务板块的发展存在制约。但是,顺丰最擅长的就是变化。王卫曾经说过:三天顺丰没有任何变化,我就觉得危机四伏。
顺丰的变化发生在2013年,那是顺丰跳出快递的桎梏,跳向更广阔的海洋。先后提出物流超市概念,供应链解决服务商,互联网+,方案+等概念,并逐一实行。虽然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的失败,但是每一次的失败都带来了更多的经验,埋下了发展的种子。嘿客的失败,促成了顺丰商业的发展;供应链的失败,孵化出了冷链、重货板块的发展;仓网的改革让顺丰正式进入仓储的发展的角逐……
不可否认,随着企业的扩大,上市融资,进入资本市场,顺丰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外部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三通一达在时效、服务上的不断追赶,都给顺丰造成了极大压力。内部业务板块的调整,新业务模式的试错,员工与管理者存在的矛盾,也成为顺丰发展的隐患。不过一个企业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百年企业也会经历辉煌与低谷。只要始终把基层员工放在第一位,始终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我相信无论何时,顺丰始终会在供应链领域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