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工作可能越来越忙,沉静思考可能越来越少

2019-04-09 05:18发布

先进的工具代表先进的效率,但可支配时间似乎越来越少,大家异口同声说——忙。

互联网时代之前,出于兴趣,我闲余时间学了平面设计,不只是简单的PS,主要是矢量绘图和3D建模,另外,还学了乒乓球和一门乐器。后来,单位来了一批大学生,部门希望他们学习一门设计软件以方便部门工作。学习方案是我制定的——现在电脑性能过剩、软件获取方便、网上随时下载、素材丰富。只要买本案例或教程,照猫画虎死磕几天,基本上就可以开车上路了。

时间去哪了?

根据以往经验,这个方法切实可行,自己也想照方抓药,再掌握一款新的工具,比如AE或玛雅。可是十年过去了,一切学习计划全部泡汤,不但软件没学成,就是读个书也是上气不接下气的。现在先盘点一下互联网前后的时间支出方式,弄清楚“时间去哪了?”

电脑没联网之前,没有办公系统,会议和材料布置靠电话通知,电话说明要求,文件传送靠邮差。十天一个会议,五天一篇公文,会议认真,公文认真,有时间学点新技术。

油印机淘汰不到20年,然后是油墨速印机

电脑联网后,有了办公系统,网上发布会议和报送材料通知,电话告知查阅办公网,用电子邮件传送文件,七天一个会议,三天一篇公文。时间开始紧张了。

然后有了网络视频会议,五天一个会议,电话或短信通知开会,要求发简报、记录留痕,有时要求上报落实方案和总结。有人问时间去哪了。

微信介入工作后,不再打电话,工作群里发会议通知、布置任务、传文件资料,平均两天一个会议,有时一天两个材料,加班是工作常态。没有时间问时间去哪了。

是不是只有基层的机关工作越来越忙呢?了解一下情况后发现,如果说基层的工作叫做忙,那么一些科技公司就是制式化的忙。人家执行“996”作息制度,每天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还有更恐怖的“724”模式,一周七天,每周24小时随时待命。

这也是一个过劳的时代

按理说,科学越进步、工具越先进,单位时间的产出越多,工作时间应该减少,人们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去提升技能、开发潜质。现在看来,这种推演和现实相去甚远。对于这种情况,1936年上映的电影《摩登时代》做了部分准确的预见。预测与事实贴近的部分是,技术进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压力,人越来越忙了;没预料到的有广场舞、旅游团、麻将馆、养宠物、玩石头木头核桃这种普遍化的轻闲。

《摩登时代》的预言

一方面,新技术对人的掌控和更激烈的竞争,已经打破了工作的物理空间,模糊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支撑了庞大的闲人群体。但是,尽管看上去闲人活得自在,在所有的人生规划中,都从“起跑线”上开始努力奋斗,你争我抢的去当忙人

一面是忙,一面是闲

不错,你争我抢当忙人来自生活压力、来自竞争,近年有的忙也来自形式主义。但这种你争我抢当忙人的动力,都来自个人的计算——用工作的忙换取老来的闲,最好能闲得尊严、闲得体面,还有给予子女更多、更大的扶持。

难道人生的目的就是这样一种计算结果吗?先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紧接着一路用天真的童年、活泼的少年、浪漫的青春、成熟的中年的“忙”,换取生命终了之前的“闲”,顺便把孩子拉上同样的人生轨道?

旅游团

探讨到这里似乎想到点什么,嗯,这种人生有点像中国大妈的旅游方式,她们跟着旅游团,一路长途奔袭,气喘吁吁的到达景点,只为了拍照留念。但是那张照片不能代表整个旅游行程,正如那个安度的晚年报偿不了奔忙的一生。

在所有词语中,“人生”两个字应该是分量最重的一个,只要沉静下来审视这个词,怎么也不应该认为,人生就是一路奔忙冲向退休,人生最好是一趟每天都在精进的历程。

一路奔忙

站在当前的时点上看,技术进步的速度只能越来越快,不可能放缓;生物学上的人,本质上和三万年前的智人没什么两样。技术进步是服务效率的手段,而近些年,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忙”,在某种程度上说,似乎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关于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还要回到学习软件的话题。技术进步还有一个不被广泛注意的陷阱,比如,每一次网络和应用的升级,人对电脑的操控都更加便利,结果是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是,效率提高的红利完全被及时跟进的人获得,同时,他们的跟进造成了工作效率标准的水涨船高。如果对新技术掌控能力低于平均水平,就得拿出用数倍的人工去对抗技术的壁垒,结果必然是疲于奔命,忙上加忙。

人工不能弥补电脑的智能

因此,即使抛开上述关于“忙人”的人生思索,仅就在“忙”的人生赛道上奔跑,按“996”的模式拼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和提升,“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中国古话对现代生活更有指导意义。

越忙越需要沉静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7747750361274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