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新能源车时,可能大部分销售会提醒用户:尽量采用慢充,少用快充,快充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伤。
慢充耗时长,有利于电池健康。快充更为便捷,耗时短,但就会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了么?
对此,上汽捷能工程师给各位科普一下快充伤电池的问题。
这之前,纠正一丢丢:
快速充电不会伤电池,但是频繁的快速充电相对于慢充来说确实会对电池造成伤害。
电动汽车主要有两种充电模式:快充(直流)和慢充(交流)。
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电池有不同的标准充电电流。
例如对于3C(比如50Ah的电池3C充电就是充电电流为3*50=150A)产品电池标准一般选择0.1C~0.5C;而对于大功率型动力电池,标准充电一般为1C。
什么是1C充放电?
平时说的慢充就是用标准充电电流进行充电,而快充指用高于标准充电电流数倍至数十倍不等的电流进行充电。
快充与慢充过程中,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情况
不管快充还是慢充,都是在外部电能的作用下将电芯正极的锂离子迁移到电芯负极的过程。而快充和慢充的区别就在于充电过程中电芯正极锂离子Li+迁移速度的快慢。
或许我们可以将锂离子充电过程比作倒啤酒。倒啤酒的速度越快,啤酒杯装满的速度也越快,但是酒杯中的啤酒泡沫越多;反之,倒的慢,装满的速度慢,但是酒杯中的啤酒泡沫少,啤酒更多。
快充最大的优势在于节省了充电的时间,但频繁快充,从不慢充的话,会对电芯造成一定的损伤,不仅影响电池的寿命,还甚至可能影响到安全。为什么会这样呢?
1、加速电池电芯极化
一般在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电极内部扩散的Li+迁移速度相比电解液很小,电极内部扩散是Li+扩散速率的控制步骤。
由于Li+在电极颗粒内部的迁移速率远小于其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引起了电极的浓差极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剧正负极电极电势差偏离平衡电势。
当持续充电电流较大时,电极处的离子浓度升高,极化加剧,电池端电压无法与充入的电量/能量直接线性比例地对应起来。
同时大电流充电,内阻的增大会导致焦耳发热效应,加剧带来副反应。如电解液的反应分解、产气等一系列问题,危险系数骤然增加,对电池安全性产生影响,非功率型电池的寿命必然会大幅缩短。
2、可能导致电芯析晶
在充电过程中,我们对于锂离子的控制实际上是很弱的。我们只能保证锂离子会迁移到负极表面,但无法保证锂离子会均匀的分布在负极表面。
在锂电池快充即意味着锂离子快速脱出并“游向”负极,这时候就需要负极材料具有快速的嵌锂能力。
用于锂电池快充的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钛酸锂及其它的一些新型材料。对于碳材料来讲,由于嵌锂电位和锂析出的电位差不多,常规充电的情况下一般是锂离子优先嵌入石墨,但是在快充或低温条件下,锂离子可能会在表面析出形成枝晶锂(又称析晶)。
枝晶锂会刺穿隔膜(SEI),会造成Li+二次损耗,降低电池容量。当锂晶体达到一定量后就会从负极向隔膜生长,造成电池短路的危险。
所以,如果用户频繁的通过快充给电池进行充电,那确实会对电池造成伤害。
但由于电池电芯密度、材料、环境温度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差异,电池在快充过程中的受伤害程度也不同。
目前大多数电池会根据电池的剩余电量、电池性能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充电策略,通过调节充电功率,尽量减小快充对电池的伤害。
因此用户快慢充间隔地使用,不要只依赖于快充,是不用过分担心会损坏电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