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马化腾联手的百亿大项目有了新进展。
根据此前公告,长安、一汽、东风三大汽车央企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互联网巨头共同设立合伙企业,拟斥资97.6亿元投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
日前,上述各方注册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南京领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初期注册资金1000万,标志着这一项目的推进正式迈出第一步。
南京领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4月2日,南京领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其法定代表人为王辉,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受托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事股权投资管理及相关服务。
该公司股东名单十分抢眼,八大股东分别为苏宁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苏宁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便捷出行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世嘉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无锡飞叶投资有限公司。
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国内知名的整车企业,再加上腾讯、阿里、苏宁三家互联网巨头,联手斥资百亿专注于出行公司的投资,这样的合作实属罕见。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还有消息传出,一汽、长安、东风即将合并。此次南京领行的设立,也正式将“合并”谣言击碎。
斥资近百亿投资新能源共享出行
早在近半个月前,一条消息在市场上炸开了锅。
3月22日午间,长安汽车公告称与腾讯、阿里、苏宁、一汽、东风等签署多方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出资总额为人民币97.6亿元。
长安汽车在公告中表示,合伙企业拟投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组建出行公司。其中,出行公司由三大央企汽车集团联合互联网、金融、零售等行业头部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项目以打造网联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新生态”为目标。
出资比例方面,公告显示,腾讯、阿里、无锡飞叶、荣巽、南京恒创共认缴出资额22.5亿元,苏宁17亿元,长安、一汽、东风各认缴出资额16亿元,世嘉利10亿元,如下图:
根据公告,本次协议的主体包括:苏宁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从新出行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世嘉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无锡飞叶投资有限公司,咸宁荣巽智慧出行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南京恒创云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领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抓紧共乘及移动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渗入移动市场。合资公司拟通过整合线上交通平台、线下共乘及移动运营、资产管理公司、大数据中心,连系消费者与汽车制造商。
资深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对懂懂笔记表示:“对于这次多家巨头共同投资组建出行公司,如果我们把资源也算入到投资之中,就会发现这次投资的价值远远不止现在的近百亿。我们可以发现,这次主要参与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投资,在后续的合作中各投资方都会在各自业务线资源中给与一定助力。”丁道师强调,其中的关键点包括三大车企的整车制造能力,以及苏宁、阿里、腾讯等极具互联网运作思维的商业巨头,“从这些方面来看,合作价值远非百亿投资金额可以衡量。
巨头组团入局新能源共享出行
其实,传统车企进入共享出行领域已经不是第一次。
在2018年,国内车市刚刚经历了28年来首次的销量下滑。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8%至2808.1万辆,为1990年以来首次年度下降。而在进入2019年之后,这股车市的寒流并没有消散的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2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41万辆和148.2万辆,环比下降40.4%和37.4%,同比下降17.4%和13.8%。
国内各大车企已经纷纷发布了2018年的全年财报或者业绩预告。长安汽车在2018年的全年业绩并不太好看,该公司2018年全年累计汽车销量为213.7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5%,而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5亿元左右,相比全年同期跌幅接近100%。
一汽轿车的盈利情况也不十分乐观。一汽轿车3月30日最新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下降5.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降44.88%。
东风汽车2018年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2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75.95%。
除了汽车市场的低迷,另一个压力来自于新能源车补贴方面的隐忧。虽然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110万辆(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0万辆),但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不断传递出的信息,大多指向“补贴清算门槛将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或将失去补贴清算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背负压力最大的自然就是那些传统整车企业。当自然销量市场萎靡不振时,它们势必寻求新的突破,而将自己的新能源车产品投入到网约车或者共享出行领域,即是很好的消化库存方法,同时又能够为未来的市场格局打好基础。
与车市销售与业绩下滑成对比的是,出行领域却持续高速增长。根据罗兰贝格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年里,共享出行创造了17.7亿单的年订单量、550万的就业岗位、吸引了234亿美元的投资。数据还显示,未来五年,共享出行市场将以每年超80%的速度增长,超过全球增长速度。
因此,出行公司成为车企之间较量的新阵地。在这次三大车企联合多家互联网巨头强势入场之前,就已有多家整车厂宣布进军网约车或者共享汽车领域:
2018年7月,一汽、东风、长安就正式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确定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
2018年8月,长城汽车集团正式宣布推出旗下共享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开展长短租、分时租赁和网约车等业务;
2018年10月,戴姆勒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吉利集团(新业务)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将按照50:50的股比组建网约车合资公司,在中国的部分城市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
2018年11月,上汽集团推出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体的“享道出行”出行品牌,正式进军网约车业务,目前已在上海地区开启试运营;
2018年12月14日,作为首家在中国市场拿到网约车牌照的外资车企——宝马集团,也宣布旗下ReachNow即时出行平台正式在成都推出定位中高端客户群的专车服务。
而对于腾讯、阿里这两家互联网领域的“带头大哥”共同出现在投资方阵营中,有分析表示,首先腾讯和阿里的投资是为了顺应整个大的趋势,另外二者虽然在投资并购方面大多是以竞争状态存在,但还是过去还是有不少共同投资案例的,比如滴滴和B站。另外,此次阿里和腾讯各自的占股并不大,所以这次的投资举措在各自核心利益上并没有冲突。”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 乔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