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近两年,上汽荣威和多年前的风格相比,变得务实了不少。尤其是从i5到i6PLUS这两款车的上市,表现出来的是对市场满满的求生欲。
“直降两万,希望全新荣威i6 PLUS能在汽车工业的严寒里,迸出一点火花。”3月29日上市的上汽荣威A+级轿车i6PLUS,最终的实际支付价格落在了6.98万元-11.98万元,发布会后的专访中,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王晓秋向记者道出了这一定价背后的思考。
回顾两年多以前,荣威在2016年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550的换代车型——荣威i6,并于2017年2月份上市后,这款车一直扮演着荣威产品阵营中较为重要的角色,在2018年荣威的全年销量中,除了RX5和RX3两款SUV之外,i6的销量份额最大。
事实上,国内的轿车市场尤其是A级轿车市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由合资品牌占据垄断地位。尽管近几年来上汽、吉利、长安等本土车企已经在轿车市场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但能够与合资对手一掰手腕的车型依然非常少。
荣威i6虽然上市后表现可圈可点,但月均三四千的销量远远算不上成功。
2018年10月,上汽荣威以5.99-10.69万元的具有自我革命性的价格上市了荣威i5,在这个竞争日益焦灼的市场,荣威i5犹如一颗向三四五线城市投入的重磅炸弹。而上汽荣威所展示出的“狼性”背后,也首次流露出了“活下去”的强烈求胜欲。
荣威i5的到来,表现确实相当凶猛,上市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大有赶超自主一哥吉利帝豪的气势。尤其在今年2月份,荣威i5终于以微弱优势把帝豪拉下马,晋升为当月国内轿车销量前十中唯一的自主轿车。
很显然,i6PLUS的上市,荣威是希望借助i5和i6PLUS这两款车产生协力效果,正如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所说的,要让荣威轿车板块更强。
俞经民告诉BC记者,当时荣威i6一上市,面临的对手就是合资车,虽然合资车带着多年积累的品牌光环,但我们认为中国品牌轿车还有空间。合资轿车普遍存在配置不到位,特别是高品质的配置不到位,或是配置到位的车型价格又比较高等矛盾情况,这说明这些车的定位其实是比较模糊的。“我们推出全新荣威i6 PLUS,就是希望在现在的大环境里,打响品价比,全方位满足年轻人对轿车的需求。”
作为一款定位A+级,竞争目标直指上汽大众朗逸的产品,荣威i6PLUS实现了在颜值、舒适、动力、安全、互联、和品质方面的六大升级,定位比i6更高,定价却低了2万元,足见上汽荣威对这款车型抱着志在必得的野心。
根据王晓秋透露,早在2014年6月份,上汽内部正在由时任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张觉慧规划A架构上的第一款车型i6,当时内部对i6定位的竞争对手是从朗逸到帕萨特。刚刚执掌上汽乘用车的王晓秋完全否定了i6的这一定位,王晓秋告诉记者:“因为他们当时没有考虑成本,没有考虑到用户和市场,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能面对市场,那么这个平台就没有价值。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大众的A+B-级平台。”
经过这段小插曲之后,曾经是“朗逸之父”的张觉慧开始全面调整i6PLUS的定位,要把i6PLUS做成“朗逸升级版”,但成本上却要比朗逸低,如何做到?张觉慧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道:“第一,朗逸的零部件是德国人跟你全部安排好了,我们不能自己选供应商。第二个点,我们按照供应商的部件做试验,成品再跟供应商的产品对比,发现有差异,因为我们对产品理解不同。然后我们会在差异中找到问题,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了解问题后,有针对性地把这些问题解决,让成本更有竞争力、技术水平品质得到保证。”
其实最近两年,上汽荣威和多年前的风格相比,变得务实了不少。尤其是从i5到i6PLUS这两款车的上市,表现出来的是对市场满满的求生欲。
王晓秋不止一次在专访中强调,“活下去”永远是第一条。这绝不是在贩卖焦虑,经历了2018年中国车市28年来的首个负增长,许多曾经强势的合资品牌也开始放低姿态,表现出了对市场的敬畏。进入2019年,整个市场依然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去年,自主品牌的市占率下降了六个点,今年上半年还会有一定的下降。市场好了,强势品牌先上,市场不好,弱势品牌先下,这是没有办法的。”王晓秋总是保持着比其他人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他告诉BC记者:“我们要首先解决生存问题,要‘活下来’,然后再实现我们做B级车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