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在工信部指导下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将虚拟运营商作为携号转网的调研选项,预计下半年启动三大运营商之间携号转网,而转至虚拟运营商很可能要到明年。
什么是虚拟运营商?和基础运营商三大头的区别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虚拟运营商就像是代理商。它们不是独立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基础运营商以外的一种运营商,只是从三大基础运营商那里承包一部分通讯网络的使用权,然后通过自己的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体系把通信服务卖给消费者。
2018年4月28日,工信部发文,决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将虚拟运营商业务由试点转为正式商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随后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向 15 家企业颁发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许可》的通知,这意味着试点近五年的虚拟运营商终于获得正式牌照。目前市场上以 170,171 开头的手机号就是虚拟运营商号码。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前最合适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各大有产品提供语音通讯功能的互联网公司,小米和阿里巴巴都在名单之内。
目前虚拟运营商的短板
提到以 “170”“171” 开头的手机号,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骚扰电话,直接拒接。“170”号段为虚拟运营商专属号段,通过“170”号段的11位手机号前四位区分基础运营商,其中“1700”中国电信的转售号码标识,“1705”为中国移动,“1709”为中国联通。而且虚拟运营商的客服也从10020到10039延续了基础运营商的号码规律。
“170”被打上诈骗电话的标签,其实并不能怪虚拟运营商骚扰诈骗,只是因为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导致各种不法分子利用此漏洞,诈骗骚扰电话频出,所以给大众没留下什么好印象,这也是虚拟运营商的短板之一。
其次,由于虚拟运营商还处于发展前期,这些虚拟运营商很多都存在售后服务不完善的情况。比如移动、联通、电信,我们如果想充话费了,各种实体店,支付宝、微信多种支付方式随时随地都能充,想充多少充多少,而虚拟运营商线下没有三大基础运营商那么多实体店,线上还要通过虚拟运营商提供的链接地址,输入银行卡账户和密码进行充值操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也不能及时的得到解决。
最后,由于受制于三大基础运营商,还有刚起步没多久等各方面原因,虚拟运营商的知名度很难推广,要想吸引更多的用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携号转网后,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空间
虽然可以预见,短时间内虚拟运营商并不会大规模的风行,但从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电信运营的模式来看,假以时日,虚拟运营商还是很有可能被更多人接受并使用的。
一方面,对普通大众来说,虚拟运营商最大的优点就是实惠。目前三大基础运营商向虚拟运营商提供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套餐代理的模式,也就是基础运营商把其现有的套餐提供给虚拟运营商,由其包装成自有的品牌进行销售,最后根据实际话费的出帐金额给虚拟运营商一定的折扣。中国电信目前采取此模式。另一种模式是资源池的模式,基础运营商确定一个基本话音和流量的批发价格,虚拟运营商可以自己设定套餐的价格。联通采取的是此模式。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虚拟运营商可以自由设计套餐。以小米米粉卡为例,优惠的价格一定打动许多人的心了吧。
另一方面,虚拟运营商通过网络的租赁和使用为客户提供服务,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于新业务的开发、运营、推广、销售等领域,这样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据了解,作为中国通信行业开发的产物这类的提供语音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和除通讯商的国企都有可能领取到虚拟运营商的牌照,他们一旦成为虚拟运营商,将可以和三大运营商展开更亲密的合作,强强联手推动通信网络的发展。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号码可以转至虚拟运营商了,你会选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