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股 申通能否再现快递一哥风采

2019-03-18 05:33发布

3月11日早间,申通快递(002468.SZ)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将投资46.65亿元入股申通快递的控股股东公司。消息公布后,申通快递开盘即封涨停。

图片来源:Wind

阿里入股申通

申通快递的控股股东为德殷投资,其持有申通快递8.23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3.76%。而陈德军和陈小英合计持有德殷投资100%的股权,为申通快递实控人。

3月10日,德殷投资及陈德军、陈小英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框架协议》。实际控制人或德殷投资拟新设两家与德殷投资处于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

德殷投资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对新公司出资或转让给新公司。出资或转让完成后,新公司A将持有申通快递4.58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90%);新公司B将持有申通快递2.4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10%)。

实际控制人、德殷投资拟引入阿里巴巴作为新公司A的战略投资者。阿里巴巴通过受让实际控制人或德殷投资持有的新公司A的股权或者向新公司A增资的方式,获得新公司A的49%股权。通过这种方式,阿里巴巴将间接获得申通快递约15%股份。

于申通快递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发展机遇

成立于1993年的申通快递,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民营快递公司。

2007年,为加快公司发展的速度,申通采用加盟和承包制的发展模式迅速扩张业务规模。这也为申通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尽管申通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的送货效率低下、申诉率上升等问题也开始制约申通的发展。

据申通2017年财报,2017年申通全网的转运中心82个,自营转运中心仅有48个,自营率为59%。相比之下,中通的自营比例达到92.07%,而顺丰则全部为自营。

由于加盟和承包制无法控制快递的送货质量,申通的客户投诉量远高于竞争对手。2017 年度上半年,申通的月平均申诉率(每百万件快递有效申诉数量)为14.8件。而相比之下,顺丰、韵达和圆通的申诉率却仅为1.9、2.9和6.7件。

受此影响,申通的市场占有率开始逐年下降。2014年,申通的市场占有率为17%。到了2017年,中通、圆通和韵达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5%、12.6%和11.8%,而申通的占有率已不足10%。

为改变公司运营的现状,申通开始在2018年收购加盟店,提高公司的自营比例。在公司自营规模不断提升的情况下,2018年公司业绩开始明显向好发展。

根据申通快递在2月26日发布的业绩快报,2018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170.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42%;营业利润27.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6%;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7.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5亿元,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同期增长37.46%。

阿里巴巴此时入股申通,不仅能帮助申通提高公司直营比例、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优化公司结构上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阿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也会助力申通,加速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机遇中的竞争

在过去的几年中,阿里在入股其它快递公司后,申通在阿里系的市场占有率就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2013年时,申通在阿里系的市场份额占比在26%,而到2017年,这一比率已降至13%,整整缩水了一半。

而这次阿里的入股无疑会使得申通能够更多的获得阿里系的订单。这对提高申通的业务量无疑会有不小的助力。

而对于阿里说,入股申通无疑使得阿里的物流帝国梦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入股申通之前,阿里已经投资了多家物流公司。2015年5月,阿里联手云锋基金,投资圆通速递,持股约11%。2018年5月,阿里又联手菜鸟,投资中通快递,持股约占10%。此外,阿里还投资了百世快递,目前阿里已是百世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27.79%。

至此,阿里已完成对圆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递公司的战略投资。这进一步完善了阿里的物流网络。

然而,面对同业公司的竞争,申通还是应做好充足的准备。阿里系的资源确实可以为申通等快递公司提供更稳定的业务量,在帮助公司节省企业成本、扩大企业业务规模上提供助力。但是申通和圆通、中通、百世等快递公司在同一平台下获取资源,竞争就不可难免。

申通等快递公司进入阿里业务体系后,对于来自阿里的业务进行重新分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申通想要获得更多来自阿里的业务量,必须要投入更大精力提高公司的业务能力、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面对的困难

申通所面临的竞争也不仅仅是来自阿里系的物流网络,电商业务萎缩,同业价格竞争和人员流失都会影响到申通所要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自2015年开始,电商增速就开始从上一年的49.7%滑落到33.3%,之后增速进一步逐年走低。而作为快递业务中重头的电商增速的下滑,无疑会影响快递业务的发展。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2013年至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以年均50%以上的增速发展。然而自2017开始快递量业务量开始从上一年的51%突降至28%。快递行业增速减缓带来的是竞争的加剧。

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快递龙头企业无疑会利用自身规模及资金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价格战不可避免。

自2005年圆通将原来20多元的起步价下调至12元后,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圆通降降价之后,申通、中通、韵达等快递龙头也开始争相下调价格,快递的单价进一步降至10以下,有些快递公司更是针对大客户降低至2-5元一单的超低价格。

单价的降低直接影响到行业盈利能力。数据显示,自2007年至2018年,快递行业平均毛利率已从30%下滑到了不足10%的水平。

除了要面对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人员流失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也值得重视。

众所周知,快递员的工作比较辛苦,干得多挣得少致使快递员的流动性变得很大。2018年2月,申通快递就因为人手短缺出现网点爆仓、瘫痪等事件。

加之待遇更好的外卖业务的出现,使得本就人员流失严重的快递行业更是陷入招人难的窘境。

面对日趋激烈竞争,申通有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去应对即将到来的困难?(思维财经出品)■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693925326249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