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收近亿 还拿下数千万投资:他帮能源公司数字化转型

2019-03-07 19:44发布

“英诺森”的股份很平均,胡益认为团队才是公司最大优势。

铅笔道记者 | 程用杰

“我们可能不具备发明和创造新技术的能力,但是我们擅长将市场上的创新技术聚拢起来,产生化学反应,所以叫‘创新汇聚’。”正在给签单客户介绍公司的胡益,收到小伙伴的电话,得知“创新汇聚”这个名字无法进行工商注册。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经过两个小时电话沟通,团队决定将“Innovation(创新)”和“Assemble(汇聚)”组合成一个新词“Inossem”,中文音译便是“英诺森”。

2015年3月,胡益、陈谧、许熠寰和史文彬等人在经过一段时间酝酿之后,成立“英诺森”。团队从企业咨询切入,在运营中逐步开发出智能仓储和流程自动化两个产品体系,帮助大中型能源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经过近4年的积累,公司客户已包括中国石化、中国华能和国家电网等大中型国企。

去年,“英诺森”的收入接近亿元。过去四年,每年的收入增长率100%。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沈阳建立办公室,海外也在蒙特利尔和爱丁堡布点。

胡益透露,公司于去年12月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宽带资本和君源资本,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扩大全球化交付能力。

注:胡益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创业是职业生涯的新挑战

胡益走进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馆,看到邻座客人跟另外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握手道谢。他向朋友打听,得知这位幸运儿只用15分钟,用几页PPT便拿到1000万的天使轮融资。

这件事发生在2014年夏天,当时国内的创业环境一片向好。在咨询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胡益开始思考,能不能结合时下最热的O2O模式做一个平台。供给端是差旅、结算和管理等行业的自由咨询顾问,需求端是企业,利用平台给两者做一个撮合。

为此,胡益做了一项市场调研,他认为这将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当他拿着商业计划书找投资人时,根本就没有人理他,遇到的都是泼冷水。

在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胡益面临继续打工,还是选择创业的选择,最终他决定放手一搏。2015年3月,他和陈谧、许熠寰、史文彬等人创立了“英诺森”,随后陈哲、徐志宏、姜世锋、叶海亮、康海斌等合伙人相继加入,为了能够挣钱,让企业活下去,他决定先从自己的老本行做起,为能源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英诺森”团队全部出自知名咨询外企,拥有不少行业资源。为了与之前的行业大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胡益决定从二三十万的项目开始做起,而原公司项目成交额都在百万以上。

公司咨询业务流程如下:首先,由客户提出需求,比如想要优化IT规划;然后,“英诺森”会根据该需求,将业务分解,形成一套软硬件解决方案;最后,团队利用行业的经验,在市场中寻找相关专业人员,将解决方案落地。

公司成立第一年,依托口碑和专业,“英诺森”在团队人员不到10人的情况下,累计收入就达到600万元,也拥有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这样的标杆客户。

之所以能在人这么少的情况下做到这样的营业额,胡益介绍, “‘英诺森’会利用市场上各种形式的资源,如:技术合作、顾问外包等,这样的好处是成本更低且更加灵活。”

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胡益开始焦虑起来。一方面,他不想把在原来公司的事情再做一遍;另一方面,他感觉咨询服务是个线性增长的业务,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难度越高,团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方面遇到了难题。

将仓储效率提高30%

转机出现在2016年下半年,彼时,“英诺森”接到两个仓储管理项目订单,团队需要帮助客户开发智能仓储系统,订单额都在100多万元左右。

这些客户的需求引起“英诺森”的注意。经过行业调研,团队发现每个大型能源公司都有几亿至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备品备件库存,在大经济环境严峻的情况下,精细化管理成为这些公司的新挑战。他估计,为这些备品备件提供仓储管理系统的这部分市场空间比较大。

次年5月,“英诺森”正式组建产品研发团队,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仓储系统。最初,“英诺森”做产品研发的资金来自做咨询的收入,但产品开发速度太慢。5个月后,公司完成研发团队搭建后,获得君源资本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

获得融资后,“英诺森”研发团队开启了两条产品线,一条是智能仓储,另一条是流程自动化。

去年3月,InStock第一个版本正式发布,该产品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整个产品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标准化的仓库管理功能,包含桌面应用、移动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

二是行业特色的功能,包括化工品的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三是技术组件,包括物联网管理、iPas集成适配器等。

在实施过程中,第一步,客户需要给仓库的物资贴上二维码或者RFID,对已有物资进行管理,将库存数统计出来;第二步,将叉车、托盘计重器和通道门等信息集中起来,形成一整套管理模式,员工可利用手机对整个仓库获得产品信息。

胡益表示,“根据客户统计,使用了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之后,这些企业的仓储效率提高了20%~30%。”

随着智能仓储的运营,“英诺森”产品部门的同事发现大部分企业的物资主数据管理都存在较大问题,如:一物多码、分类混乱、描述不符合规范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之后,团队选择了利用AI去解决主数据管理的办法。

去年10月, InData产品正式发布。团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神经机器翻译(NMT)以及知识图谱(KG)等技术,将海量的行业物料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智能化的物料主数据处理模型。

在对AI技术的掌握的基础上,“英诺森”的产品团队又启动了开发一套储备优化引擎的计划。团队希望利用AI的能力,把与库存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数据都进行学习,训练一套具备反映库存真实情况的模型,给企业提供库存优化以及采购计划建议。系统可自动制定补货计划以及库存处置建议,帮助用户找到降低库存积压的途径。

与此同时,“英诺森”咨询团队在服务客户时发现,用户的数据录入工作依然比较繁重,为此团队启动了名为ProcessGo的流程自动化的产品研发,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劳动力的服务。

ProcessGo应用场景包括财务、供应链、IT、HR、数据整理和内审等。以ProcessGo的财务场景为例,包括银行对账、发票验真、资产创建、自动记账等,可以帮助用户从繁琐的数字整理和系统录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价值的业务工作。

产品毛利率70%

咨询一直是“英诺森”的基础,也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咨询业务分为三大类,分别为IT规划、供应链咨询和SAP(知名企业管理软件)实施和运维。

经过近4年积累,团队总结出一套“i10”实施方法论。

胡益认为,公司需要不断开发更多的客户,“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在具体的管理中,他会要求团队在稳定传统客户合作的基础上,持续开发新客户。他说,“我们既有千万级的大订单,也有众多的小合同;既跟行业头部的客户进行持续的合作,也和行业中等规模的企业进行合作。”

谈及公司的优势,胡益认为有三点:

一是全球化行业化,公司长期专注于能源行业,对能源行业在全球化的发展有深刻的洞察、理解以及经验积累。公司已经在蒙特利尔和爱丁堡建立分公司,网络布局已基本完成,具有跨时区跨文化多语言(中、英、法等)的交付能力;

二是研发能力强,研发团队已拓展拓展到了目前70多人,占总员工的一半,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超过收入的20%;

三是交付以及服务能力,交付周期随着业务不同而不同,比如,智能仓储模块2个月可完成交付。

去年,“英诺森”的年收入为近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有20%来自产品销售。胡益介绍,“做咨询,毛利只有30%,但是做产品毛利可达70%。”

2019年,胡益希望公司收入能够翻一倍,并且能够将产品营收比例上升至30%~40%,在能源行业和供应链领域保持专注,继续扩大在海外的业务规模,最后能够变成一个全球化的软件公司。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6547722620659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