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警示:国际形势很严峻,我们的基础研究不能这么干

2019-03-07 08:29发布

原创: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 今天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对中国发展的恐惧,正千方百计地限制技术输出,防范中国科技发展,阻挠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他们对中国高新企业的限制、围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中兴事件、华为事件、中国科学家饶毅赴美参会频遭拒签,“张衡一号”中国专家集体被美国重量级会议拒绝,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系列围绕着中国科技发展所发生的意外事件,显示出中国科技发展正遭遇严峻的外部环境。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对中国发展的恐惧,正千方百计地限制技术输出,防范中国科技发展,阻挠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他们对中国高新企业的限制、围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周健民,3月5日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小组讨论时,忧心忡忡的表达了他的观点。

他还指出:

我们习惯于快速的引进,习惯于跟班式的研究,习惯于表观数据的评价。但当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限制、甚至是重点打击对象的时候,还沿袭着这些方式就会贻害无穷。

(科学界)所谓的紧跟国际热点,只不过为国际前沿理论作无关紧要的修补,有一点进展便自称“重大突破”、“国际领先”,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模式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却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方向背道而驰。

因此他呼吁:

科技及科技管理部门和人员都应远离急功近利思想,摒弃浮夸作风,让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回归理性;(政策上)要大幅度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改变只以项目形式投入的方式,扩大稳定投入的比重,让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而不必花费大部分时间用来跑项目、写申请。

3月5日,在北京望京昆泰酒店,周健民委员在小组发言结束之后,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

《环球时报》:周委员您好,您今年的提案犹如警钟响起,闻者清醒。您为什么表现出了担忧?

周健民:我一辈子都是做科研的,我当过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的院长,对科研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我有这种感觉也是很久了。

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中国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需求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强烈过,而恰在这个关口上,中国的崛起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恐惧感,这个时候也是国际上对中国最为限制的时候。

《环球时报》:您的提案聚焦的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在这个阶段面临着什么?

周健民:它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基座,没有它的支撑,中国科技发展无从谈起。基础研究跟一般的应用研究是不一样的,它是原理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才发展起来应用科技。而后者能够迅速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产生商业效益,所以整个社会非常关注应用科技,比如过去国际上的一些中低端技术,中国企业可以买过来,迅速转化为产品;但现在不行了,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了,也没人卖了。

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原始创新,就没有高新技术的突破。遍查全球各个科技大国,无一例外,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以基础研究起家的。日本过去注重应用科技,奉行拿来主义。但是之后,日本也实施了新的科技发展计划,强化了基础研究。因为他意识到了最关键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日本目前的科技发展计划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本世纪几乎每年日本就向全球贡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值得我们去参考。

基础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实现突破。目前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面临的国际形势很严峻。因为我们的传统上侧重点是放在技术的应用层面上的。所以我就很着急,我们国家到了这个阶段,应该强调基础研究,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这是我们目前整个社会发展的唯一的路径。

但是,基础研究做不好,就是对未来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产生会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物理、化学、生物、航天,各个科研领域都是由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过程,基础研究是整个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基座,这个基座打不好,说不好听话影响整个国家的科技素质。

《环球时报》:您在提案中指出了科研界存在的一些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周健民:现行的对创新标准的理解和评价,就是看谁发表的文章多和获取的专利多。研究人员有了论文就带来各种“人才”头衔,就能获得更多项目,就可以待价而沽。不少人对名利的追逐完全掩盖了科学的本真。正因如此,大家都靠向容易发论文、论文影响因子高的领域,而跑偏了方向,忽略了长期的坚守,搞乱了整个科学体系。实际上,没有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就不可能有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就会受制于人。

所以科研人员不要整天围着项目转,特别是基础研究人员,他们应该有一定的自由度。

但是如果没有项目,这些基础研究人员就没有了经费,没钱买仪器,甚至收入都会受到影响。

《环球时报》:您觉得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解决呢?

周健民:我觉得现在应该大多数人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针对这种情况来改变这个现状,我只不过提出来,就是要呼吁大家要尽快意识到这个问题,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推动这个事情。

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中国的科学家以聪明和勤奋著称于世,只要有正确的方针指引和政策引导,我国的科技人员一定有能力为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世界科技进步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采访内容有删减)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6519736539519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