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大动作!海南将超越香港,改变中国经济版图?

2019-02-09 18:48发布

正从阿里巴巴淡出的马云,在2019年到来的时候,有了一个新职务:海南省人民政府企业家咨询会议主席。

这个职务很醒目,原因有二:

第一,海南是最高领导亲自选定的、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将建设全岛自贸区,并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自由港。

第二,这个职务的副手是马化腾,旗下的成员还有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曾长期担任华润集团),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周其仁,以及携程创始人、人口学者梁建章。

我们也能从中看出海南的“野心”。5个人的“企业家咨询会议”非常高效,显然是准备“来真的”。5个人里3个是顶级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可见海南对经济转型的渴望。

在就任“主席”大位的时候,马云滔滔不绝地做了一番演讲,他说:

海南不需要做中国的夏威夷,而是应该做二十一世纪的夏威夷或者二十二世纪的夏威夷。这块宝地,全中国就这么一个,要真正去思考上世纪夏威夷,是怎样在全世界吸引了无数的人;这个世纪的夏威夷和下一个世纪的夏威夷应该怎么打造。

另外一个定位是要对标香港,且必须超越香港。香港离海南很近,是工业化时代国际贸易的产物,而海南现在正面临着新的贸易时代,我们可以对标香港,当然不能对标过去工业时代的香港,而是对标新贸易时代的自由贸易港。

海南自由贸易港应该着眼于未来的贸易,而不是过去的贸易。应该是数字化为基础的贸易基础设施,不仅仅是货柜的进出。

海南在贸易方面可对标香港实行税制改革,在海南全岛流通和消费领域取消关税和增值税;取消不必要的进口管制,允许货物自由进出和流转。

海南要争取打破国内税制,自产和进口都要免税,海南(货物)进内地应该视为进口。当然这些政策是否能落实,中央是否批准,我是这么觉得,不去努力就永远没有;努力了未必有,但不努力肯定没有。

此外,马云的建议还包括:“吸引大公司的总部,不如培养中小企业,把它们培养成为大公司”;“海南要换道超车而不是弯道超车”;“倡议海南要发展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等。

最后,马云野心勃勃地建议海南“率先进入数字化时代”,他说:

到那个时候,长三角、珠三角是不是最发达的地区,我认为还未必一定,那时候的经济版图一定会改变。

从上述表态可以看出:马云正准备全身心帮助海南崛起。他相信,如果按照他的思路发展,海南可以超越香港、上海、深圳,最终改变中国经济的版图。

那么,马云“吹”的这个牛,有可能变成现实吗?下面是我分析:

第一,海南想超越香港、上海和深圳,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难度极大。

目前的海南,无论是人口、经济总量、汇聚的资金总量上,都是一个“小省”。其常住人口大约跟东莞相当,汇聚资金总量相当于东莞的80%,GDP相当于东莞的60%。

如果参加全国城市排名,海南全省的经济总量大约在40多名。也就是说,海南经济总量,不过相当于临沂、台州、洛阳这类地级市的水平。

至于香港和上海汇聚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基本上都相当于海南全省的12倍,深圳则是海南的7.5倍。

我之前分析过,海南要获得巨大成功,必须能办成两件事:一是成为“全岛自由港”,也就是独立的关税区,这样才有足够的优势吸引人才流入;二是能为1000万增量人口提供保障性住房,降低他们的居住成本。

深圳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在毗邻香港的同时,具备了上述两大条件。当时深圳的二线关内,事实上相当于一个独立关税区,政策优惠力度巨大,甚至差点发行独立的货币。

此外,深圳诞生了37万栋非法建筑,总面积5亿平方米,为2000万人口和数十万企业提供了天然廉租房。仅仅在后面这个因素上,就相当于政府让民间让渡了10万亿元(现价计算)的财富。

至于上海的崛起,情况就更加特殊,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马云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也建议海南成为独立关税区——“海南要争取打破国内税制,自产和进口都要免税,海南(货物)进内地应该视为进口”。

可以说,这是海南成败的关键。国家是否允许这样,尚有待观察。

但话说回来,即便是有“独立关税区”的资格,海南就一定能成功吗?也很难讲。因为中国关税总水平在不断降低,海南能获得的关税优惠其实比较有限了。所以,我认为海南必须还要为1000万新增人口提供政策性住房,才能真正留住人。

海南目前只有1000万常住人口,至少要将人口增加到2000万以上,才能谈得上大发展。如果有3000万人口,才能谈得上改变中国的经济版图。

目前的形势,跟1988年海南建省、建特区的时候完全不同。当时之所以能吸引数百万人下海南,是因为内地没有机会。

现在,中国进入了全面开放时期,国家中心城市有9个,自贸试验区不算海南就有11个,国家级新区有20个。又有多数人愿意抛妻别子、到海南开始全新的生活呢?更何况,海南的房价不算便宜了。

第二,海南除了要试行自由港的政策,还要探索如何减少行政干预、建设服务型政府,激活民间活力。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马云说的数字经济,其实都只是“战术”,而不是“战略”。

自由港,其本质就是小政府大社会,是政府放松对经济、社会的管制、干预。所以,海南应该在行政体制改革上有更大举措,其目标就是“管住有形的手”,让它不要乱伸。

第三,海南并不适合成为经济总量很大、人口密度很大的省份。如果一定这样做,海南房价将会非常贵,旅游竞争力也会下降,到那时中国的中低收入人群只能去国外享受海滨假期了。

海南在过去30年有过3次大的历史机遇。1988年是建省、建特区,2010年是建设国家旅游岛,2018年是自贸区和自由港。前两次,海南都没有完全抓住机遇,只是催生了房地产泡沫。

2018年大机遇到来后,海南至少控制住了房价,没有让泡沫继续吹大。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头。但愿未来能在自贸区、自由港建设上,获得更大的进展。

至于能否改变中国经济的版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超越香港?

海南需要脑洞

这几天区域经济领域最热的话题之一,莫过于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即将出炉的消息。

如果再往南一点,去年喜提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海南,也在同一天传出一个重要消息。在海南企业家咨询会上,马云提出一个观点:

海南不需要做中国的夏威夷,而是应该做二十一世纪的夏威夷或者二十二世纪的夏威夷。(海南)另外一个定位是要对标香港,且必须超越香港。

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贸易、航运中心,香港的实力无需多言。

尽管去年建省30周年,喜获国家政策的强力加持,但海南要超越香港,多数人直觉都认为不靠谱。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其实,对于当前的海南来说,即便不对标香港,但是,打开脑洞是绝对需要的。

01

海南的产业和人才基础有多差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作为企业家的马云,给海南立了个“小目标”,但海南官方还是非常清醒。

也就是在这次会上,海南省长直言了海南三大痛点:

产业结构不平衡

这方面主要就是指海南对于房地产的依赖度太高。

西部君曾分析过,海南前三季度GDP对房地产的依赖度达到34%,是全国唯一一个比重超过30%的省份。

这次会上,海南省长给出的数据是:

房地产一业独大,2017年房地产税收占49%,投资占了51%。

关注海南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房地产上,海南是有过深刻教训的。至今在海南,都还能找到当年房地产泡沫留下的烂尾楼。

很显然,海南要真正实现超常规发展,把多年来被房地产所霸占的经济空间抢回来,告别吃房地产这碗饭,不过是基本要求。

人才短缺

建省办特区才30年,海南的基础差,尤其表现在人才、文化底蕴方面。

究竟差到什么程度呢?海南省长举了一组数据:

去年高考前五百名的考生都去哪了?理科考生没有一个留在海南读大学。文科考生当中五百个两个留在海南,一个396名、一个400多名,说明我们海南外面人才少,而且里面自己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也到外面去了。

没有人才,就不可能发展;没有发展,就更不可能吸引人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海南要对标的香港、新加坡,能够有今天的地位,人才就是最显著的优势之一。

所以,海南目前亟需要自己的好大学。

去年5月,海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海南省教育行业百日大招商项目中,就包括国内知名高校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在海南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项目。

但对这个问题,马云也有自己的看法:发展知名高校的分校未必靠谱,最好得把名校的某个专业搬过来(大致意思)。

西部君认为,办学校之外,还可以通过解决住房问题,或者是打通国外人才引进的限制,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度。

前不久,西部君一位朋友在海南参加一个会议时就发现,一些会议翻译人员中已经有外国人的身影。这方面,可以大胆的试。

物价偏高

省长提出的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季节还不是海南菜价最高的时候,海南菜价最高的是夏天。海南夏天太热太长,能够种的蔬菜品种很少,常规的蔬菜都要从岛外运进来。

多数人都凭自觉认为,冬季菜价应该更贵,但在海南恰恰是夏季。这一点,再次显示出海南特殊的一面。

而菜价贵,只是海南物价高的一个缩影。

02

最大胆的开放政策,或将在海南诞生

海南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机遇,当然是全岛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这种政策赋能力度,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具体看,憧憬海南的未来,有几点优势让人有信心。

一是,体量少,船小好调头。目前海南人口不到1000万,GDP总量不到5000亿,只相当于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特大城市。

另外,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历史包袱也相对较少。这让海南可以轻装上阵。

二,相对独立的地理形态,为种种政策试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空间优势。

可以说,放眼全国,各种规则乃至法律试验,海南都是最合适的试验场。此次会议上,甚至就有企业家提出:

海南应在经济上与内地保持封闭,建设真正完善的独立经济体;大幅度减少税收,降到10%以下。

另外,去年底刚刚通过的《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中,也有不少大胆探索,其中备受关注的赛马运动位列其中:

鼓励沙滩运动、水上运动、赛马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户外运动等项目发展。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

乐观预期,未来中国的开放政策,最大胆、最先行先试的一部分,可能都将在海南诞生。

当然,这不只是为了推动海南发展,也是为全国的开放做探索。

虽然海南的开放深度,对规则的探索程度,到底能够到哪一步,不是由海南自己说了算,但至少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另一个优势,就是海南最宝贵的气候资源。

阳光、沙滩、白云、新鲜空气的价值,必然会越来越突显。不只是发展旅游需要,搞高端医疗、现代服务业,乃至数字经济、总部经济,这都是难得的加分项。

最后就是港口。受自身经济基础和腹地因素,目前海南没有拿得出手的大港口。

但全岛的开放条件,以及未来自身发展所可以释放的潜力,海南在港口发展上还是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放在世界的航运版图上,海南完全有条件做中国海洋的南大门,向世界性的国际中转枢纽港迈进。

03

房产泡沫,海南的前车之鉴

马云提出,海南要超越香港。这在短期内可能的确只能是个梦。

但是,梦想的价值,不只取决于是否实现。而是逐梦过程中的大胆尝试与敢想敢做。

从现实看,目前的海南尽管现实条件在那,但的确拥有无限可能性,需要打开脑洞。

比如,相较于一些沿海、内陆城市,海南发展经济最大的缺陷可能是没有自己的腹地。但这是缺点,也可能成为优点。

日本、英国等岛国曾经走向外侵之路,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腹地,必须向外开拓。对今天的海南来说,就必须从税收、贸易规则等多方面,靠开放来争取自己的腹地。

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发展上不能满足于“人有我精”的产业,而更要追求“人无我有”。譬如打造离岸金融、购物中心。这样一来,光全国就有十亿以上的人口“腹地”属于海南。

同时考虑到,未来南中国对于中国的战略地位,海南的作用也会更被倚重。这种战略机遇里,有很多的牌可以打。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海南目前既需要抓住时机,又要避免用力过猛。20多年前的房产泡沫,就是前车之鉴。

这主要还是因为体量、底子都太小太差,短期内如果涌进太多的资源,可能超过自己的消化能力。当前最重要的,还能还是得搞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定好方向。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655870980944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