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路协同的方案中,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设备要求则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得到控制。
文|彭苏平
提起自动驾驶,人们的普遍印象是,众多科技巨头扎堆研发,但受制于成本和安全性,自动驾驶离实际应用尚远。
为了解决成本和安全性的问题,更多从业者投入到这个领域,并试图革新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1月27日,华人运通在盐城宣布,落地全球首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化城市道路——“智路”示范项目。
与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的单体智能路径不同,华人运通与合作伙伴们将打造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在发展汽车智能化的同时,提升道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网络,将路、车等要素连接起来,实现更加可靠的自动驾驶。
事实上,在自动驾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单体智能成本高昂的问题。在去年的世界交通大会智慧交通论坛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毅就曾大力推介基于“车路协同”平台的自动驾驶路径,企业层面,福特、阿里巴巴、百度等都已在这一方向展开布局。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华人运通董事长丁磊不止一次地向媒体传达他的理念:“智能汽车一定要和智能道路结合才能发挥价值。单纯地说L2、L3级,如果没有智能的路来配合,就是不完整的,哪怕是L5,你也不敢开。”
丁磊表示,华人运通意在通过此次“智路”项目提供实验环境,让未来各个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与智捷交通系统协同。因此,他们还特意强调,这是一条“开放式”道路试验平台,华人运通高级总监果铁夫对智库君表示:“未来一定会做技术授权。”
对于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而言,这仅仅是个开端,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这套更为系统的解决方案有望取得突破。在业内看来,对道路的智能化改造,不仅能够推动自动驾驶的发展,也是运营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关键一环。
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
丁磊为何盛赞车路协同发展的新型路径?一方面他认为,单体车辆的智能化难以真正落地,在安全上有诸多隐患,例如,传感器及相关系统从车辆自身出发,感知范围小、场景信息少,无法全局了解交通情况,面对突发状况,系统也不能及时作出反应。
“(单体智能)你可能知道几十米以外的情况,但是几百米、几公里以外呢,车能够接收到信号吗?自动驾驶是个系统工程,你在车上装再多传感器都没用。”丁磊表示。
在车路协同系统中,通过智能路侧设备收集车辆行驶中的诸多信息,并将其上传至网联数据中心,再分发给智能汽车,从而实现对路况的感知。在空间上,路的感知能力理论上是强于车本身的。
另一方面,单体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成本高昂。德国交通、建筑与城市发展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德国宝马集团前全球研发副总裁沃尔克·辛德勒也坦言,德国在自动驾驶方面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更昂贵的策略,即让单体汽车更加智能,这种路径要求高昂的设备投入费用,对汽车硬件的算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一辆车的成本会提升10万欧元左右。
在车路协同的方案中,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设备要求则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得到控制。
但显而易见,在这套系统中,成本将被分铺在路侧设备和通信上。那么,广泛铺开之后,是否会同样面临总体投资高昂的问题?
“实际上,改造智路比改造物理的路简单多了。从施工角度而言,就像装配信号灯和天线一样容易。这套建设硬件并不复杂,只是背后系统复杂,但系统是可以复制的。从投入上说,比单体智能小得多。”丁磊解释,“我们的预算现在不能透露,但这是要投在路上的,是非常合理的投资。”
在丁磊的设想中,“智路”除了协助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外,也有利于城市的综合交通调度。“路上的照明情况和通行情况,通过集中的运算和云调度,可以协助宏观调控和微观引流。”
这一愿景与华人运通的“三智”(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战略协同,但丁磊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华人运通要“造车又造路”。“车在城市中是数据和信息的节点,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交通要素进行新的开发,希望能通过华人运通的枢纽,推进交通和城市快速实现智能化。按照这个逻辑,资金还是非常有边界的。”
“粗放式”发展
智库君了解到,布局“车路协同”的不止华人运通一家,产学研各界都有相关的、类似的项目正在进行。
去年9月6日,阿里与公路院联合宣布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一周之后,百度以Apollo平台为基础,宣布搭建一个开源的车路协同研发与测试平台,以生态研发进军车路协同产业。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将调集旗下多个部门共同打造“车路协同”平台。阿里的技术储备做车路协同并不意外,在构想中,阿里云将负责搭建智慧高速云控平台,提供全局控制能力;AliOS负责搭建车路云协同计算系统,完成车路协同中的具体指令下达;而达摩院则负责研制路侧要安装的感知硬件。
在传统汽车制造商中,福特也率先开启了车路协同的试验。去年5月,福特参与了江苏无锡的LTE-V2X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重大项目,该项目号称“全球首个城市级开放道路的车路协同应用项目”。后来的9月,福特还公开演示了相关技术的应用场景。
华人运通此次的项目与其他在测试项目有何不同?丁磊表示,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几种模式,一是“道路+监控”,二是“道路+监控+边缘计算”,华人运通的这条路是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动驾驶研发,因为这条路上能够模拟出众多出行场景,将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果铁夫对智库君表示,如同所有的新兴产业一样,车路协同也会经历一个“粗放式发展”阶段,未来的技术将趋于专业化,华人运通在自己构建的这一体系中掌握边缘计算的核心算法,未来也一定会推动技术授权,让更多的车辆进入到这个平台中。
对于“智路”的商业化落地,丁磊并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他表示将在合适的时候进一步推广“智路”的概念,也希望与各行业进行合作,搭建开放式平台。
果铁夫智库君表示,“智路”的商业化落地需要考量技术、政策以及社会反应等多个层面,例如类似的项目在欧洲推行较慢,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但他认为,从长远来看,智捷交通是大势,在红绿灯都消失的时候,追踪车辆的信息并下达指令,和现在的交警指挥并没有本质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专门为智能汽车或未来汽车铺设的公路也在酝酿,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超级高速公路项目正在推进。其中,浙江省已经确认要建设全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
资料显示,这条超级高速公路上将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运行速度,使车辆平均运行速度提升20%-30%。
果铁夫认为,高速公路很有可能是最先突破的领域,因为环境相对简单,也更容易获得政府与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