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九曳供应链CEO张冰:“双11”激化生鲜生态链变革

2019-11-15 21:40发布

每经记者:张韵 每经编辑:张海妮

从“买全球”到“运全国”,11月生鲜电商很忙。在刚刚过去的“双11”,京东收获4万吨生鲜大单,天猫1小时售出350万块牛排,消费者体验到了凌晨付款、早晨到货的速度……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双11”不止是价格和流量的比拼,打好这场硬仗更需要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支撑。

为应对生鲜订单井喷,各生鲜供应链企业也做足准备。如今从产地到餐桌,进口生鲜变得触手可及,跨境生鲜如何进入中国?在“双11”期间,九曳供应链创始人、CEO张冰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他表示,未来生鲜供应链服务不仅是冷链物流,还将会渗透前端到后端营销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生鲜供应链升级下,产业生态将实现多方互赢。

九曳供应链CEO张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揭开生鲜背后的供应全链路

NBD:今年“双11”,生鲜依旧是需要最快送达的品类之一,这背后是一条怎样的链路在做支撑?

张冰:事实上生鲜与常温产品不同,并不是那么适合“双11”的巨量订单。每一个生鲜电商订单都涉及低温存储、拣选、复核、定制化冷媒包装、出库、分拨、冷链运输、派送等多个环节,订单暴增极大地增加了履约难度。

因此要做到多平台、高频次、全区域的生鲜运输,首先要基于大数据仓储,根据对历年“双11”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今年多个合作生鲜品牌及跨境生鲜产品已陆续提前把货品放入公司的生鲜云仓,确保及时响应订单需求。

在“双11”期间,实时收到电商平台的订单信息后,需要针对不同生鲜品类配置个性化包装方案,总共使用了120.91吨冰袋。出库后,智能运输系统(TMS)可自动快速合理排线,运输车辆配备24小时不间断仓库温湿度监控和视频监控到达中转站,再由配送团队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确保食品全线保鲜宅配到家。

由于今年“双11”在工作日,如果收货时间过长,便难以保证新鲜品质,因此一些消费者在11日清晨便可收到来自内蒙古的科尔沁牛肉。

可以看到,在京东、天猫、苏宁等头部电商平台实现1小时到家、半日达、次日达等服务背后,除了自建的仓储物流,还有无数个食品品牌商、供应链仓管提供商、干线物流承运商、末端的落地配公司在夜以继日地通力协作。

NBD:那么这种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具体可以帮助传统农业、食品企业如何提升运营效率?

张冰:我们非常重视数据在整个运营过程中的应用,所有的IT系统是完全自己开发的。比如从海外采购角度说,需要采购多少三文鱼可以满足“双11”的销量需求,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历史数据分析帮企业做出供需预判;从工厂生产角度来说,会结合全国的一些配送数据知晓,什么样的产品在哪些区域更加畅销,什么规格、口味的产品更受某些区域消费者的喜爱,哪些地方购买力更强,我们将分析结果反馈到上游工厂,他们可以以此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或者制定来年的一些生产计划。

这是我们在数字方面与上游企业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探讨,实践的结果是他们可以根据需求来改变工厂生产的一些进程计划,当然目前我们还只是处于一个建议的阶段。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多温区标准化冷链基础设施较薄弱

NBD: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跨境生鲜爆款频出,多家电商平台签下巨额订单,在您看来,目前跨境生鲜在流通过程中的现状如何?是否还存在一些短板?

张冰:其实从专业角度看,在跨境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政策的影响,比如通关的速度。生鲜产品无法在常温环境存储很长时间,因此快速通关显得尤为重要。而当生鲜产品经海运、航运的冷藏箱进入中国市场后,在国内端从仓储、运输到宅配的冷链体系尚未完善,会发生全程冷链断链的情况,因此需要具有专业冷链物流经验的企业逐步搭建从机场港口到消费者手中的“快速路”。

目前传统冷链企业存在区域化的特点,服务范围具有局限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我们知道,随着整个交易模式的变化,需要冷链企业将仓库覆盖全国,既有送到电商仓和线下门店的能力,又具备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能力,才能保证生鲜产品的体验感。

NBD:您认为推动全球食品供应链更加完善的关键是什么?需要企业与政府做哪些工作?

张冰:其实有一点是非常需要协同的,过去几年我们与机场的一些管理部门在沟通时就提出可以共同去建立一个更专业化的生鲜快速通关体系。现在很多机场、港口实际上几乎没有提供多温区的标准化冷链仓储设施,我认为这部分可以交由企业运营管理。

具体而言,目前机场冷库面积小、使用率不高,尽管空运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快速出去,但还是有一些产品需要一个暂存或暂养的空间。我们曾和一些客户探讨过如何在机场周围建立一个龙虾和帝王蟹的养殖池,帮助贸易商在通关过程中做一些暂养。另外,目前国内冷库总量充足,但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过去大多以冻库为主,难以满足温度跨度从零下60度到零上20度的新型储存要求,以及缺少大操作包装组合空间,一旦铺设投入较大,因此需要企业规划、机场改建,相互协同。

NBD:您觉得在冷链物流行业还有什么环节是需要提高和改善的?

张冰:一个公认的标准是目前整个行业比较缺少的,比如哪些环节必须使用什么样的温度去运输,什么样的温度去存储,应该如何去搬运、装卸等,行业中尚未有一个标准作为参考,所以现在业内只能用价格去衡量是否能够达到标准。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从物流到商流 跨境冷链还得懂营销

NBD:对于生鲜零售企业来说,冷链物流居高不下的成本让其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您觉得在供应链端有什么方法可以破除这个痛点?

张冰:其实我们现在看到那些真正的传统零售企业,他们实际上对农业的使用需求和要求标准非常高。我们不能说单纯地从物流价格上去衡量,因为从第三方物流角度来讲,会发现看到的物流成本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冰山以下的成本是更高的,有一个理论叫做物流成本“冰山”学说。

也就是说,在产品运输过程中,不使用冷链物流会产生的损耗、不使用冷链仓储会产生的浪费会远远大于支付冷链物流的费用。当然如果在销售过程中,一个农副产品没有被赋予一个品牌溢价,始终以小本买卖经营那么无论用怎样的物流都会在成本中占据较大的部分。

因此生鲜企业需要考虑的是整个供应链的升级,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产品的收益率,不能单纯从某一个环节去看它的成本高。

NBD:在与境外农产品企业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您觉得什么是他们最大的诉求?

张冰:第一,看重市场的宣传推广,这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要做的事情;第二,一旦产生交易之后,需要国内具备专业能力的冷链物流企业提供支持;第三,当境外企业想要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业务时,希望有一些企业提供代运营的服务。

因此为应对优质海外生鲜供应商提出的相关需求,除了原先铺设的冷链仓储运输配送业务外,我们还搭建了一个服务团队,提供电商代运营、市场推广线上传播等服务,通过一站式分销、新媒体内容营销、短视频平台直播卖货等形式开展一些增值项目。

在我看来,无论是现在流行的国潮食品品牌还是需要在国内打出知名度的进口生鲜产品,都需要一个一站式的综合服务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5950733091353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