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突进的人脸识别该冷静了

2019-11-09 23:30发布

西坡/文不知什么时候起,人脸识别已经铺天盖地,给人感觉离“不刷脸寸步难行”的时代已经不远。而这样的未来究竟是不是人们想要的?最近,反思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好现象。

引发最新一波争议的是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今年7月,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年卡使用者需“刷脸”入园。其向年卡用户发送信息称,原有的指纹识别取消,未注册人脸识别的用户将无法正常入园。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浙大法学博士郭兵因质疑野生动物世界采集人脸信息的合法性、安全性、隐私性等问题,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近日已获立案。

人脸识别刚出现时,给人新奇美妙的感觉。识别人脸、记忆人名以及相关的信息,是人的本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也是唯有人能掌握的技能。而现在原本只有人能做到的事情,机器竟然也能做了,而且做得这么好。我们怎能不为技术进步惊叹?

在人类社会,人脸识别能力关乎个体在群体中的竞争力和安全感。所谓人脉关系,前提是你得能认出来你周围的人是谁。古罗马有这样一种侍从,和主人一起出门,专门负责提醒主人对面走过来的是哪个家族的什么人。可是一旦负责存储、调用、比对人脸数据的不再是人脑而是机器,游戏就彻底改变了。

这就好比从冷兵器时代到了核武器时代,历史上这个跨越尚且有几百年的过渡,而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却短短不过数年。所以人们在为新技术的效率惊叹过后,又难免为技术失控的后果感到忧虑。

人脸本不属于隐私的范畴,我们每天出门不会蒙着面。但一旦人脸与手机、电脑和各种账号绑定,情况就不一样了。人脸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否则就意味着个人信息时时刻刻在裸奔。虽然机器没有意志,但开发技术的是人,管理设备的是人。一方面,管理员有滥用数据、泄露数据的可能;另一方面,数据存储若出现漏洞,有被盗取的可能。

近年来,中国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各方的努力迄今还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比如骚扰电话依然泛滥。这项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前些年管理过于宽松,导致海量的个人信息早已流传开来,覆水难收。这件事带来的教训就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而必须早做预防。

技术是服务于社会的,而社会绝不能沦为各路玩家跑马圈地的试验场。当下那么多迫不及待采纳人脸识别的场景,真的有必要吗?真的做好准备了吗?事实上很多都是相关企业一厢情愿推动的,并不见得是用户或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就拿杭州这桩“人脸识别第一案”来说,野生动物园拿人脸识别替代指纹,除了折腾用户还有什么好处呢?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

面对新技术,谨慎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质疑多一些,并不是顽固守旧,而是理性负责的态度。小范围测试应该鼓励,大范围推广却必须经受严格的评议,制定完善的规则。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科技部部长万钢近日提出,发展人工智能,社会科学必须同步跟进,别等人工智能出了事才去研究。他说,社会科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前瞻性,会预判如果这样做以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好的后果,从而尽可能去阻止,或者说不能完全阻止,至少也把问题提出来,逐渐让社会认识。

技术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技术领域的单兵突进却往往并非吉兆。人工智能的发展格外依赖数据的驱动力,而很多数据都会涉及公民隐私或者会重新定义隐私,所以就更需要获得社会大众充分的授权。新技术只有兼顾安全、监管、隐私保护,才能真正造福社会。(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1W02N1SP】获取授权信息。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5721933136645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