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C端消费者的零售行业,一直处在变革的最前沿。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技术基础设施的更迭,零售业态和业务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并引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应用落地。
过去若干年,消费互联网的发展不但孕育了亚马逊、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零售巨头,还催生了AWS、阿里云这样的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因为零售海量、多变的业务需求正是新技术应用和走向成熟的最佳试验场。
过去三年,中国的零售行业更是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红利期的结束,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以及新技术赋能驱动的传统零售数字化浪潮,“新零售”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旋律。爱分析认为,零售将继金融、政务等行业之后,成为下一波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
为梳理市场格局,分享我们对行业趋势的判断,爱分析结合三年来对零售科技行业的洞察以及数月的征集评选,正式发布“2019爱分析·中国零售科技创新企业50强”榜单。
本次入榜的50家零售科技创新企业,包括创新型零售品牌商和渠道商,以及零售科技服务商两大类。
从榜单排名来看,创新型零售品牌商和渠道商占据强势地位。包括全渠道、新品牌、生鲜零售、社交电商等领域在内的15家企业,基本上都分布在榜单前20位,美团点评、拼多多、阿里本地生活占据前三甲。在产业链中,零售企业处于零售科技创新的中心地位。
从入榜企业占比来看,35家零售科技服务商占据大头。在零售数字化进程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与业务场景相结合,应用场景广阔,给大量科技服务商提供了发展机遇。
全渠道引领变革,中台落地加速
全渠道融合,是现阶段零售领域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的创新趋势。直接与终端消费者产生触点的渠道端,最先开始响应消费者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推动了消费者的数字化进程。不分线上线下,消费者实时在线,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兴流量平台也成为购物入口,“认知-兴趣-购买-忠诚”的购物旅程起点更加分散化,零售企业固有的渠道体系不足以支撑对消费者的触达和服务。在渠道多元化的同时,消费者对一致性的全渠道体验的需求在增强,除了到店以外,产生了到家、在线、在途等消费场景。
顺应消费者的变化,零售企业积极布局全渠道,尤其是搭建微商城、小程序等线上化渠道,支持更多履约方式,摆脱门店实体空间对坪效的限制。除了流量和服务价值以外,全渠道布局对于零售企业而言还有线上化的数据价值。将线下顾客引导到小程序、APP等线上渠道,意味着更全面的消费者数据洞察和精细化运营成为可能。
全渠道布局中,微信生态是其中最具想象空间的增量渠道。依托于微信平台的流量和ID体系,驿氪、慧博科技等企业在帮助零售企业进行数字化的消费者运营。
同时,为了支撑前端业务的全渠道布局,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在零售行业加速落地。
全渠道融合,意味着前端分散渠道的业务和数据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运行。例如,要实现门店下单缺货事通过电商发货的场景,需要打通不同渠道的库存进行订单分配;要实现各渠道会员积分等权益的统一,就需要打通不同渠道的会员数据。
但一方面,传统的业务系统在逐渐建立的过程中往往是相互割裂、独立运行的;另一方面,传统技术架构的ERP等系统无法承载全渠道场景下对高并发、实时性等方面的需求。而解决业务模块共享和数据打通问题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逐渐成为全渠道趋势下众多零售企业的新基础设施。
技术赋能机遇开启,如何规模化落地?
除了全渠道以外,零售企业也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动力,技术赋能零售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市场教育。在这样的趋势下,以百分点、TalkingData等数据智能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科技服务商,都在积极布局零售行业。
此外,线下零售的数据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电商场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实现了成熟的应用并体现业务价值,也为零售企业积累了初步的数据资产。
在线下零售场景,一方面,以腾讯云智慧零售、京东云等为代表的基础层和SaaS应用层零售云服务企业,在持续完善零售企业业务系统的数据积累;另一方面,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提升了线下零售场景的数据采集能力。
例如,在快消品的渠道陈列督导领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商品识别产品已经可以开始替代人进行采样照片的数据识别。在购物中心场景,具备客流统计功能的摄像头正在持续部署,刻画线下客流标签和行为特征。
技术赋能机遇开启的同时,对于零售科技服务商而言,仍需要解决规模化落地的问题。整体而言,零售行业的利润率较低,零售企业对于技术应用预算的投入产出比有严苛的要求,需要能带来真正可观回报的业务价值,并能够实现规模化落地。
例如,现阶段零售AI在线下门店场景的应用,由于技术成熟度和硬件成本的问题,整体尚未越过规模化的门槛。从应用场景来看,目前主要应用在门店管理和简单的会员识别场景,价值度有待提升。
其次,在技术应用产品成熟的领域,零售科技服务商也会面临产品化的问题。传统零售信息化服务商以定制化开发模式为主,这也是大型零售企业客户的必然需求。如何实现产品化的方式服务好大客户,仍有待探索。
新时代不断孕育新物种
数十万亿的体量下,零售行业最具备吸引力的还是新物种的崛起,是独角兽的高产区。
随着消费者人口结构的变化,新一代消费者开始掌握零售消费的话语权,消费者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技术基础设施的变革,将带来新的流量平台。
我们看到,新人群、品类消费升级、微信社交流量红利、下沉市场等,都在持续孕育新品牌、新渠道的机会。从淘品牌到上市公司的三只松鼠,代表了电商时代孕育的新品牌。
此外,这些诞生于数字化时代的新物种们,借助天生更带有数字化的基因和良好基础,在运营模式上呈现出更加精细高效的特征。从拼多多到瑞幸咖啡,这些新物种的成长速度远超传统增长模式。盒马鲜生则直接代表了阿里对线下零售数字化的实践标杆。
榜单评选流程
入榜企业要求
(1)企业范围:核心业务在泛零售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既包括具备创新业务能力的零售品牌商和渠道商,也包括为零售商提供各环节技术服务的零售To B服务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业图谱的范围。
(2)企业类型:在中国大陆独立运营的创新公司,包含上市和非上市、新三板挂牌公司。企业凡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各项环节处有一定创新性,皆有机会上榜。
(3)入围要求:需在近期内经过爱分析深入调研,爱分析可详细了解公司的业务、战略和经营情况。缺乏必要信息,爱分析无法对其市场竞争力做出客观评价者,不予入围。
榜单评选标准
我们将综合考虑公司的业务和运营情况,以及所处赛道的未来市场前景及行业天花板等因素,结合爱分析评价模型,判断公司在所处细分赛道及整个零售科技行业的竞争力。竞争力评分位居前列的公司,将入围最终榜单。
竞争力评分=企业竞争力模型得分*行业系数
(1)企业竞争力模型得分:评价指标包括等,根据企业所在细分赛道特点,选取最重要的4-6个维度,给予不同权重进行评分,各指标权重总和为1。
(2)行业系数:为了对不同细分行业的公司进行比较,爱分析综合考虑行业规模及增速、市场集中度、技术渗透率等影响公司发展前景的重要市场因素,得出行业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