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来临 让智能成为医疗发展新引擎--专访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

2019-10-31 06:40发布

“天玑”解决了骨科手术的临床难点

“手术精确度达0.8毫米、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这组数据充分概括了这个“技艺高超”的机器人“天玑”的特点。据了解,“天玑”是国际首台可用于脊柱、骨盆、四肢等多部位通用型骨科导航机器人。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介绍,经过多年研发,田伟和他的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跨界整合骨外科、导航、机器人等技术,将导航定位技术和机器人通过创造性设计将其融合在一起,研发出“天玑”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

田伟说,骨科手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肉眼看不到人体的深层结构,要实现三维空间定位,在不伤害神经组织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精准操作,这种手术难度非常高。“天玑”的出现,帮助骨科临床手术解决了“精准”这一难点。

“5G+机器人”实现远程医疗“零距离”

在智慧医疗服务加速发展的今天,5G高速网络赋能医疗领域,切实为偏远地区的患者带来了好处。在谈及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时,田伟说,“北京积水潭医院有不同层级的合作医院,在以往交流手术设计方案时,医生要长途跋涉到基层医院进行指导交流,对于时间和精力皆是消耗。”如今依托5G通信技术以及机器人操控,可以通过远程操控完成手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G+机器人”不仅实现了远程操控骨科手术机器人实施手术,而且促进了偏远地区医疗水平的提升。同时,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实现远程医疗“零距离”,解决了偏远地区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机器人是医生的得力助手

目前,骨科机器人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应用在临床手术中,如何看待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田伟认为,机器人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是我们的助手,但它永远不能替代人类。“医生在治病过程中是一个高智能的思维运转过程,包含了情感、心智等主观意识,机器人无法完全替代医生进行治疗,但是他可以作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人类总有达不到的领域,智能技术是很好的补充。田伟说,利用机器人可以缩短医生反复实践的时间,例如有的手术技术难度非常高,医生往往要通过10年的临床实践才能做到精准无误,而机器人在瞬间就可以完成,这大幅度提高了临床应用的效率。

智能技术终将惠及患者

据田伟介绍,北京积水潭医院除成功研发骨科机器人外,正在研发康复机器人、麻醉机器人。“北京积水潭医院一直以来在末梢神经组织麻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但该麻醉是在超声引导下,医生手工操作的,难度非常大。为此医院组建了科研团队,研究如何将手工操作过程机器人化。同时,在AI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下一步将研究如何让机器人自学医生的操作习性和手术设计,在未来更好地应用到手术中。”

除此之外,北京积水潭医院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在术前诊断等方面不断探索,希望机器人参与更多的诊断辅助工作。在田伟眼中,智能技术是大势所趋,科技的进步终将惠及患者,这也是智能医学创新的意义所在。

来源: 新华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5338905465126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