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持续关注着WeWork的情况。根据这几天的发展,WeWork应该是迎来了近期这个篇章的终局。
终局的基本情况是:
* 软银将以 40-50 亿美元投资和贷款以支持 WeWork 的继续运作;
* 软银对 WeWork 追加投资的估值是 75-80 亿美元,为此前最后一轮融资 470 亿美元估值的 16-17%;
* 软银将拥有 WeWork 70% 甚至更多的控制权;
* WeWork 创始人 Adam Neumann 持股将减为小两位数,在上市风波前他是控股股东;
* 孙正义的千亿愿景资本没有介入此轮融资,它的投资人上一轮已经抵制继续投资 WeWork。
有人问我,为什么WeWork这家企业这么引起我关注。我的答案是,WeWork如果不出问题,那他就是一家大洋彼岸普通的企业,不值得过多关注。但是如果他出了问题,那就必须关注了,因为:
WeWork的崩溃对互联网产业的理论支柱和财务基础的根本性冲击。
从玛丽·米克尔在雅虎的估值中创造性引入了对流量的估价后,互联网发展出了一套与传统基于纯粹财务数据估值的平行的估值模型,甚至到今天发展成为更加重要的完整的估值模型。激进的互联网企业可以不看净资产、不看利润率,只看流量、看新增用户数、看停留时长。这一点是传统产业所没有的。
这样一种独立的估值模型,是支撑互联网产业发展到今天的理论支柱,而这一理论支柱又成为了整个产业的财务基础。这一模型在早期是有其合理性的,比如知识产权的难以估价性,比如边际成本为零的行业特点,比如网络价值与节点数的平方正相关的网络效应。
但是,这一模型既是撑起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吹大行业泡沫的根本原因。
其他的互联网产品的失败都会对这一支柱和基础产生冲击,但是截至目前为止的产品失败,包括小黄车,都有各种各样其他的原因或者说借口,来避免矛头指向根本理论支柱,比如说违规运营,比如说过于激进,比如说运营不够精细化。
而WeWork则终于彻底指向了这一理论支柱。一方面,其崩溃的足够彻底(估值缩水超80%)。另一方面,他反映出的问题,真的没有别的因素可以背锅,只能指向一个根本性结论:互联网的估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可能出问题了。(注意,是可能,不是一定)
如果行业的信心崩溃了,有很多商业模式都面临挑战。
而另一方面,WeWork的估值还冲击了软银和愿景基金。
要知道,愿景基金真的是产业的“愿景”。在小黄车的案例当中,人们会责怪模式不成立,埋怨创始人的恶性竞争,但是很少有人从根源上说投资人错了。即使批判投资人,说的也是投资人过度激进的投资打烧钱战。换句话说,批评的是投资人策略出了问题,但并没有说整个投资从源头上就错了。这也就让摩拜和后续而来的青桔、美团、哈罗,依然有活力。
但是WeWork不一样。WeWork崩溃了,基本上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不是过度扩张,而是出生可能就错了。而这就让软银、孙正义和愿景基金处于极度尴尬的状态。当然愿景基金没有收到财务上的损失,但是信心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孙正义走下神坛,那愿景基金还有愿景么?
最后,WeWork比起其他面临困境的产品更有可能引发大范围的叠加风险。
而且,小黄车和WeWork还有一大不同在于,小黄车遇到困难后,留下的不过是一地废车。虽然有1000多万未退的押金,但是风险是高度分散的——每个人真是损失了299,也就损失了吧。但是WeWork与房地产业这一重金行业深度关联,留下的可不是没人几百的押金,而可能是数以千万计、亿计的房地产金融坏账。在极端情况下,这些风险的叠加传到足以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了。
因此,WeWork的发展态势,是今年行业中观层面最值得关注的重要情况。关键的转折点就看Uber、Tesla/SpaceX/Solarcuty/Hyperloop、OYO、Juul,以及对应的一些中国企业的发展情况。如果风险蔓延了,则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更大范围的崩溃。
对于WeWork、Uber代表的这一理论基础和财务支柱,不能简单的从道德上评论其好坏。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种估值模型一旦崩溃,一定有一些企业将从财务上受到冲击。同时,如果这一模型崩溃的趋势蔓延,整个产业还将出现“超跌”现象。大量互联网产品的估值将跌穿其他估值方式中健康值的下限。
在这种情况,只能配这张图了:
我是山中异草
一个有人文情怀的互联网观察者
爱你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