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 远
自3月22日首批9家企业科创板企业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以来,截至10月27日,受理企业的数量是166家。
受理只是第一步,企业要在科创板最终上市,接下去还有包括问询、审议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完成。从上述166家企业的进程来看,“已受理”6家,“已问询”64家,“暂缓审议”1家,“通过”8家,“提交注册”13家,“注册结果”59家,“中止”2家,“终止”13家。
13家“终止”,占比为7.8%。暂且不说这一比例多与少。笔者认为,随着科创板市场的不断发展,“终止”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注册结果”里,有3家“终止注册”企业。其中,世纪空间和利元亨是在审核通过后,主动撤回文件而终止注册。
9月24日,世纪空间和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提交了撤回世纪空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10月23日,证监会决定终止对世纪空间发行注册程序。
另一家企业利元亨同一天提交申请,主动撤回注册申请文件。10月15日,证监会决定终止对公司发行注册程序。
在笔者看来,不管是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动撤回材料而终止,还是因为审核被否或注册被否而终止,都是提高科创板质量之举。当然了,这也是正常的审核机制和结果。
科创板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是符合预期的,体现在市场基本平稳、企业有序上市、业绩稳健向好。
这与把好“入口关”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科创板试行的是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因此,在这过程中,就需要拟上科创板的企业真实地做好信息披露。同时,监管部门坚持公开化问询式审核,重点围绕与投资者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信息,通过一轮或多轮问询,督促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力求问出一家“真公司”。
另外,如果经过审核问询,相关发行人对审核中重点和反复关注的发行条件、上市条件、重大信息披露事项未能提供合理解释,所评估和披露的科创属性和技术先进性明显不符合科创板定位,都可能导致发行上市申请被依法否决。
笔者认为,科创板“入口”的大门是打开的,这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但是,对企业而言,是否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是否存在“带病申报”,是否存在粉饰业绩等情况,只有企业自己最明白。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信息披露时把“水分挤干”,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投资者、呈现给市场。不然,下一个“终止”的或许就会落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