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无所不能、抢人饭碗?专家:未来理想状态是人机协同

2019-10-25 20:46发布

每经记者:王帆 每经编辑:陈俊杰

人工智能(AI)已经风靡全球,被看作是科技带给人类的礼物。AI在解放人类重复、低效的劳动力时,也引发了新的思考:AI真的无所不能?能否完全替代人的工作?被取代的人类还能干什么?

10月24日,在第二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上,上述问题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不管是学者专家还是人工智能企业,都提到了人工智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

不过,对于AI短板行业并不悲观,不少嘉宾一致认为人机协同是未来理想的状态。

第二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AI存在一定局限性

风口之下,AI似乎像个万能的工具,象征着人类社会未来无尽的可能性。

AI赋能交通,让自动驾驶和智能疏导颠覆了人的出行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交通体验;AI赋能教育,帮助学生分析诊断学习障碍,自动出题和自动批阅作业,成为个性化智能教学的专业顾问;AI赋能金融,让支付、理赔、投顾、风控等场景都能实现智能化,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及效率。

在10月24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上,佳都科技副总裁李德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基本上是基于各行业的,这些产业未来会产生横向的融合,孕育出更大范围的人工智能应用,搭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产业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倒逼AI技术的革新。不过,在技术方面,AI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在论坛上,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统计系与计算机系教授朱松纯表示:“虽然人工智能目前无处不在,但是当前的模式在产业落地时遇到很多的困难,问题就在于很多人工智能的产品缺乏基本的常识。”

朱松纯把这种人工智能模式称为“大数据、小任务”。简单来讲,就是AI能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训练,但事实上它难以理解任务本身,难以举一反三。

他举例称,现在的人工智能模式,对任何哪怕极小的任务,比如说认识一张椅子都要搜集大量的数据,用神经网络或者是大数据学习记住了一些图像的基本特征,但人总会不断设计新的椅子,让机器没见过。“目前以这种方式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系统只针对特定任务,不能泛化,而且不能解释。”他认为,常识的获取是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核心。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张晓东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没能解决或者也许不能解决的问题包括无法解释和理解因果关系,数据驱动的学习结果不能保证正确等。

未来理想状态是人机协同

近几年,关于关于AI的讨论此起彼伏,关乎技术关乎应用也关乎伦理,即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

张晓东在论坛上指出,人的认知来源于注意力、直觉和记忆。“为什么人类文明能够延续几千年,能沉淀下来伟大的思想,就是因为有抽象、概括、反驳的能力,这些是机器不可能做的。”他表示。

事实上,关于AI能否完全取代人的伦理问题,在2018年就引起了广泛讨论。2018年5月,百度CEO李彦宏出席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时,就率先发表了AI伦理原则:AI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AI的创新愿景是促进人类更平等地获取技术和能力;AI的存在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AI的终极理想是人类带来更多自由和可能。

那么,未来社会中,机器和人相处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在论坛上,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谈到:“未来很有意思的可能性就是人机协同,能够以人的长处弥补计算机的短处,人和机器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

周曦提出,人机协同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一是人机交互,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文字识别等,让计算机和人能够沟通;二是人机融合,让AI自动模式和人工介入模式能够及时切换,避免出现难以控制的后果;三是人机共创,让机器联合专家共同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人和机器未来一定是融合的状态。机器今天在运算智能和部分感知智能领域已经超越了了人类,但在认知智能上距离人还有很大的差距。”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说。

杜兰表示:“我们希望机器把人从简单繁复的劳动中间解放出来,让人去做更有价值、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人类使用了人工智能之后,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常说,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新人类。”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5169107331740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