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产业链深度解读:无人驾驶的重要环节

2019-10-24 12:55发布

车联网(V2X)是物联网的一个分支,广义来说是指智能汽车与其他物体的交互,现阶段车联网应用包含车与车(V2V)、车与基础设施(V2I)、车与人(V2P)、车与云(V2N)之间的互通。

车联网是继ADAS系统之后无人驾驶的下一个爆发点,未来的无人驾驶一定需要基于传感器的单车智能和车联网的协同决策。

车联网产业链的主要环节

重点关注通信设备商、高精度地图供应商两大环节,主要逻辑如下:

车载通信设备是车联网的硬件基础,需求必将首先落地,根据我们的分析,未来政策或将强制用户安装,渗透率有望得到保障;

相比音乐、电台等其他内容及应用,车载导航地图由于精确度的要求在升级换代方面的需求是最为迫切的,此外参考手机电子地图的发展,高精度地图未来的商业模式有多种可能。

车联网应用于信息服务以及安全管理

车联网致力于提高行车安全以及驾驶体验,其应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信息服务,另一个是安全管理。

现阶段车联网应用主要集中于车载信息服务

车联网发展到现在,主要是作为车载信息服务(Telematics)的支撑,应用于信息娱乐方面。

现阶段的车载信息服务主要使用车载智能设备,通过蓝牙、WIFI甚至是内置SIM卡的方式来完成网络连接,实现应用下载、互联网服务等功能。

根据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未来数据服务将成为车载信息服务的核心环节,更多车辆信息陆续开放并通过高速总线上传到车载信息终端,使车载信息终端成为车辆的大脑。

细分领域之车载通信系统

车联网的两大应用方向所使用的通信设备与通信技术也有所不同:

基于安全效率管理的V2X车载设备主要为车载单元(OBU);

而在信息服务方面,前装市场主要为各类车载智能系统,而后装市场则包括OBD、T-BOX等智能设备。

细分领域之车载通信系统:ETC智能停车

ETC是目前车联网在安全管理领域最大的应用。截至8月2日,全国ETC用户累计突破1亿,当前ETC日均发行量已突破58万。

ETC系统所涉及的仅为车辆与路测单元直接的信息交互,只需要短距离的局域网通信就能完成,因此基于ETC系统的OBU设备,主要采用的为DSRC技术。

国内ETC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渗透率仅为33%,而新加坡类似产品渗透率高达97%,国内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国外非ETC应用的DSRC设备初步进入商业化阶段,主要参与者为一级供应商,包括前装设备和后装设备。

国内从公开信息来看,天喻公司自主研发了基于无线专用短程通讯技术的ETC系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细分领域之车载通信系统:TSP

车厂在任何前装市场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车载信息服务系统也不例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安吉星、G-BOOK等车载服务系统均由车厂自己研发,由于车厂在前装市场的特殊地位,我们判断短期内这种模式仍将延续。

国内市场暂仍由国外车厂领跑,但国产产品层出不穷,国产化替代趋势愈发明朗

后装市场上车载通信模块主要集中在T-BOX等车载智能终端上,相比前装市场而言,后装市场切入难度较低,因此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是国内产品的主要战地。

益于前装市场渗透率较低,后装车载智能终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车联网的安全应用逐步拓展至各方各面,V2X设备将与车载服务系统整合在一起:短期内,整个车载通信设备将至少装载V2X与蜂窝网络两个通信模块;

而长期来看,随着LTE-V技术普及,未来车载通信设备仅凭一种通信技术就能同时完成安全管理以及信息服务两大职能。

细分领域之高精度地图

高精度地图作为车联网的视觉系统,主要发挥两大功能:(1)环境感知(2)辅助规划。

地图的精确度决定了环境感知的能力强弱,只有达到厘米级别的高精度地图才能满足车联网及无人驾驶的需求。

导航电子地图的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数据获取、地图制作、应用集成。数据获取是整个电子地图的核心环节。

目前市场上高精度地图数据获取主要包括采集车测绘、“众包测绘”两种途径。我们认为,两种数据采集方法各有优势,未来二者有望并存。

专业的采集车都会携带至少一个激光雷达以及多个摄像头,极大提高了测绘的精确度,但也增加了采集成本。

这种地图测绘技术目前主要由各大图商所掌握,如谷歌、HERE、TomTom等公司,传统的图商在硬件、数据及技术积累上有绝对的优势

众包方式采用量产车充当采集车,使用GPS和摄像头进行数据采集。

众包”的方法虽然不用价格高昂的专业级采集车,但需要海量的普通汽车及车载摄像头作为数据的支撑,因此主要使用者为有意布局无人驾驶的各大车厂以及一二级供应商。

国内数据获取以及地图的绘制需要官方的资质认可,地图数据获取环节具有极高的准入壁垒。即使2017年年底该资质审批速度大幅提升后,一年半来也仅有6家企业进入。

目前国内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企业仅19家,其中只有8家参与到导航业务。

地图产业资质壁垒短期内无法逾越,未来高精度地图也将延续这种高度集中的垄断格局。

我们认为高精度地图有望迎来爆发期,主要推动因素有三:

1.产业发展倒逼技术进步,根据各大厂商的规划,2021年是自动驾驶的首个爆发点,高精地图作为自动驾驶的必需品,必将在这之前实现量产;

2.5G技术降低量产成本,5G先进技术可实现所有跟自动驾驶相关的数据上传及下发功能,并极大降低成本,加快高精度地图商业步伐。

3.市场关注引发资本技术投入,目前各大图商、车厂均在大力布局高精度地图,研发出了不少新兴地图技术,如丰田的空间信息自动生成技术。

国际,车企巨头纷纷进入高精度地图市场,主要有收购与合作两种方式。如奔驰、宝马、奥迪已联合收购了诺基亚旗下的HERE,努力构建国际高精地图联盟;丰田确定TOMTOM为高精地图合作伙伴。

国内,老牌图商也开始与顶尖车企展开合作。如2019年初,四维图新与宝马签署了高精地图及相关服务许可协议。

2015年8月,Here被宝马奔驰奥迪三大德系车厂联合收购,开启了车企图商联合开发高精度地图的新模式,随着量产车加入数据采集工作,Here的高精度地图绘制效率将大大提高,并有望实现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

近年来,公司以高精度地图为切入点逐步布局无人驾驶领域:从技术层面来看,公司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数据支持;在战略部署方面,四维图新收购杰发科技,完成地图、芯片全面布局,并与国内外诸多车企展开合作。

我们认为,图商、车厂合作的模式同时具有精度高、更新快的竞争优势,将仍为未来车载高精度地图市场的主流。(报告来源:方正证券/分析师:翟炜)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乐晴智库精选(ID:lqzk767)

网站:www.767stock.com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5121815057177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