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硝烟再起,“后来者”的破局之道

2019-10-19 23:56发布



对网约车平台来说,经历几轮厮杀后,主战场由“流量为王”转向“流量与合规运力并重”,平台也从“拼价格”转向“拼服务、拼安全”。

新一轮比拼中,各路玩家各有玩法,但不再是一招“资本制霸天下”。在合规安全的前提下,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踏准行业未来,才是这轮胜出的关键。



作者 / 南 山

编辑 / 苏 珊

网约车市场正经历一场“浪淘沙”,谁能做好“打车”这件事,谁就能笑到最后。

网约车是个从不缺关注的行业,近来尤甚。传统车企加速入局,享道出行、如祺出行、旗妙出行、东风出行等如雨后春笋;美团、高德、滴滴开启聚合模式,全力构筑护城河;“国家队”T3出行进军全国,即将与滴滴正面相逢……诸多话题,让讨论再次升温。



新一轮比拼中,各路玩家各有玩法,但不再是一招“资本制霸天下”。在合规安全的前提下,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踏准行业未来,才是这轮胜出的关键。

01

“合规”亮剑,锋指“安全”

据德勤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网约车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不过,据贝恩最新预测,由于安全问题及地方运营监管趋严,市场增速近两年或将放缓。

去年恶性安全事件后,多地严查违规。仅以近几个月为例,6月,西安结束为期一年的治理过渡期,清理不合规网约车超13万辆,8月,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向滴滴和美团分别累计开出570万元和153万元的违规派单罚单……监管部门“绝不留情”的背后,释放着明确的信号:安全是“刚需”,合规是“铁律”。

虽然长期来看,随着城镇化率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及出行习惯改变等,市场仍会持续增长,但变化正在发生。

对消费者来说,消费需求更加理性、细分,高性价比的日常出行需求与价格服务双高的高端出行需求并存。尤其是“安全”、“合规”成为首要关切,在用户端,安全是0与1的区别,一旦遭遇安全威胁,出行的便捷度、舒适性等便不再有意义。

对网约车平台来说,经历几轮厮杀后,主战场由“流量为王”转向“流量与合规运力并重”,平台也从“拼价格”转向“拼服务、拼安全”。

合规虽成共识,现实却不如意。占据市场主流的C2C撮合模式存在先天缺陷,无法对供给侧有效管理和监督,难以保障合规运力,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且这一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政策、市场、舆论多重压力下,滴滴all in安全,开始探索聚合模式,陆续接入如祺出行、东风出行等车企合规运力;以神州、首汽、曹操为代表的最早一批B2C平台,通过精耕细作,逐步收获用户青睐;“新秀”T3出行,则通过多重合规运力和车辆网技术创新,杜绝隐患。

据了解,T3出行的运力主要有三方面:自营运力,车辆、司机自有;整合三大主机厂和其他车企优势,注入运力;整合社会上的B端合规运力。除了合规运力,T3出行还打造了V.D.R安全防护系统,率先实现了人、车、路的全数据监控与分析。



例如,在硬件“车”上,人脸识别通过后启动车辆,确保人车匹配;摆脱手机,车机接单,确保车辆一致;车内设物理按键,一键操作报警;发生紧急情况时,平台能自动识别报警,后台也能远程干预车辆。此外,在“司机”管理上,严格背调准入,每60s人脸识别一次,确保中途不会换人;全程监测司机驾驶状态和驾驶行为,每日报告及时改进。在“路”的方面,路线偏离自动报警,路况拥堵及时预警提供备用路线等。

业界分析,作为国内首家实现车联网大规模深度应用的出行平台,T3出行的实践或将为解决安全难题提供借鉴,同时,也有助推动行业安全标准的升级。

02

谁抢占“智能”先机,谁拥有主动权

“智能化”已经成为移动出行不可逆转的趋势,有评论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商业化尝试,网约车市场将面临颠覆性革新。可以预见,未来,谁掌握了自动驾驶核心技术,谁就将成为移动出行的新极点。

在自动驾驶领域,参与者有互联网巨头、出行服务提供商、互联网造车企业、传统OEM等。各方力量各有所长,移动出行因车联网应用、平台积累海量数据、营运场景等天然优势,成为自动驾驶有可能最早实现商业化的领域。

滴滴从2016年就开始了无人驾驶的研究,目前已拥有近200人的专业团队。今年8月,滴滴又将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刚结束的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滴滴率先获得上海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

虽然滴滴布局早,有先发优势,不过,短板也十分明显。智能网联汽车是巨头间的游戏,需要完善的产业链,作为线上运营平台,滴滴缺乏产业链和技术积淀。同时,商业模式上,滴滴属撮合交易平台,无法对私家车辆统一安装车载系统和收集数据。

在这点上,B2C模式下的平台更具优势,一方面能对营运车辆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尤其是车企主导的出行平台,车辆多为集中供应的标准化车辆,在数据收集、大数据价值挖掘、产品研发与改进上有显著优势。

以T3出行为例,其自营车辆均是定制化、智能化的新能源车,有完善的车联网技术架构,同时与国家信息平台、车企信息系统连接,实现了人、车、路数据打通。尤其是基于三大车企的产业和技术积淀,以及互联网企业的数据、运营优势,潜力不可小觑。

产业聚集上,T3出行总部所处的南京江宁区,在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智能交通等方面较为领先,尤其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智能汽车产业,以及5G智能应用示范园落户,将形成强大的产业协同。

T3出行华中区域总部所在的武汉开发区,有“中国车都”之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坐落在此,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国内第一张独立组网的大规模商用5G通讯网、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等已经落地。区位优势和智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形成平台发展的助推。

当前,消费互联网红利渐退,产业互联网正当时,巨头纷纷渗透到企业和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对兼具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基因的T3出行来说,在打通产业间和内外部链接等方面有先天优势,未来竞争中的后发力量值得关注。

03

“T3出行们”加速度,网约车生变?

数据显示,T3出行自进入南京以来进展迅速。截至9月底,在南京一城的运营车辆已超过3000辆,日均订单超过5万单,注册用户数突破80万。10月,T3出行又相继进入武汉、重庆,也标志着全国市场拓展步伐加速。

作为“新入局者”,T3出行来势凶猛,有分析认为,除了合规运营、车联网技术等,T3出行的车企背景,尤其是车企在产品、技术、品质、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加持”,将赋予T3出行更持久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随着多地相继出台新能源车“时间表”,如郑州、深圳、昆明、广州等地明确规定新增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深圳计划2020年底前,网约车全部电动化。可以预见,网约车运力将逐渐被能耗更低、经济性更高的新能源车替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给了T3出行一定空间。

合规、智能化、产业打通、新能源,或许将成为“T3出行们”的制胜锦囊。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49030213901877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