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刘莉亚:智慧金融应重视“空间”和“创设”

2019-10-12 20:32发布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在谈到智慧金融的关键词时,刘莉亚表示,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看,智慧金融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空间”,第二个是“创设”。

刘莉亚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或区块链跟金融领域的很多方面都在结合。比如人工智能和量化交易在结合,现在已进入全自动化量化交易时代,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确有少数的对冲基金,将人工智能与量化交易进行了深度融合。但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所有对冲基金都用人工智能来做量化交易,那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就国内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还走在非常初期的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金融的融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谈到智能投顾的问题时,刘莉亚指出,“智能投顾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大多偏重于“顾”,与真正的“投”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智能“顾”的方面,比如对用户画像方面考虑得比较多,即通过各种问卷的设计来试图尽可能精准地对客户进行画像。但即便这样,精准度还是有问题的,包括在全球的巨头层次上也不能做到精准画像,更别说在“投”上有比较大的超越优势。同样,在人工智能+搜索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刘莉亚同时表示,虽然目前智能客服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毕竟对人的情绪方面的刻画和捕捉机器还不能完全地替代人。总得来说,从全球范围来说,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金融的融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智慧金融应让更多的人

获得普惠金融服务

刘莉亚认为,智慧金融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创设”,其内涵是智慧金融应让更多的人获得更为精准的、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智慧金融或者智能金融,是用大智移云的手段,让更多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较低成本地获得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当普惠金融到一定程度,在客户群体如此庞大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些定制化的服务。我相信很多客户对他自己的定制化的特殊需求可能并不完全清楚,未来在技术的支持下,有可能把很多客户潜在的需求显性化,在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方式,推送给客户为其潜在需求设计出来的定制化产品,这样能够创设出很多需求,而不是像传统的时代客户告诉我需求,我来为这个需求提供金融产品的供给。”刘莉亚说道。

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有四类驱动模式

在本次研讨会上,刘莉亚还谈到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她指出,从全球范围看,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起步的比较晚,目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培养模式。

第一类是商学院主导的培养模式,注重技术运用的场景;第二类是跨多个学科的交融模式,着重于传授相关学科的核心知识模块;第三种模式是纯粹的理工科主导式的培养模式,注重技术本身的教授;第四种模式叫做集合体模式,像美国佐治亚州州政府希望把金融科技能作为非常重要的产业来打造,所以它把州内所有公办高校和金融科技类公司,放在一起搞了金融科技学院,即为金融科技人才的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较为紧密的交流平台。

来源: 新浪财经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468633978301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