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甜北京报道
“公益”业务如同一股新鲜血液,正流淌进越来越多的科技互联网公司。
趣头条公关副总裁刘彦昆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提到,与国外CSR体系拥有漫长发展历史不同,国内企业重视开展CSR工作出现在最近10年,CSR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与互联网发展并行的特点。
提升公益效率
互联网公司,似乎扫描了人们的生活场景,网购、看正向价值观的视频,甚至走路,人们做出这些具体而微的行为,都被视作参与公益事业。
这呈现出理念之变。
事实上,近10年来,科技互联网领域正发生着如是改变。业内人士认为,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开始,全民公益的热情得到激发,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力量深入进入公益行业,并受此推动,各具特色的互联网公益平台出现,形成多种模式,国内的公益事业逐渐呈现出“草根化”“年轻化”“常态化”等全民参与的态势。
在此发展过程中,具有节点性的事件是,腾讯自2015年起在业内推动设立“99公益日”;以及在2017年,自闭症儿童画作1元售卖的“小朋友画廊”活动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上线仅1天,就完成了1500万元的筹款目标。
社交网络、支付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上述变化出现的技术动因。它们使得公益信息的互动传播、用户直接捐赠成为可能。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司会朝着“泛公益”方向转变,例如“捐步”等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将与公益联系起来。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将行业内呈现的公益业态依据与业务的相关度,互联网公司做公益,目前至少存在四种表现方式。
比如,基于自身业务所拓展的公益内容。如趣头条、今日头条、抖音、微博等内容生产平台,设置具有正向价值观的内容频道;二手电商平台闲鱼设置信用回收栏目;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推出助农项目等。
还有一些公益内容与基础业务相比,存在一定独立性。如支付宝的环保类项目蚂蚁森林、今日头条的头条寻人项目、阿里巴巴与公安部合作上线的“团圆”项目等。
而水滴公司、轻松公司等含筹款类业务的公司,则将公益内容作为基础,由直系企业经营。
此外,不少互联网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输入科技、财力、人力,这种方式较为“传统”。
在由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所参与写作的《中国互联网公益》一书中,将公司对公益事务线上到线下的侧重程度分为三类。
“业务行为可公益”作为第一类,指用户可以将对互联网业务的使用情况,按照一定换算方式转变为公益捐赠。适用于新闻类、工具类、平台型与入口型的业务,对于用户而言,形成一种获得奖赏动机。
“消费行为可公益”作为第二类,意即平台将用户的消费金额按照一定换算方式,转变为公益捐赠,比如淘宝的“公益宝贝”、京东的“电商扶贫馆”、支付宝的“蚂蚁森林”等项目。
陈一丹等人将第三类总结为“生活行为可公益”,指对用户日常的线下活动,按一定的换算方式转变为公益捐赠,例如捐步、捐声音等。他们认为,第三类因离用户更近,更有利于在各种场景中,培养用户参与公益的习惯。
“我们起步晚,需要时间去接纳这些理念与思维意识层面的内容,但比较可贵的是,中国的公益事业是跟着整个互联网的形态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会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特点。”刘彦昆对记者说。
作为业内人,刘彦昆们看到,有了互联网作为工具参与进入公益事业,有利于进行传播,促进人们参与、提升公益事业效率。“能够影响到的公众的范围可能是超越过去国外几十年的那种做法的。”她说。
与商业不再割裂
“企业原来是把商业和公益割裂的,商业就是商业,公益就是公益,现在有很多(不同)的意识、商业向善这样的提法。”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红涛曾在由中国经营报社举办的2019社会责任论坛上表示。
陈红涛谈及企业从事公益事务的新现象时说,10多年前,在国内企业经营过程中,每年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专人负责等情形实际就已出现。“近些年‘企业社会责任’得到了认可,大家走进了战略性的参与公益的阶段。资金的投入有了很稳定的保障。设了比较高级的CSR部门,部门负责人直接向老总汇报。”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刘彦昆认为,企业对公益的重视,一大原因在于创业群体的改变。这一代企业家不少有留学背景,受过国外公益文化浸润,追求社会认同感,当回到国内创业后,能够在创业途中,就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思考企业如何能够走得更远。她表示,趣头条成立三年,有专职做CSR的同事来推动这事,“可见这件事情在企业内是达到了怎样的一个高度和共识”。
实际上,公益也在促进商业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存在诸多平台型公司,增加用户黏性是它们发展的重中之重。
公益事务具备为企业吸引与留存用户的价值。《中国互联网公益》认为,对于企业而言,用户阅读新闻等行为与自身业务强相关,可以提升业务平台黏性。同时,与社会责任挂钩,有助于获得社会责任品牌认可度,作用于企业形象。总体而言,“推行的投入产出比较高,因此很多企业尤其是新进互联网公益行业的企业,都愿意从‘业务+公益’的结合开始尝试”。
公益业务,同时也为一些企业塑造商业模式搭建了想象空间。
蚂蚁森林将人们的环保意识进行了量化,其负责人窦涛在2019社会责任论坛上谈到行业变化,他表示,现在很多品牌看到公众参与的量级跟规模的时候,会重新思考自己过去的商业模式,思考如何让企业天然具备的公益属性能够跟商业有机结合起来。“公众参与是一个先决条件,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先做了公众参与,让大家识别到了,企业的参与度就会慢慢参加。”
“对于蚂蚁森林的这个模式,不止我一个人好奇,我想大家都在想,这一亿棵树之后,蚂蚁森林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子?”窦涛发出疑问。
蚂蚁森林还在思索,而对于具备筹款类业务的水滴公司、轻松公司等,如今已经形成以保险业务作为支柱的变现方式。
据本报记者了解,更广义来看,传统的公益基金会,如今也正在寻求运用互联网技术,或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以推进公益事务。
公益行业正在向前发展,对于大众而言,商业公益的观念,渐渐不再陌生,但仍然不算清晰。
(编辑:吴可仲校对:颜京宁)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