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关注的明星公司WeWork最近正遭遇一系列的风波。
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最新报道,继撤回IPO申请且WeWork首席执行官Adam Neumann宣布辞职之后,这家公司正计划裁员数千人,占员工总数的25%,而新任CEO将聚焦于公司的核心业务。
还有报道称,WeWork正考虑出售旗下业务,以及Neumann曾用来环游世界的那架飞机。这架飞机是Neumann在去年以6000万美元价格购入的。
今年8月,WeWork正式对外宣布将准备进行首次公开募股。We公司(WeWork母公司)在今年年初的估值曾达到470亿美元,但在最近,投资人大幅下调对这家公司的估值至150亿美元,导致IPO计划的流产。
大举烧钱拼命扩张的模式似乎走不通了,裁员、出售非核心资产恐怕仅仅只是开始。显然,如果公司不能尽快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并改善现金流水平,这场危机仍将延续。
撤回IPO申请,这似乎是个异常艰难的选择。上市之后可以有持续的融资渠道,但必须大幅折价,这让早期的投资者几乎血本无归。
01
公开消息显示,We公司去年营收为18亿美元,但亏损也达到16亿美元。We公司的债权人对公司的现金储备表示担忧。截至6月底,该公司的现金储备约为25亿美元。标准普尔的分析师在近期把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
但根据这家公司的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的今年前6个月,WeWork 来自 " 会员及服务 " 的占比为 88%,比2018年93%的数据下降了5个百分点,但收入结构显示这家公司从商业本质上,与科技公司的传统定义的确相去甚远。
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共享办公模式也一度受到了资本的青睐,WeWork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独角兽之一。
根据其官网上的介绍,WeWork 说,“当我们在2010年创办 WeWork 的时候,我们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美丽舒适的办公空间,而是一个可以让‘我’融入‘我们’的社区。”
作为头部赛道的选手,这家公司在成长路上一直受到资本的大力加持,截至目前为止,WeWork已经融到过百亿美元,但是由于一级市场估值跟二级市场倒挂,对于目前470亿美元的估值,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根本不买账。
公开资料显示,就WeWork的IPO而言,员工们目前的账面净值至少要比该公司上次融资时低70%。
02
共享空间到底是不是个好的生意?
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多家角逐在共享空间这个赛道上的公司,似乎过得都不太顺利。
一级市场最近的一次相关的融资事件是在今年5月。5月15日,氪空间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为10亿元,由IDG资本、歌斐资产、逸星资本联合领投。此次融资成为氪空间历史上单笔金额最高的一次融资,所获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进新战略的发展实施。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时氪空间的这次融资进展也相当不容易,有整个市场环境趋冷的因素,也跟投资人对商业模式的质疑有关。
融资成功后,氪空间的业务模式也相应的从“联合办公”升级到“综合办公服务+新型资产管理”,打造“全周期企业办公服务商”新战略。
其他没有进行融资,或未获得融资的公司,也在通过一些渠道加速整合。例如,优客工场在今年第一季度,分别完成了对洪泰创新空间的全资并购以及无界空间的并购;4 月份,优客工场又宣布并购 Wedo 联合创业社。随后在 7 月 12 日,宣布战略合并 Workingdom。
共享空间普遍流动性吃紧已经成为行业共性。除了氪空间成功融资之后,创富港、优客工场等玩家都在使用银行贷款,而纳什空间近期发行了一笔2亿的ABS。
延伸阅读
近日,长期跟踪各大公司新闻的作家Henry Hawksberry发表文章称,WeWork的运作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在可预见的未来,WeWork永远不会产生利润,更别说撑起其470亿美元的估值。
Hawksberry的主要观点有:
1. WeWork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该公司没有一项收入来源于销售高科技产品或提供高科技服务。
2. 模式并非独创的。LEO, Workspace Group, The Office Group, ServCorp, MWB, HQ还有很多其他公司都想到了这种商业模式。
3. WeWork玩弄财技,使用了一些会计手段来增加收入。
4. 估值过高。两个最赚钱的服务式办公室集团,最大的IWG (Regus & Spaces) 以及最豪华的LEO,他们共同管理超过3500多个中心,已上市近两年半,还并没有人愿意为他们投入超1.25倍营收的投资。软银为WeWork支付的120亿美元已经可以买下超过四个Regus。Facebook在首次公开募股前筹集了22亿美元。谷歌上市前筹集了1.3亿美元,Ebay筹集了69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WeWork已经筹集了1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