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京东故事

2019-10-06 02:05发布

“足不出户轻松买遍全球”、“智能物流提升行业效率”、“现代化农业实现基层高质量就业”、“创新模式推动乡镇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9月份以来,很多读者都在各大媒体的共和国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中看到了京东的身影。

9月17日,《人民日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的专题报道中,以一名京东用户的案例折射出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成就,“电商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新模式不断创新,电商与产业的融合持续深入,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

电商企业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刷新消费体验,带动行业升级。”

从“凭票供应”到“超市排队”,从“手机下单”到“刷脸支付”,时光荏苒,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正在变得越来越畅快,在这背后,既有零售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更有中国经济的日新月异。

自2003年电商崛起,京东(28.990,+0.66%)不但重塑了消费者对电商消费的信任,而且持续十五年保持接近14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面向下一个十五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推动消费持续升级,数字经济与传统零售的融合也将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潜能。

京东为消费者提供的贴心服务和自身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共和国成长的鲜明缩影,自身更通过开放服务推动着更多行业和伙伴的升级转型,引得众多媒体纷纷关注。

自9月份以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报道中聚焦京东在推动消费升级、拓展低线级市场、促进高质量就业、创新与开放等领域的领先样本。

No.1

以零售基础设施推动消费持续升级

“上午下单,下午送到,真快!”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居民李晓向《人民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真实的经历,他周末准备打扫房间,发现家里的消毒液快用完了,他打开京东APP,选好两瓶消毒液后,订单页面上显示:“上午11点10分前下单,预计今天即可送达”。李晓完成支付后,下午2点多,配送员就把商品送到家里。

京东是如何支撑起这样“丝滑”的购物体验的?

《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了京东上海“亚洲一号”基地后惊奇地看到,高达24米的立体库区里,补货、拣货、输送等均由各种设备自动完成;精品仓由“人脸识别进入+红外线扫描+24小时全流程无死角监控+110联动报警”组合而成……

在《经济日报》记者看来,“海量交易的背后是消费者‘看不见的’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这是京东从容应对订单波动的‘秘密武器’。”

“更多的选择、更快的配送、更好的体验”铸就了京东在消费者心中不可撼动的品牌形象,而“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极致购物体验背后,不仅仅是京东过去十年来在仓储配送等物流基础设施上的合理布局,还有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

除了技术实力,京东数以万计的快递小哥也是确保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而快递小哥也成为新时代下新职业的代表。

在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中,10万群众组成的36个方阵化作欢乐的海洋。在“美好生活”方阵中,有一百多名来自京东物流的小哥,被选拔出来作为快递物流行业的代表,向祖国母亲表达生日祝福,向全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这百余名京东快递小哥中,有曾被外派印尼“传授经验”,帮助国外的京东物流站点优化流程、对接系统、降本增效,把国内先进经验快速复制到海外的张金宝;有参加过四次全程马拉松,又以志愿者的身份降速陪盲人选手跑过终点的索才远;有90后姑娘,在快递行业激扬青春的刘帆;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累计送出近22万包裹零差评的宋学文……

10月2日,《人民日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中整版报道了10万群众游行团队背后的故事,京东快递小哥宋学文成为其中一员,“能以快递小哥的身份走过天安门,展现快递小哥的风采,我感到激动和自豪!”宋学文说。

随着我国人均GDP即将跨越1万美元,居民消费支出大幅提升,消费需求也呈现出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更偏向于高质量的消费,特别是随着中国持续向世界开放庞大的消费市场,在中国商品售全球的同时,全球商品同样也在中国找到了最好的成长机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在9月19日的特别报道中也关注到,“进口货已不像当年那么众星捧月,而是融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进口商品不仅让老百姓生活更加美好,也有利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张欣怡是北京一位普通上班族,平时经常购买进口化妆品。“记得上学时,班上如果有同学家长出国一趟,回来一定会炫耀从国外带回来的各种商品,这在当时是很稀罕的事情。”渐渐地,网购兴起,买进口化妆品越来越方便。“我现在经常在京东的海囤全球上买进口货。”

在京东海囤全球等跨境电商平台上,时尚、美妆、母婴、家居等商品直接从美欧等70多个国家采购,进口蔬菜、水果等生鲜类产品都能一键购全。来自全球的商品,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从几年前的奢包名表到现如今的日用生鲜,中国市场与全球制造的联系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洋品牌”走入寻常百姓家,“新国货”则点亮了消费自信。

根据京东大数据对2016年至2018年的人均消费金额统计来看,每个用户在中国品牌商品上的花销也在持续提升。2018年,消费者在中国品牌商品的下单金额同比增幅高出国际品牌14%。2019年的“6·18”全球年中购物节大促期间,京东平台上手机品类的国货爆品不断刷新纪录,vivo、OPPO等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这些数据说明,在“新国货”成为潮流的同时,中国人的消费自信也在全面展现。

No.2

用产业互联网不断改变乡镇面貌

“如果说公路是天全县的第一条路,邮政、京东就是天全县的第二条路,网络就是天全县的第三条路。”四川省天全县经济合作和商务局局长孙炀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电商为当地经济带来的改变。

地处川西地区的天全县,直到2016年才实现了全县各村庄通公路,而借助于京东在天全县的物流配送网络,很多偏远地区消费者的订单目前都可以实现次日达,而在当地经营京东家电专卖店的叶永康,生意也越来越好,订单从2015年的每个月20多件增长到现在的每个月700多件。

和叶永康一样,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的京东家电专卖店店主王伟峰也深感农村居民的购买力越来越强,“今年以来,65英寸和75英寸的电视增长明显。55英寸电视早已是我们店销售的主流机型。对开门冰箱和滚筒洗衣机也成为主流。我们店销售出去的滚筒洗衣机在市区占比已经有八成,乡镇也达到了四成。像售价14999元的小天鹅洗衣机,我们一个下午就卖出去两台!”

“随着中央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形成强大消费能力,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预期的新亮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通过京东家电专卖店关注到了农村居民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带动作用,“从2008年开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10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带来的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

像叶永康和王伟峰这样开在农村居民身边的京东家电专卖店,目前已经达到1.2万家,预计年内将增加至1.5万家,将覆盖全国2.5万个乡镇、60万个行政村。

在《经济日报》记者看来,从京东家电专卖店到京东专卖店、京东数码专卖店、京东便利店、京车会,由线上到线下,京东正构建起一张人、货、场的大网。“京东从商品开发、大数据营销、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互联网金融等全链条入手,有望从根本上补齐低线市场零售体系短板,搭建起覆盖城乡的低成本、高效率零售服务网络,真正填平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

《农民日报》记者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采访中了解到,正是借助于京东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和京东商城的“阿坝州扶贫馆”,当地人庞旺孝经营的小型企业生产出的沙棘果汁,出省的运输成本从每箱14元降到1元多,很快就打开了全国的销售市场。“如今公司70%的沙棘产品搭乘电商快车销往外地,不仅大大提升了市场占有率,也促进了当地老百姓脱贫增收。”

在京东的互联网平台助推下,和庞旺孝的沙棘加工厂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启了全新的发展路径。

今年初,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高茂泉窑村的蒙清农业与京东进行合作,以互联网平台为优势,吸引更多“新农人”回乡就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给年轻人自由创新提供了丰沃的土壤。通过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进而促进就业,特别是带动低线级市场的高质量就业,也成为《工人日报》关注的焦点,在其9月20日的头版专题报道中写到,“除了新农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正催生一批新职业,比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电子竞技员等。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商业模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职业的传统认知,互联网平台上孵化的创新项目,正在与传统产业融合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1634阅读

相关股票

28.990

+0.190(+0.66%)

京东

JD

进入我的自选股

搜索

京东加盟店实体店

京东白皮书

京东物流服务体系

70年安徽礼赞

文章来源: https://www.toutiao.com/group/674433580272713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