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5G+行业”面临的问题
进入到5G元年,电信网络运营商们都前所未有地关注“应用”的发展。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运营商的5G网络共建共享开始“破冰”,更专注于进行差异化的上层应用创新。5G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这已越来越成为运营商们的共识。
这些应用,潜在来源于众多的垂直行业。
其实,运营商们很早(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就在开拓垂直领域市场,但是“行者众而成者寥”,难言成功。现如今,传统市场几近饱和、跨界竞争不断加剧,运营商们更是加大了对正呈现出蓬勃生机的垂直领域“数字化”这一新的增长方向的“攻势”。
这一次,如何加大取得“很成功”的几率?
引入很多先进IT技术元素的5G为创新应用的潜在“大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是,各种“5G+行业”探索活动,层出不穷。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截至目前的“5G+行业”,只限于“点”的层面——对于某一个行业,只注重与其中单个企业或者少数一些企业合作探索以5G实现深度“数字化”。可见还没有真正上升到或者深度介入到助力某一个垂直行业的整个行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层面。
也就是,“5G+行业”还没有涉及到“由点及线”、“由线及面”。而如果做到这一点,各种“5G+行业”解决方案将会更具吸引力。因为一个行业的数字化,目的就是实现这个行业整个产业链的更高效协同,进而实现更好发展。进而可以想见,做到这一点后,“5G+行业”将更能得到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真正实现“‘5G+行业’不仅仅是通信行业的事”。
那么,如何做到“5G+行业”的由点及线、由线及面?这就要看垂直行业在整个产业层面的发展模式、痛点需求,如下文所述。
page
2
垂直行业园区模式面临的“瓶颈”问题、迫切需求
各行各业的发展,促成了我国经济的大发展。而国内经济的一种特殊产业形态是“园区”。可以说,到目前,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园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超过90%的城市居民工作与生活在园区、人们90%的生产与生活时间发生在园区、超过80%的GDP产生于园区。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有近2000家,地市级产业园区更是数不胜数,已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智慧园区空间格局。
医疗、交通、教育、能源、制造业等每个垂直行业,都有自己的若干个园区。
在国内,园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各个垂直行业出于自身更快更好发展的长远考虑,对于该行业甚至跨行业的园区联动发展,都有了新的迫切需求,主要表现为两点:
① 需求一:实现行业内的全产业链高效协同
一个行业内不同园区在地域上的分割,造成产业资源分布不均、产业政策存在地域壁垒,各地政府在制定某一个行业的产业发展政策时信息沟通不畅,出现各自为战、产业资源分散难以整合等现象,行业的协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② 需求二:实现多个行业的跨产业链协同
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各类新兴ICT技术的快速进步,各垂直行业之间开始相互渗透。
比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要协同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实现协同发展对这两大行业都很有利:
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要走出这种困境,新的解决办法是把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价值链,促进分工深化与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一方面,由于更接近消费者,服务业更加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通过服务业提供的市场需求信息,制造业能够从供给侧出发,更加精准的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在帮助消费者实现消费升级的同时,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质量生产方案、高素质人力资本以及现代化物流等服务,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提升企业竞争力。
而从生产性服务业来看,按照“需求遵从理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可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直接影响。制造业高级化程度的提升可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更加高端,服务门类更加完善。通过准确把握制造业需求,生产性服务业可有针对性的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以此减少无序竞争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提高该行业的竞争力。
总之,这两个行业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进行协同创新。
但是,目前的园区模式造成产业分散、资源分散,不利于某一个行业通过跨越多个行业的协同实现升级。
page
3
很好的契合点
上述两大主要需求,使得国内园区的发展理念开始转变为:打造面向垂直行业的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而这种平台,可以逐步汇聚上下游产业、高端产业资源、配套产业,实现产业聚集、资源聚集,最终构建出由多园区、多圈层、全产业链组成的产业协同生态圈——这样,对于某一个垂直行业而言,就将有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园区。可以预见,上述“核心园区”发展模式必将极大助力各行各业的发展升级。
在这种趋势下,作为园区建设的核心主体,园区管理部门势必需要进行角色转换,即从传统政府管理机构向服务机构转变,面向对于某一垂直行业而言的“核心园区”,打造产业生态运营系统,构建产业资源服务平台。
这些服务,实际上应是对传统园区管理的很大程度升级,最终要实现通用服务的智能化、政务服务的便捷化、企业办公与生产制造的高效化。
于是,助力垂直行业对核心园区的打造,为运营商们的“5G+行业”向“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深入助力垂直行业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在此机遇下,运营商将有着广阔的发力空间:
▌核心园区通用服务的智能化
园区的通用服务,包括智能安防(如视频监控、应急指挥系统、门禁管理、周界安全、公共广播、消防管理),人员管理(如访客管理、员工出入、人员轨迹、智能考勤),车辆管理,物联网安全,空间管理,楼宇设施管理,能源管理等。
此前,受限于ICT技术等因素,上述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总体表现为:没有“大脑”的信息“孤岛”——对人员信息、监控数据、园区环境、交通车辆数据等的收集都是孤立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数据的上传和可视化展示,但是并没有形成数据的互联与分析,更没有对园区建设形成整体的顶层平台架构设计。例如,最典型的是园区安防系统,当前主要集中在视频监控数据的“看”、“存”、“回调”,而缺少完备的监控视频的分析与态势感知能力。
另外,很多园区的传感与监控设备覆盖的空间比率很低,难以覆盖整个园区,甚至只是出现在几个重点区域,且后端报警机制比较空白,一旦出现危险信号,缺乏如何处置和救援的体系化方案。
上述这些现状,为已经成为ICT基础设施运营者的电信运营商为园区进一步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所需IT资源以及新兴CT资源带来了很大机遇:
① 在“管”与“端”方面,5G目前的eMBB、mMTC(如NB-IoT)以及未来的URLLC,结合AI、MEC、VR/AR、超高清视频等通用目的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园区内建筑物、道路、车辆、市政基础资源、环境、办公区域智能硬件等信息的采集,为园区智慧化建设提供充足的数据基础。目前,较多地方的运营商联合华为作了相关方面的试验探索。
② 在“云”方面,于智慧园区领域深耕多年的华为认为,未来园区一定将会以云服务形式提供标准化、智能化的通用园区服务。运营商依托云,整合ICT资源,打通园区内各个系统的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基于云上的业务中台,拉通整个ICT生产技术,面向未来打造通用园区的可管、可视、可用。
由上可见,这需要很多ICT技术实现进步以予支撑。以园区视频监控为例,现状是,在庞大的园区体系中,大量摄像头会生成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在安保过程中会给安保人员带来可怕的工作负担。为解决此问题,智慧园区的需求是: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自主判断问题、主动干预。
这就需要在云端部署AI。但把所有监控视频回传至云,网络的压力、延迟增大等都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需要在园区部署若干MEC节点,并实现云-边协同甚至云-边-端协同,而如此多的场景,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面向全场景的AI计算解决方案。据悉,目前能做到的只有华为,其具有面向云-边-端全场景AI计算的昇腾系列芯片(包括面向边缘计算的“昇腾310”、面向云-边-端的昇腾910”),9月份在“HC 2019”大会发布的“昇腾910”AI训练集群“Atlas900”更是达到了“全球最快”的水平。
另外,可以预见,核心智慧园区的海量存储和密集计算将成为常态化需求,园区对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的绿色计算需求越来越强烈。于此方面,华为面向数据中心通用计算的“鲲鹏”处理器也显得“鹤立鸡群”。
智慧园区全场景智能计算,更需要生态系统的支撑。目前在这方面深度布局的厂家还非常少,华为是其中之一,其通过硬件(服务器主板/AI模组/板卡等)开放、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AI开发框架等)开源、使能应用开发和迁移等发展生态系统,这些都是有力的举措。
综上可见,相关ICT技术的快速进步,将可助力运营商形成对垂直行业核心智慧园区通用服务真正“智能化”的全面支撑能力。
▌核心园区政务服务便捷化
正如上文所述,核心园区是某一垂直行业的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是产业聚集、资源聚集地。
由此,核心园区对于公司注册/变更、工商代办、资金申领、专利申请等政务服务的“便捷化”,就有着很高的要求。于其中,打通各级政府、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等显得很关键。
华为运营商云与数据中心MKT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陈洲认为,可以依托政务云,打通政府各个局所的数据,以统一的业务中台,真正实现“政务前移、一网通办”,进而实现面向核心园区提供的企事业、个人业务服务的便捷化。
▌核心园区企业办公及生产运营高效化
这也是“重头戏”之一。
目前,园区的企业追求更加高效、安全的办公流程和管理模式,办公需求开始向移动化、云化方向转变,云存储、云协同、沉浸式远程视频服务等云办公服务受到追捧。
但是,这对网络通信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现阶段,企业的办公网主要依靠Wi-Fi和自建专网,前者信令质量不可靠、无法满足大容量需求、移动性差;后者较小众化,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容易被服务提供商绑架(比如定制化终端成本过高)。
而5G办公专网可按需配置服务资源,能彻底改变现有企业网络部署格局及办公模式,为企业节约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投入成本,可全面提升员工处理效率及智能化决策周期。
可以预见,5G云办公将成为5G和行业应用融合的重要应用场景、未来智慧园区企业的主流办公模式之一。目前,运营商正在联合华为积极探索5G云办公解决方案。
除了办公,很多企业也迫切需要借助新兴ICT技术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
传统的智能制造和工业控制主要依赖于有线连接,有线连接具有速度快、支持高带宽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但物理线路容易撕裂和磨损,且有线连接影响机器的机械设计。
5G网络提供的高可靠性、低时延、高上行带宽,使得物联网、云、AI、AR/VR、超高清视频等能够满足智能制诸多环节的需求——涵盖原料的采购、搬运、质检,产品的生产、质检验收,设备的维护和监控等。
如果企业要充分利用基于5G、云、AI的工业物联网,还可实施涵盖供应链、生产车间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这些都已经得到实际验证,比如运营商联合华为进行的相关最新实践,效果显著:
① 园区智能仓储:以5G+AGV实现了7×24小时×365天的不间断服务,大大提升企业仓储效率;
② 园区智能物流:以智能装车实现了企业运作效率提升;
③ 园区智能制造:飞机的前端机头有超过3万个连接铆件,要对所有铆件进行安全检查,在传统方式下,2个人用2星期才能全部完成。而现在,基于8K裂缝检测、5G高速回传、复合材料拼缝检测(机器视觉),不到3分钟即可全部完成。
page
4
核心智慧园区,运营商将大有可为
从上文的分析看来,园区是经济“支柱”,是各个垂直行业不断发展的基础所在。千百行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打造核心园区汇聚各自上下游产业、高端产业资源、配套产业,形成产业培育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
进军核心智慧园区,给运营商的“5G+行业”探索活动从聚焦行业里一个或少数企业的“数字化”向深度参与该行业整个产业链协同、跨行业协同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有利于“5G+行业”最终取得很大成功。
而进军核心智慧园区,运营商要基于优势——做强“连接”长板,加大云计算、大数据、AI等通用能力与平台合作的力度以打造坚实的赋能能力。
据悉,华为将其总结为:一云(云及行业使能平台),两网(5G和全光接入网),三服务(核心园区通用服务智能化、政务服务便捷化、企业生产运营高效化)。
这就是华为刚刚在9月20日中国电信天翼云“5G+天翼云+AI”三生万物战略发布会上重磅发布的5G园区方案/目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