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涵 移动支付于中国蓬勃发展,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越是习以为常的事物,时间就越能模糊它的界限,越是容易对它出现的时间产生恍惚。
在中国,手机支付已成为一种默认的生活方式,当街头的小商小贩左右边摆上了不同的二维码牌,问每位顾客:“您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我们知道支付这件事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甚至无法回忆具体是何时发生的突变。从现金支付到全民手机支付,在移动支付普及的背后是一拨拨无名的幕后英雄。要知道仅仅还是几年前,一般的小商小贩是不愿意使用移动收款的,这其中不单是手续费高居不下的原因,还有结算办理中的诸多不便,但在亿万消费者不知不觉中,这种情况如今已经基本消失。这一切的背后,在汇付天下负责技术的姜靖宇深有感触,从“擦边”支付行业转型到“专心”技术研发,姜靖宇用自己的十年(2009年—至今)职业转向的故事诠释了小微商户的移动支付发展轨迹。
初始:“可有可无”
“我不相信也不会弄什么银行卡支付、支付宝、微信付款。我们店铺小本买卖,服务周边的居民,只有收现金进兜里,我才放心。他们操作太复杂了。”徐汇宜山路上的一家零售便利店老板林明辉在各种支付刚出现的时候曾如此担忧排斥过,彼时的他也料想不到,因为移动支付的出现“拯救”了他的营生。
其实,情有可原,流程过于繁琐。姜靖宇回忆道,至少在2009年开始的那段时间里,对小微商户获得收款(主要)的功能是不方便的。“他们需要向金融机构提交各种各样的支持证照,当时移动互联网化的程度很低,证明资料的传递更多是以纸质的方式传递,受理机构的受理过程效率不高,所以商户获得普惠性服务非常不方便,这也是很多商户实际上最后也没有去申请,也没有办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9年,3G刮起的旋风裹挟着移动支付涌进人们的视野。彼时,移动支付更多是作为移动终端最有潜力的3G增值业务之一,是以完善电子商务的闭环中“配角”般的存在。
NFC技术(近场支付)从充满想象到逐渐沉寂。在随后两年的摸索中,支付行业日渐体系化。2011年5月,央行发放第一批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不曾想,支付宝等机构探索的二维码支付正在酝酿一场移动支付“风暴”,这已是后话了。
不过,此时的汇付天下副总裁姜靖宇还在老东家做科技业务,以偏工业化的产品将成品提供给其他企业。凭借着曾效力于支付清算、卡基业务、电子商务等行业项目的经历,他似乎嗅到了支付时代的“气息”。
身处2013年,姜靖宇最先在打车软件上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我在一次打车APP使用后,让我颇受震撼。在我打车过程中,司机和我的联系仅是一个二维码。我不用去找现金去付费,打车的小额、高频场景与二维码支付异常契合,成为扫码支付最先普及的领域。”
“我明显地感觉到科技已经开始影响日常生活,不像原来IT技术仅是企业里、研究所里的存在,我当时思考,如果有机会的话,应该去转型了。”现实中细节的捕捉对于科技出身的姜靖宇可谓是不小触动。
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之间的战火已经四处蔓延。支付史上“打车之战”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促成了姜靖宇对科技职业生涯的重新规划。
2014年,姜靖宇转型进入这家老牌的支付机构汇付天下。他坦言:“我做支付,谈不上是选择,可能说是被选择,我一直有服务支付行业的技术背景。另外,汇付重视技术,在科技方面舍得投入,与我自己的职业目标也相当契合。
正如姜靖宇回忆2013、2014年:“感觉整个社会蒸蒸日上,没有太大的担心会失去什么,更担心的是赶不上什么,会错过什么精彩。”
同时,2014年可以说是移动支付发展最迅猛的一年,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达到了77660亿元,环比增长近500%。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收单的规模达到了88161亿元,环比增长近50%。微信春节红包、手淘、双十一都是中国移动支付普及中的标志性例子。
改变:“全面渗透”
移动支付给街边小摊小贩迈入数字经济时代的门票。
从现有数据统计,仅以支付宝为例,中国新经济研究院与支付宝联合发布《小店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9成路边小店用支付宝收钱后,生意变好,消费频次提升3成,销售额提高2.5%,百元商品销售额提升能达5%。
有太多典型的小摊小贩在上演林明辉模式,曾经营收大幅缩减,因为客户的支付手段变更,扫码支付大行其道,一部手机出门,现金的使用频率下降,让他的小店一度在关门边缘。但也是得益于移动支付,日均营业流水翻了三成多。
林明辉回忆道,他们小店在2016年那一段时间才开通各种支付,结合顾客的付款习惯变更。多数附近居民或者过路人在小店购买的都是小件物品,像一瓶水、一包盐、一条口香糖等,多时几十元,少时仅两元多,移动支付更为便捷,也不需担心零钱不够用。
移动支付的普及,最基层的小商小贩是最需要支持的一个群体。姜靖宇的团队打造了一种完全基于移动互联的跟小微商户进行沟通的平台。商户只需要登录到系统上进行简单的操作,进行人脸识别等这样的生物识别,提交资料的影印照片件,系统通过后台运算,结合多渠道的认证这些工作就能使商户资质评审过程完成,大大提高的商户获得移动支付和结算功能的效率。除此之外,商户获得一个简便的收银设备就可支持移动支付。
另外,对于商家,效率首先体现在支付服务的价格上。零售行业中众多的小微商户对于成本较为敏感,“低价才是王道”。得益于各种新兴的技术手段,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降低了支付成本,在酒店、餐饮、百货、超市等标准类商户,支付的费率仅为0.3%-0.6%,而二维码支付费率甚至更低。同时,部分支付机构为了抢占市场,全力补贴商家,对于中小商户来说,诱惑力十足。
选择造就了未来命运的千变万化,说不清是时代的洪流推着让你做出了选择,还是因为无数个同你一样人的选择成就了一个年代。姜靖宇的职业转型故事并没有结束。作为一名专业的“支付人”,他从技术端出发看中小微商户市场,为此提供商户端的支付需求的解决方案。移动支付的发展少不了“对手方”的参与。
支付宝、微信支付服务于付款人,而姜靖宇等人做的工作服务于收款方,尤其是为基层商户提供了支付服务,帮助这些小摊小贩在数字化时代拓展生计。
追踪:“技术串联支付”
此外,他认为技术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倘若没有手机或者没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协调的设备,移动支付是没法做成的。
2014年起,姜靖宇带领的团队就开始潜心研究机器学习。“闭门造车不可取。”姜靖宇坦言。2015年年底,研究机器学习模型的技术团队完成了整套模型的建设;2016年年初,经过测试后的机器学习模型正式投入使用,第一个使用场景就是小微企业的综合支付。
姜靖宇所在的汇付团队在几年内正在赋能小微商户(小商小贩),切入点依旧是支付功能。比如聚合功能,能够受理各种类型的支付,各种种类的钱包支付、银行卡等等各方面。同时基于支付,在对小微商户打造一些轻便易用的功能,比如说小微商户基于私域的会员体系,基于收款之后的对账功能;作为支付公司天然有结算的义务,在结算方面,根据小微商户收款的整个历史交易、评级情况进行分析,提供一个合理的即时取现的功能,以满足他在经营当中的资金需求。
2019年,5G前夜,人工智能已串联起支付的各个环节。在技术端摸索的姜靖宇谈及个人努力方向“希望不停地追踪新的技术,研究新的技术应用场景上的结合点,最终使得技术能够创造出新的场景,从而提升服务的效率,把基于支付的各项服务普适性提高到最佳,体验度最好的程度。”
时代的唯一规律就是在不停歇地进行改变。在旋风刮起的那刻,或许十年为单位来度量都会显得过长,因为它饱含着细数不尽的辉煌。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3ZI3YP8F】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