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中台,都不好意思做巨头。2015年至今,从阿里巴巴开始,但凡体量上了台阶的互联网公司,不管是大巨头BAT,还是小巨头京东、美团、滴滴,都在热议一个战略性话题:中台建设。
这本来只是一个公司的内部事务,由于太过火热,引得争相效仿,变成了行业集体热议的趋势性方向:毕竟,中国互联网从荒蛮之地到千亿美元、百亿美元公司林立的科技丛林,变大变强是每一个创业者的目标,如今BAT开始了组织架构“基业长青”层面的实验,这样的组织模板怎能不去关注。
中台之于大公司,有客观必然性,也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必然性,在于公司体量决定了传统治理模式无法满足高效运转。
20年前的阿里、腾讯和20年后新创业者,在组织架构的设定上并无太大区别。小步快跑的产品策略,决定了公司治理的高度垂直化:CEO统筹,CTO、COO以及副总裁们各管一块。无论产品、技术、商务、市场,都能直达CEO,各部门加足马力分头冲刺,稍微需要协同的部分,“交流基本靠吼”,就足以保障企业快速扩张。
但20年后的BAT已经成长为巨无霸,动辄数万员工,几十个甚至百余个部门,马云有心也无力事必躬亲。更重要的是,如果每一个产品仍然是从上而下各自调用技术、财务、人力、法务等资源,不只是资源的浪费,更是规模效率的重大挫折。
这个时候,建设一个中台势在必行,根据企业不同特点,可能有的中台偏重技术,有的中台偏重内容,有的中台偏重人力,但基础资源的打破藩篱,意味着企业更高效的运营。现在我们推崇“服务型社会、服务型政府”,而中台就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服务型部门”。
主观能动性,在于公司创新策略从强竞争型变为自我升级微创新型。
当一个赛道刚刚进入视野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火花四溅的激烈场面,比如搜索、电商、网约车。不夸张地说,腾讯、百度、滴滴在创业之初,都生活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尽管也是“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但来自对手的针锋相对更为迫切,很多时候不是死于用户需求变化,而是死于对手比自己强那么一点点,这个时候,没有精力谈中台,中台反而是跟不上瞬息万变竞争节奏的不必要的存在。
但现在,大小巨头们几乎都是各自赛道的优胜者,甚至握有垄断性优势。“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这句话具备了现实感;“以用户需求为目标”,这句话也拥有了说服力。因此,尽管BAT在某些领域,比如智能音箱、移动支付,仍然存在激烈的冲突,但多数只是局部战斗。从公司的维度讲,巨头们需要确保主体业务的稳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业务的创新升级,这样的微创新,少了几分颠覆的味道,但多了不少长跑的从容。
中台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挥威力,它充当了公司护城河式的腰部力量,为内部的孵化创新提供沃土,但任何一个新产品的失败,都不至于影响整个公司的命运。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