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蒋悦
编辑 |
距离2015年的人工智能元年已过去五年,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步入全方位的商业化阶段,颠覆了传统行业的整体生态。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2019年,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位居全球第二。该领域的投资总额也在飞速增长,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共获融资超过478亿美元。
但这还远不到我们可以沾沾自喜的时候。
德勤于9月19日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白皮书》指出,中国在数据以及应用层拥有较大的优势,然而在基础研究、芯片、人才方面的多项指标上仍与全球领先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日本在半导体研发和材料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包括东芝、索尼和瑞萨电子等在内的半导体巨头;韩国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NAND闪存方面领先,拥有三星、SK海力士等许多顶尖半导体企业;欧美则在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
只有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方能取长补短,制胜未来。
人工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技术链条的核心,对人工智能算法处理尤其是深度神经网络至关重要。目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集成电路芯片的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远超原油进口额。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半导体厂商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以华为、阿里巴巴、百度为首的领先科技公司正逐步进入这一竞争领域。华为更是掀起了智能手机领域的人工智能芯片竞争,该公司推出的5G芯片Balong 5000支持SA(5G独立组网)和NSA(5G非独立组网)方式,在Sub-6GHz频段实现4.6Gbps,在毫米波频段达6.5Gbps,是4G LTE可体验速率的10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领域发展向好,半导体厂商的关键零部件仍需大量从西方国家进口,自给率不足20%。
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是衡量一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未来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该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白皮书指出,在资金与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增速保持全球第一,2018年市场规模超过87.4亿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9.7%。
然而,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在较大程度上仍旧依赖进口,包括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其中,全球精密减速器市场大半被日本企业占据。软件方面,中国企业在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但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和国外仍有差距。
全球服务机器人还处于新兴阶段,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技术方面与全球先进水平差距较小,某些关键技术甚至已跻身于全球先进行列。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切入市场,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则积极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此外,以哈工大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也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商业化其研究成果。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能够改变人类与机器的互动方式,未来将在商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德勤认为,目前,中国的NLP技术仍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企业数量来看,中国拥有92家NLP企业,美国则是中国的近2.7倍,达到252家。中国从事NLP工作的员工仅有6600名,而美国则拥有20200名。
但在语音识别上,中国的技术则更胜一筹。百度、科大讯飞、搜狗等主流平台识别准确率均在97%以上。阿里巴巴的语音AI技术更是渗透入生活的多个场景,包括快递、客服、火车站购票等。2018年,在其旗下产品天猫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中,语音客服“阿里小蜜”承担了全平台98%客服咨询量,这相当于70万人工客服一天的工作量。
在无人驾驶领域,美国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其硬件和软件优势明显:硬件方面,英伟达、IBM和英特尔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软件方面则以谷歌最为突出。
这方面中国也不甘示弱。得益于科技巨头与科研院校,中国在互联技术以及无人驾驶测试这两个方面的水平已与美国相差无几。华为的5G技术为互联技术V2X提供全球一流的通信支持;在无人驾驶测试方面,百度则与北汽、比亚迪等国内车企就无人驾驶测试达成了合作,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城市也已经为百度颁发了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并提供测试场地。